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
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
确选项)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了西南地区某村的火腿和古井盐(图1)。其中描述到:
海拔1800米的河谷渐渐温润起来,上千条火腿开始长哥,这种霉菌存在于火腿的整个深度
发酵过程,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正在慢慢生成。该村盐井主要分布在山下,古代用人工汲水
的方法从地下汲取含盐量极高的卤水,挑到山上后分给各家煮盐,古煮盐的灶户将制成的食
盐交到盐局,盐官再把盐分发到各地行销。据此完成1一3题。
图1
1,当地建有龙王庙古时用来求旱不求雨的主要原因是()
A.不利于火腿的制作
B.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C.易引发地质灾害
D.导致卤水浓度下降
2.当地火腿的制作主要得益于(
①充足的光照条件②湿润的气候条件
③当地特殊的卤盐④传统的加工技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打捞的卤水需挑回山上制作卤盐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便于晾晒
B.薪柴丰富,便于熬制
C.靠近居民点,方便熬制
D.靠近居民点,方便销售
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研究揭示,在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
植被绿化趋势尤为明显。植被增加会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植被绿化对土壤温度影响具有显著
的空间和季节差异。图2为青藏高原水系分布图。图3为青藏高原近20年来土壤温度季节
变化数据。据此完成4一5题。
土摊温度变化心
02
土地温度变化
0.1
0.2
图2
图3
4.植被增加导致土壤温度上升的原因是(
A.地表反射率减弱
B.太阳辐射增强
C.地表反射率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5.植被绿化对青藏高原土壤温度影响最显著的地区和季节是()
A.西北部春季
B.东南部夏季
C.西北部冬季
D.东南部
秋季
我国目前最大的滨海潟湖汕尾市品清湖(图4),面积约23.2km2,平均水深约12m(整
体上东浅西深),北岸、东岸多为平地。流域内仅有数条小河流注入,大部分流量较小。该
湖早期为开敞的海湾,后期西侧发育了沙嘴(坝),海湾被半封闭而成潟湖。该沙嘴于1979
年在台风风浪作用下溃决,给湖区产生较大影响,后按原沙嘴的走向和长度填石加固,形成
人工防波堤坝。据此完成6一7题
11521E
11524E
带
山
河
亦
皿沙峨
汕尾市
何
湖区
2246N
显
楼
□
海区
品清湖
河
陆地/岛屿
L入河流
22°45N
潮筇画
初流
一堤坝
注:不同湖区沉积物平均粒径依次为:粘土
质粉砂(1)、粉砂质砂(2)、中细砂(3)、砾质砂
(4)、砂质细砂(5)、砾石(6)
图4
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大理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
确选项)
1
2
4
5
6
7
8
9
10
D
B
C
A
C
c
B
B
A
11
12
3
14
15
6
B
c
D
B
D
A
1.答案:
D
解析:卤盐是当地主要经济产物,只有雨水少,盐井的卤水(即咸井水)才有较高浓度,才
能熬出更多食盐。火腿制作是在当地温润的气候条件下,加上特殊卤盐自然长霉发酵而成,
B错。旅游业是近年才逐渐流行,C错。雨水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一定影响,但非
求早的主要原因。故选D。
2.答案:B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当地火腿制作需要温润的气候,加上特殊卤盐和传统的加工技艺,
不需要充足光照。故选B。
3.答案:C
解析:该村盐井主要分布在山下,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地下汲取含盐量极高的盐卤,挑
到山上后分给各家煮盐,古煮盐的灶户将制成的食盐交到盐局,盐官再把盐分发到各地行销,
当地制盐的方式是煮盐,故A错,D错。薪柴丰富,便于熬制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故
选C。
4.答案:A
解析:植被增加,导致裸地面积减少,植被颜色比裸地更深,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而不
是将其反射回大气中,故植被增加会使地表反射率降低,使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进入土壤,
进而导致土壤温度上升,C错。植被增加与太阳辐射强弱无关,排除B、D。故选A。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
植被绿化趋势尤为明显。依据青藏高原水系分布图判断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绿化后土壞升温更显著。据图3可知冬季土壤温度变化最显著。故选C。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4页)
6.答案:C
解析:与同样有河流注入的湖区1、2相比,湖区3的沉积物粒径较大,表明奎山河水量较大,
淡水稀释作用较强,盐度较低;湖区3较为封闭,与其他湖区水体交换少,保持较低的盐度。
湖区4靠近沙嘴,容易受到海水影响盐度較高。故选C。
7.答案:B
解析:沙嘴的阻挡作用变弱,湖区风浪变大;潮流从外海搬运泥沙增加,导致湖区淤积变浅:
海水进入增多,盐度上升。溃决对湖水温度影响不大。故选B。
8.答案:B
解析:冲积扇扇缘越向外,范围越大,其扇体规模越大。故选B。
9.答案:C
解析:该区域由于构造运动强烈,起大青山相对于南侧地形区大幅抬升,降水充沛,流水
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携带大量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山口堆积,在距山前较远处形成I期洪积
扇(裙):后来大青山又经历第二次抬升,降水较丰富,河流携带较多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
山口堆积,在山前形成Ⅱ期洪积扇:大青山再次经历小幅抬升,气候较干,降水较少,河
流携带少量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山口堆积,在山前形成小规模Ⅱ期洪积扇。随着海拔不断
升高,气温不断下降。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甲地西侧山脉海拔较乙地东侧山体高,与谷地热力差异大:上午甲地西侧山脉东坡为
向阳坡,相比乙地东侧山体西坡,辐射增温更快,更早建立谷风环流。该地全年盛行偏西风,
甲地西侧山脉对偏西气流阻挡作用强,且甲地位于背风坡,背景风影响更小,谷风环流更强,
风力较乙地大。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时段,风向为偏东风。成因:日出后,甲地位于湖泊西侧山体的东坡,增温快于谷
地,盛行谷风,加上湖泊增温速度慢于陆地,盛行湖风,甲地谷风与湖风均为偏东风,相互
叠加。所以该时段为谷风叠加湖风。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分析可知,全球数据中心在东亚、西欧、北美分布最多且规模最大,为
全球数据中心核心分布区。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也有数据中心,所以整体呈现“三
核心(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北美)、多中心”格局。数据中心受科技、人才、市场等影响
较大,这些区域经济、科技较发达,人才较多,加之区域人口密度大,数据流量大,市场需
求大,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由于全球数据中心总体分布呈现不均衡态势,全球经济发展又
存在地区差异,所以全球数据中心的分布并未出现均衡化趋势,故选C。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