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4 20: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
复习范围:第八单元
一、基础知识。(42分)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王大(dà dài)夫免费为山区人民送去了大(dà dài)量药品。
(2)仰(yánɡ yǎnɡ )望星空,我会联(lán lián )想到许多美妙的事情。
(3)在消防人员的指挥下,大家迅速(sù shù)从危楼中撤(zhé chè)离。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ā tíng jiāo wài qiáng liè kě xī
yǎng shēng huò zhě xuè sī kěn dìng
3.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众皆弃去。 ( )
A.全,都 B.一同 C.一起
(2)水迸,儿得活。 ( )
A.爆开,断裂 B.涌出 C.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4.明明要帮妈妈去购物,以下购物清单分类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洗面奶 香水 护手霜 洗手液 晾衣架 沐浴液
B.苹果 橘子 柚子 白菜 香蕉 柠檬 橙子
C.垃圾桶 菜板 晾衣架 充电宝 枕头 速冻饺子
D.鲫鱼 鲤鱼 大闸蟹 大虾 小龙虾 海带 海米
5.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欢蹦( )( ) 争( )夺( )
自言( )( ) 怒( )( )睁
目瞪( )( ) ( )闻( )睹
(1)在洪水到来之前,人们 地加固大坝。
(2)她看见这惊险的一幕,吓得 ,半天说不出话来。
6.体会说话人的心理,为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语气。(填序号)(8分)
A.紧张 B.担心 C.坚定 D.难过
(1)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 ( )
(2)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 )
(4)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Ⅰ)列宁给灰雀带来了面包渣和谷粒。(改为“把”字句)
(2)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列宁没再问那个男孩。(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排列着一个粗瓷大碗。(修改病句)
二、能力提升。(8分)
1.补全下列名言。(4分)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墨子说的“ ”一句中,我们感受到爱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从“仁者爱人,
”中,我们感受到爱是尊重;从“ ,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中,我们感受到爱是用言语给别人带来愉悦和温暖。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人物与其品质连一连。(4分)
司马光 对革命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
列宁 天真诚实、知错就改。
小男孩 讲究教育方式,关爱、呵护儿童。
白求恩 冷静机智、临危不乱。
三、口语交际。(5分)
数学课上,有一道数学题,你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怎么也解答不出来,这时你想去请教班上的“数学大王”小明,你会怎么说呢 请写下来。
四、阅读空间。(25分)
(一)灰 雀(节选)(11分)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选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2.读一读男孩说的话,从男孩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 )(多选)
A.男孩的话都是用肯定的语气说的,说明男孩决定放了灰雀。
B.男孩知道自己错了,要用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
C.男孩知道灰雀在哪,知道灰雀还活着。
D.男孩怕列宁责备他,他要放了灰雀。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列宁表面上是在跟灰雀说话,实际上是 ,列宁这样做的目的是 。(2分)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4分)( )(多选)
A.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放了灰雀。
B.男孩捉灰雀是喜欢灰雀,他并不想伤害灰雀。
C.男孩知错就改,得到了列宁的认可。
D.男孩在放了灰雀后,不敢正视列宁,说明他知道自己错了。
(二)童 心(14分)
①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níng)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②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③“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
④“被阳光蒸(zhēng)发了。”
⑤“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 ”
⑥“孩子,会的。”
⑦“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⑧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⑨“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
⑩“我在为露珠遮(zhē)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niǔ)扣。
母亲赶忙劝阻(zǔ),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给雪人披上棉衣,它会暖和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 ( )
(2)从回忆里体会。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1)露珠会消失是因为 。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是为了 。
(2)孩子“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说明他在 ,后来他发现的问题是 。
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填序号)(4分)
A.语言 B.心理 C.动作 D.神态
4.作者是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人物的 你体会到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分)
五、习作园地。(20 分)
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玩的游戏。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想一想,写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游戏经历,注意写清楚游戏过程和自己的心情。
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感情真挚;300字左右。(自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1.(1) dài dà (2) yǎng lián (3) sù chè
2.家庭 郊外 强烈 可惜 养生 或者 血丝 肯定
3.(1)A (2)B
4.1)
5.乱跳 分 秒 自语 目圈 口呆 耳 目
(1)争分夺秒 (2)目瞪口呆
6.(1)B (2)A (3)C (4)D
7.(1)列宁把面包渣和谷粒给灰雀带来了。
(2)因为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所以没再问那个男孩。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二、1.爱人若爱其身 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2.司马光——冷静机智、临危不乱。
列宁——讲究教育方式,关爱、呵护儿童。
小男孩——天真诚实、知错就改。
白求恩——对革命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
三、示例:小明,请问你有时间吗 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请你给我讲讲好吗
四、(一)1., :“ , 。 。” “ !” 。
2. ABC
3.说给男孩听的 保护男孩的自尊心
4. AD
(二)1.(1)蒸发 (2)回味
2.(1)被阳光蒸发了 遮挡蒸发露珠的阳光
(2)寻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
3. A C
4.作者通过孩子为露珠遮挡阳光和给雪人披棉衣这两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我体会到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五、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