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5 10: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本诗的意思。
2、 在朗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背诵本诗。
二、过程与方法:
用六步读诗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的能力。并通过练笔实现对这首诗的内化于个性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本诗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读诗的基础上,概括情节脉络,品析字词。
一、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1cnjy.com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21·cn·jy·com
二、六步读诗法
1、聆听范读说感受
我听出了------我的感受是------
2、反复朗读明诗意
1)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韵脚读出延长音;边读边想象画面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明诗意:秋风破屋的情景;对群童抱茅的喟叹;长夜沾湿的愁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3、分组诵读理情节
用四字句概括全诗的情节脉络:风吹茅屋,茅草散失;群童抱茅,呼唤不得;娇儿受冻,夜雨侵泊;思得广厦,大庇寒士;若见此屋,冻死亦足。21教育网
4、逐段吟读品字词
理解、品析字词。
5、全文演读探情感
探讨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发展脉络:焦急的心态,忧愤的心绪,凄苦的心情,高尚的心境。
6、自由背读巧质疑
谈谈对诗的内容的感受,谈谈自己对课文的写法、意境、主题别有新意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延伸,完成下面的练笔片断
1、感受秋天——人生苦为旅的悲凉时节。
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把你所想象的场面写下来。
2、走进草堂——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
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改写成导游词。
3、走近杜甫——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4、遥寄杜甫——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请大家思考一下,把你要对杜甫说的话儿痛快地说出来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