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 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 第1课《花非花》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1-23 20: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花非花》
教材与学情分析 《花非花》是黄自于1933年以白居易的诗词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这首作品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拍的歌曲,行板速度,情绪温和舒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花非花》,感受我国丰富的古诗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 2、能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及语言的准确性,使学生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索、实践以及艺术表现能力。 3、通过朗诵、聆听感受、二声部合唱的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花非花》的创作特点以及表达的感情,从而丰富学生审美感知素养中的体验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知体验古诗歌曲中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2、用多种形式演绎《花非花》。
教学难点 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教学方法 听唱法、欣赏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作业设计 通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板书设计 花非花 吟诵 齐唱 二声部合唱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二、新授 拓展 四、小结 教师以“飞花令”游戏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说出有关“花”字的诗句,并总结引出主题《花非花》。 寻找学生来介绍介绍诗人白居易,并进行总结; 吟诵《花非花》; 教师范唱歌曲《花非花》,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师介绍古诗《花非花》; 视唱旋律,手上划着旋律线条,想一想歌曲的旋律的线条是否与吟诵的音调一致? 用“wu”音哼唱旋律,注意声音的位置、换气和音乐的情绪; 用刚才“wu”音哼唱的位置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注意力度记号的演唱; 按照力度要求再一次有感情的完整齐唱歌曲; 二声部学习: 用“wu”音哼唱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并延长四拍,注意最后一小节还按原谱演唱; 跟着范唱演唱二声部;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唱“wu”来感受下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11、合唱展示:将吟诵、齐唱、合唱三种形式串联起来,演绎《花非花》。 欣赏男生版合唱《花非花》,感受不同形式的演绎。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兼具音乐性。且诗词历来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或“以乐为诗”,或“以诗为乐”。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在诗词的海洋中,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让古今诗词唱响时代殿堂。 男女生分组pk说出有关“花”字的诗句。 介绍白居易生平。 按照要求有感情的吟诵诗歌。 视唱旋律,并画旋律线 按要求用“wu”音哼唱旋律并加入歌词。 二声部旋律的学习演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多种形式演绎《花非花》 以“飞花令”游戏作为导入,既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态,又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六年级学生对白居易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介绍诗人,把主动性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视唱旋律和画旋律线,感受词曲音调的完美结合。 “wu”音能帮助学生找到发声的高位置,为后面的歌曲处理打基础。 教师分三次学习二声部,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夯实二声部演唱基础,让学生再演唱的同时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感受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