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小毛虫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3 22: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毛虫》教学设计
课 题 《小毛虫》 年 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新课标中这两段话给了我们启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方向,要落实核心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四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巧妙启迪学生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语文园地七共有6个板块,其中“我爱阅读”的选文是《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小毛虫》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过程,结构清晰,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 课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形象。一开篇就将小毛虫与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可怜、笨拙”。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欣喜的笔调描写小毛虫破茧而出后的“灵巧、轻盈”,与第二自然段中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形成反差,突出了小毛虫的变化。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文中两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含义深刻,突显文章主旨,也让小毛虫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浅白易懂,描写生动细致,极具画面感。另外,文中运用大量四字词语,有利于学生积累词语,增强语言表现力。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联系年段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中,主要进行识字教学,并确保孩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第二课时讲故事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 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抽、纺、织、编”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变化的过程。 3. 积累“尽心竭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重难点 能提取关键词句,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入单元大任务导入新课 回顾单元任务:成长故事会,做故事分享者。在这个单元大任务下咱们继续走进《小毛虫》一课。 二、任务一:故事会邀请,回顾“变化” 1.创设情境,复习词语:那就让我们帮小毛虫收集美味的叶子吧! 2.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上节课积累的哪个词语? 出示句子,积累词语: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3.出示多音字所在的句子,考察读音: 尽管如此 尽心竭力 4.同学们对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记得真牢,接下来请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回忆: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1)板书呈现三个阶段的小毛虫样子: 小毛虫茧蝴蝶(指名上台贴教具)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个自然段,谁还记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为什么? 三、任务二:走近故事会,了解“变化” 1.如果你是这只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小毛虫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吗?请你和学习伙伴合作读第3至6自然段,然后用直线画出小毛虫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小毛虫是怎么做的,互相说一说。一会儿小组进行汇报,开始吧! 3.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小毛虫的想法? (划线标示,引导齐读句子。) (1)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2)小毛虫懂得这个道理,你懂吗?谁能举例说说? (3)(相机出示蚂蚁、蜜蜂、蜘蛛图片提示) 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你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4)标示“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谁能读读第三自然段,把小毛虫的乐观自信读出来? (5)教师评价朗读。 (6)引导齐读。 4.那么小毛虫是怎么做的?请下一个小组来汇报。 (1)原来第4自然段讲的就是小毛虫的做法。出示“尽心竭力”词卡,完善板书。 (2)小毛虫怎样工作才叫“尽心竭力”呢?当(刮风下雨)时,小毛虫工作着; (3)谁能试着读第四自然段? 5.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工作,终于把茧屋编织好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茧屋呢? 6.那什么叫“与世隔绝”呢?(显示黑屏)想象一下,你待在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很牢固,也很温暖,能给你一定的安全感,但是你看不到外面的蓝天白云,听不到虫鸣鸟叫,也闻不到花草芳香,更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7.小毛虫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听到的回答,正是它自己的心声。齐读——(出示板贴,完善板书)“以后会怎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8.这句话怎么理解?你还知道有哪些规律?(相机出示两个例子) 9.因为小毛虫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它尽心竭力地抽丝纺织、编织茧屋。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小毛虫相信“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它该怎么做呢? 相机出示“耐心等待”词卡,完善板书。 10.耐心等待的结果是什么呢?请你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圈出小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有怎样的心情。 四、任务三:启动故事会,讲述“变化” 1.同学们,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色彩斑斓的蝴蝶多不容易啊!让我们读读这些新鲜词语吧,如果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讲故事,相信你的故事一定非常精彩! 2.接下来请大家借助板书和自己圈画的词句,对照评价标准,跟你的学习伙伴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3.谁来试着讲给全班同学听? 4.谁来评价一下? 五、指导书写环节 1.小毛虫眼前最要紧的就是抽丝纺织、编织茧屋,我们要能记录这一过程,就得学会写这几个字:抽、纺、织、编。 2.引导自主观察“纺、织”,范写“抽、编”,引导学生书空。 3.巡视指导写字。 4.展示书写,学生评价。 5.提示修改完善书写。 六、总结与任务拓展 1.同学们,笨手笨脚的小毛虫最后变成了灵巧轻盈的蝴蝶,靠的是它的努力和坚持,我们要向它学习。也许你觉得自己还不太会讲故事,可老师相信,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练习,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变成能说会道的故事大王! 2.课后请大家写一写生字,读一读记一记在课上积累的词语,借助自己画出的词句和98页的提示,给家人朋友讲讲小毛虫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阅读科普图书,看看小毛虫究竟是怎么变成蝴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