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鲁滨逊漂流记 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鲁滨逊漂流记 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3 17:06:3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文主题:
外国文学名著
游历冒险小说
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习作要求:学习写作品梗概。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任务一: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任务二: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任务三:学写梗概,习得方法
第一课时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构思,来自亚历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塞尔柯克原是一艘船上的船员。1704年9月,因与船长失和,他被放逐到智利海外荒岛,长达四年四个月之久。他在登岛时带着装有工具的工具箱。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并大受欢迎。之后又创作了《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作品。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畏惧 木筏 简陋 野蛮 叛乱 北纬 日晷 仆役 铁锨 凄凉 寂寞 倒霉 书籍 抛弃 防御 侵袭 倾覆 宽慰
心平气和 重见天日
wèi

lòu
máo
pàn
wěi
guǐ




méi
pāo

xiān


yān
焉知非福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为好事。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yàn


zhà

dài
kònɡ

liáo

méi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huò

dài
这两个字都有部件“贝”,也就是与货币有关,可以根据声旁确定读音。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由“耒”和“昔”组成,要注意避让。“耒”最后一笔是点,注意“耒”不要写成“末”。


书籍 户籍 学籍
声明狼藉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覀”写扁小, “覀”第五笔为竖,不要写成“西”,下面的“復”写紧凑,右下“复”的第八笔为横撇。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思考:这篇课文内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梗概
节选
本文
原著的骨架、大略内容
原著中选取的精彩片段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梗:植物的枝和茎,对于一种植物而言,枝和茎就仿佛是它的骨架。
概:是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用它一刮,谷物的大概分量就知道。
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部作品,都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介绍, 可以出现在封面、封底、扉页,我们称之为“作品梗概”。
夯实基础,感知梗概
您的文字添加
1、初读梗概,拟定标题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2、再读梗概,发现情节
3、三读梗概,猜想细节
4、对比阅读,发现写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驯养培育
回到英国
救“星期五”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1、初读梗概,拟定标题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驯养培育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1、初读梗概,拟定标题
读懂内容,梳理脉络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2、再读梗概,发现情节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回到英国
救“星期五”
驯养培育
思考:对比目录,为什么梗概挑选了这些情节?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2、再读梗概,发现情节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回到英国
救“星期五”
驯养培育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3、三读梗概,猜想细节
“当读到_________时,我好想知道_________。”
思考:哪些情节引起了你的兴趣?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
当读到搬运物资的情节时,我好想知道鲁滨逊搬运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当读到流落荒岛的情节时,我好想知道潮水是什么时候退的,没退之前他是怎么办的。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3、三读梗概,猜想细节
思考:哪些情节引起了你的兴趣?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
思考:为什么梗概只写了重要的情节呢?
梗概篇幅有限,只能保留重要的情节。
梗概里故意藏起一些情节,就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读者更想一探究竟。
“当读到_________时,我好想知道_________。”
梗概 节选 比较发现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第2自然段: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第3自然段: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4、对比阅读,发现写法
思考:
对比梗概的第2和3自然段与对应的节选内容,发现异同。
梗概 节选 比较发现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第2自然段: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第1自然段:我是在9月30号登上这个荒无人烟的岛。
第3自然段: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第3自然段: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
第4自然段:我们的船上有一条狗、两只猫。那两只猫是我带上岸的;至于那只狗……在许多年里是我可信任的仆役。
第9自然段: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4、对比阅读,发现写法
①梗概用第三人称,节选用第一人称。
②有相近的描述:
“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与“荒无人烟的岛”。“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与“取出了许多东西……”
③有对应的事物:
一条狗、两只猫
④相同的关键词:
“一丝安慰”与“宽慰自己”
品读梗概,把握规律
4、对比阅读,发现写法

