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 五四运动》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 五四运动》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3 22: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这群青年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的?
巴黎和会的失败与北京学生游行;工商各界支持;上海工商学联合行动。








理解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
1.背景:
新文化运动对民众的洗礼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①国内
②国际
“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宣战,但没有派遣军队,而是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以非战斗人员的身份出现,为后来中国成为战胜国增加了些许筹码。
1915年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派曹汝霖等接受“二十一条”。
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运输炮弹上前线的中国劳工
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协约国士兵为中国劳工点烟
战地厨房和医院工作的中国劳工
中国劳工在将燕麦装车
在弹药厂工作的中国劳工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与英国丘吉尔
巴黎和会会场
材料1: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2:这次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使中国能够与英法美并驾齐驱。
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国日报》
2、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正当要求: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英法美三巨头重新划分世界
英法美三巨头重新划分世界
《凡尔赛条约》第8号第156条:德国根据1898年3月6日之“中德条约”,及其他关于山东省之一切协约,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一概让与日本。
相关史事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1919.5.4


北京


学生


03
爆发概况
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曹汝霖
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制币局总长陆宗舆
驻日全权公使章宗祥
天安门
故 宫
石大人胡同
崇文门
外国史馆区
东公安街
交民巷

东长安街
米市大街
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
正阳门
赵家楼胡同
曹汝霖住宅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痛打章宗祥
英法美三巨头重新划分世界
材料研发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为什么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
尽管不停地被逮捕,学生并没有罢休,而是一次又一次增援上街演讲…北京大学理科的校舍,已经成为第二临时拘留所;文科所在也被武装军警重重包围。学生遭遇如此大规模的武力镇压时,丝毫未表现出要妥协的迹象……北京多数学生做好了决心不屈、随时入狱的准备。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学生上街游戏
学生在进行爱国宣传
关押学生处
被捕学生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
1、扩大原因: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学生运动;
(2)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
(3)日本集结军舰威胁、挑衅;
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顾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特此宣告,敬求内外人士谅解斯旨。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
2、扩大表现: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陈独秀



1919年6月




前期:北京
上海

后期:


工人

后期:
前期:学生
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漫画传单)1919年沈泊尘作
民气一致之效果(时政漫画)
1919年马星驰作
天津协成印刷局为五四运动印制宣传品和进步刊物的印刷机
3、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
材料: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公管,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今又显然背弃,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夫日本,虎狼也,既能以一纸空文,窃掠我二十一条之美利,则我与之交涉,简言之,是断送耳,是亡青岛耳,是亡山东耳。夫山东北扼燕晋,南拱鄂宁,当京汉、津浦两路之冲,实南北之咽喉关键。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一声之呼救乎。
──《北京学生界宣言》
《北京学生界宣言》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文献,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头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江泽民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喜庆百年华诞上的讲话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真理、奋斗、责任
众评五四
全国学联在五四运动中诞生
知识拓展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游行之后,为了更好地组织爱国救亡运动,5月5日,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会。第二天,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会址设在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5月9日,上海各校代表在复旦大学集会,决定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并于11日在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成立大会。6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学生代表在上海大东旅社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学联大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誓死拒约,还电告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如或违背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头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
导火索
国内:新文化运动对民众的洗礼。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国际: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扩大
原因
(1)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学生运动;
(2)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
(3)日本集结军舰威胁、挑衅;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结果
1.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产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爆发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的发动五四运动,采取罢课、游行示威等形式进行抗争,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排除B;中国共产党诞生是1921年,排除C和D。故选A项。
夯实基础
2.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不是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而是全国性的。据此可知,五四运动时期( )
A.斗争形式传统 B.宣传力度加大
C.民众普遍觉醒 D.工人成为主力
【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不是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而是全国性的”可知,学生、工人等人民群众参与到了五四运动中,这说明人民大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正确;斗争形式传统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A项;宣传力度加大,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工人成为主力,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3.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B.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急先锋
C.彻底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坚决反对一切外来西方文化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以前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A项正确;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急先锋与“不曾有的姿态”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C项;坚决反对一切外来西方文化与五四运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夯实基础
4.五四运动期间,天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天津总商会急电北京政府:“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牵延不决,演成事实,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材料反映了( )
A.工人阶级有了革命政党领导
B.工人阶级的斗争效果显著
C.天津商人要求武力镇压工人
D.五四运动是由工人发起的
【详解】根据材料天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后天津总商会表示痛苦有过于罢市,说明斗争效果明显,B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中国近代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