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24 06: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购买商品时的价格比较问题。
2、通过观察不同文具店商品价格、分析比较价格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经历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包括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运用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如选择价格更便宜的商品。
难点
对于小数部分数位相同但数值不同的小数比较,如 4.25 和 4.28,学生可能会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提取价格信息并进行正确的比较和决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模拟的文具店价格标签和商品卡片,用于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和实际操作。制作相关的练习题课件或纸质材料,包括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题和生活应用题。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草稿纸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展示丁丁文具店、奇奇文具店和豆豆文具店的场景,呈现三家文具店中相同文具的不同价格。
教师生动地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看这三家文具店,同样的文具价格却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买到更便宜的文具呢?” 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顺利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 小数的大小比较。
2、知识探究
价格转换:教师指着奇奇文具店橡皮的价格 1.80 元。问学生:“同学们,1.80 元还可以怎么写呢?它表示多少钱呢?” 引导学生回答 1.80 元可以写成 1.8 元,表示 1 元 8 角。接着,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将 4.90 元转换为 4.9 元,并解释其表示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复习小数与元、角的转换关系,为后续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比较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比较这三家文具店铅笔盒的价格,哪个店的最便宜呢?大家想一想,可以怎么比较呢?”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学生可能会提出将价格都转换为角来比较,如 4.9 元 = 4 元 9 角 = 49 角,5.1 元 = 5 元 1 角 = 51 角,因为 49<51,所以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便宜。教师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比较方法,如直接比较整数部分,4.9 元比 5 元少,5.1 元比 5 元多,所以奇奇文具店便宜;或者从高位比起,4.9 元是 4 元多,5.1 元是 5 元多,4 比 5 小,所以奇奇文具店便宜。教师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多样性。
橡皮比较:教师接着问:“那淘气想买橡皮,去哪家文具店买比较便宜呢?” 引导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先将 1.8 元和 1.9 元与 2 元进行比较,发现都不到 2 元,然后再将 1.8 元转换为 18 角,1.9 元转换为 19 角,得出奇奇文具店的橡皮最便宜。教师巡视学生的比较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3、练习巩固
商品比较:在课件上展示小熊商店、小狗商店和小猫商店中毛巾、牙刷和牙膏的价格。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你们还想买什么?到哪个商店去?” 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比较价格,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小比较: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小数,如 21.5、10.5、10.6、25.1 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 “>”“<” 或 “=” 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比较小数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以此类推。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同学们,课后请你们到商店调查 3 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然后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看看哪家商店更便宜。” 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4、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谁能来说说在比较小数大小时,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要从高位比起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5、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除了比较文具和商品的价格,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比较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请大家想一想,并用小数记录下来,明天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通过这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利用不同文具店的价格比较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价格信息时,提取信息和运用方法进行比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增加实际购物场景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熟练运用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和有条理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