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7: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逃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非选泽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固。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这里是世界“第三极”,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3亿年前,今天的世界屋脊还是
片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当时,这片被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的海域,横贯现在的欧亚大陆南部、北非、南
欧、西亚和东南亚,气候温暖,孕育出繁茂的海洋动植物,其南北两侧是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
从古老的海洋,到年轻的高原,这是一部跨越万年的大地史诗。
距今6500万~5500万年前,大陆板块持续的挤压再次引起强烈的构造运动。这一次枸造运动不仅让原本
还不高的青藏高原不断隆起,更推举出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地质学中,把这段高原城起的构造运
动称为李马拉雅运动。
在以千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下,经历数次板块碰撞与漫长的构造拼合后,青藏高原终于完成了崛起,以超过
4000米的平均海拔雄路于亚洲中部、中国西部。它的隆起对我国整体的高原、山系与盆地分布产生了极大影响,
更促进了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式分布的地势特征的形成。
在高原地貌的演进中,古老的海洋一点点消失,然而水却以新的方式留了下来。
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本应属于中亚热带一北亚热带一暖温带。而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亚热
带中的华南地区,原本也会由于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而气候干早,但是海拔超进4000米的青藏高原的存在,
打破了原有行星风系的控制,夏季高原上加强的热低压强烈抽吸周边大气,西南季风随之携带大量水汽而来,滋涧
了我围华南地区。
更重要的是,随着海拔上升,水汽撞上无数座直插天际的伟岸山峰,在这里翻滚成云,化为冰雪,北纬30度干
旱带之中的“亚洲水塔”就此诞生。
年轻的高原上雪峰林立,古海洋的痕迹仍保存在山脉的巨大福皱之中。
在沉睡着海洋生物化石的地层上,高峻的群山间,上万条冰川蓬勃发育,数千个高山湖泊错落有致,许多伟大
【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8页)】
H-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