梗概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细节描写部分省略,大幅省减内容。


梗概选取的时间是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保留主干,去掉枝叶。
写梗概不是缩写,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的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学写梗概,习得方法
1、明确步骤,掌握写法
读懂内容
把握脉络
作品梗概
筛选概括
合并成段
锤炼语言
连贯表达
理清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保留“主干”,去掉“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重要章节内容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学写梗概,习得方法
2、自我练习,学写梗概
运用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写出下文的梗概。
学写梗概,习得方法
3、对比原文,总结提升
思考:
对比自己写的梗概与原文梗概的区别,体会“陪”“一丝”“安慰”三个词的精妙。
课后作业
请根据目录,写一篇梗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阅读节的片段,把握人物心态变化。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惧、凄、寞”等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词语。
2.默读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鲁宾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弗斯》《杰克上校》等。
4.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一艘海船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长达四年四个月之久。后来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根据这一故事塑造了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阅读指导。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初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的结构比较特殊,它是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的,梗概就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就是从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
2.生字词指导。
(1)齐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
流落 凄凉 防御 寂寞 宴会 恐惧 倒霉 忧伤 书籍 缺乏 处境 理智 控制 木筏 蓄养 抛弃 侵袭 倾覆 宽慰 深重 困境 焉知非福 心平气和
(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处境、木筏、蓄养、宽慰
(3)课件出示会写字。
①“贷”与“货”容易混淆,这个两个字都有部件“贝”,也就是与货币有关。
②“籍”是上下结构,上部是“ ”,不要写成“艹”,要与“藉”区分开。下部的“耒”的捺改点,不要写成了“未”。
③“覆”笔画较多,字形较复杂,字的上部要写得扁一点,下部要写紧凑,右下“复”的第八笔为横撇,同时注意撇捺伸展。
过渡:当我们对一本书产生阅读兴趣的时候,我们总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讲了什么,我们就可以读故事的梗概。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梗概的第1—2自然段,说说写了鲁滨逊的什么事。
3、默读梗概,概括内容
1.小标题概括。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小标题:流落荒岛)
2.小组讨论,合作填表: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鲁滨逊流落荒岛发生的几件事。(课后习题第一题)
课文内容 小标题概括
流落、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流落荒岛
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了一座简陋的帐篷 建房定居
捕鱼、打猎、收麦子、畜养 驯养培育(养牧种植)
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解救“星期五”
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鲁滨逊终于回到了英国。 回到英国
(注意:小标题的文字内容不是唯一的,不用过分限定学生的答案。)
3.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过渡:同学们,请你们把小标题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梗概的主要内容,并谈谈鲁滨逊给你留下的印象。
(1)概括部分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无人荒岛上,过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岛上,他冷静理性,积极乐观,凭借顽强意志和自我努力,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最终返回了英国。
(2)初步人物印象:敢于冒险、积极乐观、沉着冷静、不怕困难。
三、教师小结,随堂演练
1.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概括了梗概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提炼了小标题,尽管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克服困难,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节课,我们就去感受印象深刻的情节,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境遇和心情。
2.随堂演练
(1)选字组词,在正确的字下面打“√”。
(妻 凄)凉 (宰 寄)杀 (叛 判)乱 (荒 芜)岛
(2)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鲁滨逊看到痕迹和人骨。
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改为反问句)
他惊恐万分,猜想这难道不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节的片段,把握人物心态变化。
2.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学生借助板书上的小标题回忆梗概的主要内容。
2. 过渡:《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引人入胜。课本选了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让我们先睹为快。请你快速浏览节选部分,说一说这个节选的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这个节选的片段应该是在小说的开头。因为节选的第2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时间“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从这个时间可以知道。
2、研读赏析,感受形象
1.梳理困难:阅读节选片段,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梳理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并概括出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第二题)
汇报交流:
困难 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
没法估算日子 用刀刻痕记录时间 鲁滨逊流落到荒岛,用刀刻痕迹记录时间,从船上收罗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并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进行理性思考。
缺乏物资 从船上收罗很多东西
没有住的地方 砍木材,加工,打桩,建住所
恐惧、沮丧 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安慰自己
2.主要内容概括:同样的,将他做的事,解决的办法串联起来就可以概括出节选部分的主
要内容了,哪位同学们来试一试?
3.体会心态变化。
多么坚强的鲁滨逊,虽然遇到重重困难,但是他都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提示,小组讨论画一画心态变化图。(课后习题第二题)
流落荒岛(忧伤、沮丧)→制作工具,建造住所(冷静)→习惯岛上的生活(心平气和)
→思考幸与不幸(宽慰)
4.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阅读。
在节选部分,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文中圈画出相关的语句,用关键词写下自己的批注。
预设一:在第1、2自然段中,鲁滨逊能够根据自然想象推测方向,又用刻痕记录时间的的情节,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努力解决问题的人。(聪明机智,努力解决问题)
预设二:我找到了第5自然段中“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习惯了。”从中可以感受到鲁滨逊能够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的心态,也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适应力强)
预设三:第6自然段中“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功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可以看出他为建造住所花了很多功夫,由此可见他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品质。(不畏艰难、顽强生存)
预设四:第8自然段中鲁滨逊把自己的幸与不幸罗列出来的情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冷静理性)
(2)列表对照。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对鲁滨逊的好处、坏处对照表特别感兴趣。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张列表,说说自己的发现。
“坏处”与“好处”对比:其实这是鲁滨逊面对现实冷静下来理性思考的结果,“坏处”无可奈何,“好处”是宽慰自己。坏处简略,好处理由充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悲观也不沮丧,足够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也反映出鲁滨逊积极乐观、冷静、理性的心态。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像鲁滨逊那样,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的可能性很小,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分析“坏处”和“好处”,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克服困难,相信光明就在前头。
(3)“梗概”和“节选”对比
你发现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梗概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而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梗概只保留了小说起因、经过、结果的大概内容,而精彩片段中含有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3、关联整本书,激发兴趣
1. 再读梗概,交流:梗概中你还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预设一: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很想知道他种出了粮食,又是怎样做成食物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自己是文中的主人公,会怎样做食物?)
预设二:还有他解救的“星期五”,是怎么教化一个野人的。
2. 展示整本书的目录,预测故事内容,充分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随堂演练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名言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随堂演练:
1.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烦恼呢?请你借助表格或其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想一想、写一写最近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借助表格完成)
我遇到的困难或烦恼
坏处 好处
2.当读到“搬运物资”这个情节时,老师好想知道鲁滨逊搬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危险。
请用上“当读到______________时,我好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说说其他的情节。(可发挥想象,猜一猜情节。)
板书设计






