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25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7月2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乌兰察布市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
“马铃薯产业与大食物观”为主题,旨在藏粮于地,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多年来,乌兰察布
市马铃著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年产鲜著超过400万吨,所产的马铃薯品质优
良,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题」
42N
乌察布
O
图例
城市
屬火山
一一地市界
一省界
113E
1.该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主要是践行国家
A.乡村振兴理念
B.经资发展规划
C.粮食安全战略
D.生态文明建设
2.该地马铃薯品质优良是因为土壤
A.水分条件好
B.矿物养分多
C.有机质丰富
D.比热容较小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震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是在4000年前的古都遗址上依托陶寺文化建设而成,是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标志性成果。该馆于2024年11月
12日正式开放,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三个基本陈列单元,展出陶寺出土
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其中有多件文物为首次与公众见面。下图示意陶寺遗址
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4题。
111E
用汾
35.8N
图例
●遗址
一河流
山蜂
580)等高线(单位:米)
3.最初的国家都城选址在陶寺的原因不包括
A.依傍汾河支流,便于取水
B.环境相对封闭,有延展性
C地处盆地地形,易守难攻
D.水陆交通便利,适于出行
4.推动在陶寺遗址基础上建设博物馆的关键是
A.政策导向
B.位置优越
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
德国鲁尔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基础上,经历了从工业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发展过程,
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下图示意19世纪上半叶至今德国鲁尔区产业发展过程。据
此完成5~6题。
采煤、钢铁、机械
传统产业接落,政
进行产业结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等传统产业蓬勃发
府提供经济和技
构调整,发
并保留惊有厂房等,开
术援助
展电子产业
发工业遗产
9世纪上半叶
20世纪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徽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5.鲁尔区产业转型的背景是
A.文旅资源丰富
B.碳排放量过大
C.煤炭品质下降
D.生产结构单一
6.鲁尔区转型中保留原有工业遗产对提升城市功能突出的是
A.增加住宅用地
B.缓解交通拥堵
C.延续市民记忆
D.增加商业空间
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临汾市2025年高考前适应性训练(一)
地理参考答案
1~5 CBDAD 6~10 CABAA 11~15 DBBCD
16.(18分)
(1)早期生产燃油汽车,产业基础好:汽车产业链完整,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专注新能源汽车生产,
研发能力强,核心技术有保障:汽车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好。(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电池性能好,续航能力强:汽车外观设计优美,车型多样,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价格适当,
性价比高。(每点2分,共6分)
(3)带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利于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增强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树立大国形象。(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7.(10分)
(1)气温较低,绒毛可以减少热量散失,有效隔绝寒冷,保护植物免受低温伤害:晴天为主,光照
较强,绒毛可以减少强光的灼伤,尤其减少紫外线对植物的伤害:昼夜温差大,绒毛利于维持一个
相对稳定的小环境:降水较少,绒毛可以更好地保留水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海拔高,气候严寒,生长缓慢:位于高山流石滩附近,土壤贫瘠,且水分较少,生长需要长时
间积累足够的养分才能支撑开一次花。(每点2分,共4分)
18.(17分)
(1)弯曲度大(曲流明显):河谷宽阔:河谷较浅。(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河段Ⅱ纵比降大。(2分)
原因:河段Ⅱ断层发育,导致坡度突增:河段Ⅱ流域冻土层变薄,地表抗侵蚀性减弱:河段Ⅱ水量增
加,河流切割地表增强,河道纵比降变大。(每点2分,共6分)》
(3)河段1、Ⅱ植被覆盖率较低,河流含沙量大:(1分)河段Ⅲ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平缓,流速减
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2分)沙洲在丰水期被河水冲断,水流分汊,形成网状。(2分)
19.(10分)
作答水平
表现
样例
0-2分
只有观点。
江苏大部分(三角洲以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江苏大部分(三角洲以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有观点,仅罗
1855年之后黄河北归,河流来沙切断,虽然苏北海岸失去泥沙供给,但
34分
列论据,未进
1128年至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黄海时,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己经形
行分析。
成巨大的三角洲。之后黄河故道三角洲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其以南海岸
线向海洋推进。
有观点,能从
江苏大部分(三角洲以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自然因素角度
1855年之后黄河北归,河流来沙切断,虽然苏北海岸失去泥沙供给,但
5-6分
进行简要分
1128年至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黄海时,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已经形
析。
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泥沙在海水运动的作用下使苏北中部海岸和北
部海州湾海岸淤长,增加滩涂面积。
有观点,能从
江苏大部分(三角洲以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自然和人文因
1855年之后黄河北归,河流来沙切断,虽然苏北海岸失去泥沙供给,但
7-8分
素角度进行简
1128年至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黄海时,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己经形
要分析。
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泥沙在海水运动的作用下使苏北中部海岸和北
部海州湾海岸淤长,增加滩涂面积。当地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通过围海
造陆、围垦、港口建设等工程措施,海岸受海水的侵蚀较弱。
有观点,能从
江苏大部分(三角洲以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自然和人文因
1855年之后黄河北归,河流米沙切断,虽然苏北海岸失去泥沙供给,但
素的多个角度
1128年至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黄海时,带米了大量的沉积物,已经形
9-10分
进行辩证分
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泥沙在沿岸流等海水运动的作用下使三角洲以
析,支持观点
南海岸线淤长,增加潮涂面积。当地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通过围海造陆
的论据正确且
围垦、港口建设等工程措施,海岸受海水的侵蚀较弱。加上当地人们在
充分,表述严
潮滩上种植防冲促淤植被增加泥沙淤积,使得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
谨清晰。
进。同时海平面上升速度缓慢,短期内对海岸线变迁影响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