(节选)
梗概
节选
回到英国
解救“星期五”
驯养培育
建房定居
流落荒岛
困难重重 理性思考
不畏艰险
乐观积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类文阅读-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 笛福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译林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柔软——( ) 聪明——(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奇形怪状:
3.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陶器的方法的?( )
A.在野外发现的。 B.在火堆里发现的。 C.在书里看到的。
4.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5.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逊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1.丑陋 坚硬 笨拙
2.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3.B
4.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做出用来装流质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容器。
5.示例: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人与海(节选)
【美】海明威
老人已经航行了两个小时,他一直在休息,时不时从大鱼身上撕下一块肉放进嘴里咀嚼(jiáo jué)。他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着准备。
当那两条鲨鱼中的第一条出现时, 他叫了声。那叫声不免带着一些惊慌和愤恨。那是两条铲鼻鲨——他叫它们“加拉诺鲨”。这两条鲨鱼闻到血的气味,正在兴奋地向小船冲来。
铲鼻鲨和灰鲭鲨不同,它们对吃的东西来者不拒,哪怕是腐烂的死鱼,又或者是身上并没有血(xuè xiě)腥味的人。现在一条铲鼻鲨狡猾地在小船下面钻来钻去,趁机用嘴撕扯大鱼的肉。另一条则在水面上径直向大鱼发起了攻击。
老人举起绑了刀子的桨,朝水面上那条鲨鱼戳去。他先是把刀扎(zhā zhá)进鲨鱼的头部,接着是黄色的眼睛。鲨鱼因为突如其来的死亡而松开咬住大鱼的嘴,滑入海里。
那条船底下的鲨鱼把小船弄得摇摇晃晃。老人把脚从帆脚索上挪开,小船转过来,这样他就能看见那条鲨鱼了。他拿桨去戳它,但只在鱼皮上刺了一个口子。鲨鱼浮上海面,老人迅速地用桨上的刀扎了它两下。这两下又准又狠,可鲨鱼却死死咬住鱼。老人再次把刀刺进它的左眼和脑子,连头上的软骨都扎断了。
鲨鱼还是没有松开那条鱼。老人用力撬开它的嘴,鲨鱼的嘴张开了,身体溜进海里。
“去吧,你这条加拉诺鲨,”老人说道,“去海里找你的那位朋友吧。”
(选自《老人与海》接力出版社)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突如其来”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3.选文主要描写了 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名言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
【参考答案】
1. jué xuè zhā
2.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 示例:从天而降 不出所料
3.老人和两条鲨鱼搏斗 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示例: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灾难面前,他首先是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