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12 月月考物理试
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2 分。
1.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图中①、②分别为两质点的 图线,则两质点相距最远的时刻在
( )
A. = 1 B. = 2 C. = 3 D. = 4
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
的伸长量为△ (弹簧的形变量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 )
A. B. C. D.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B. 运动的列车具有惯性,静止的列车没有惯性
C. 向西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乘客会向东倾倒
D. 匀速前进的火车上,原地竖直向上起跳的乘客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4.2021年6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经理论计
算如在火星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物体从一定的高度处自由下落,应测得在第6 内的位移是
22 ,则( )
第 1 页,共 8 页
A. 物体在2 末的速度是4 / B. 物体在第5 内的平均速度是14 /
C. 物体在第2 内的位移是6 D. 物体在5 内的位移是48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3 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B. 前3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前3 内甲、乙的路程相等 D. 前3 内只有一个时刻甲、乙速度相同
6.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连接到地面上的 点,另一端与轻绳的 点连接,轻绳的另一端
连接于地面的 点,用竖直向上、大小为 的拉力作用于 点,静止时,轻弹簧和轻绳长
度相等, 长为 , 间距离为√ 3 ,轻弹簧原长为0.8 .现在改变拉力 的大小和方向,
使 段细绳垂直于地面。已知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需要的最小拉力为( )
A. 2 B. 4 C. 6 D. 8
7.2023年10月30日,中国队在男子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赛中,以7分04秒412的成绩夺冠。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题中“7分04秒412”表示时刻 B. 题中“5000米”表示位移大小
C. 运动员在接力过程中,惯性不变 D. 研究队员冲线细节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8.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B. 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第 2 页,共 8 页
9.如图所示, 、 、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
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 三个物体中只有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 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0.甲、乙两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并排行驶, = 0时刻甲车开始刹车,甲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甲所示;以 = 0时刻甲车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以甲车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乙车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为顶点在 = 30 处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5 / 2
B. 当 = 2 ,乙车在甲车前方10 处
C. 当 = 4 ,两车速度大小相等
D. 在0 7 内,两车共相遇两次
11.雪天在倾斜的山路上行驶的汽车,有时候即使刹车后车轮不转,车也会沿斜坡向下滑动,所以雪天开车
一定要注意安全。某次大雪后,一辆质量为 的卡车在车轮不转的情况下,仍沿着倾角为 的斜坡向下匀速
下滑,则()
A. 卡车对斜坡的压力小于卡车的重力
B. 卡车下滑过程中所受斜坡对它的摩擦力为 cos
C. 为避免下滑情况发生,可在车上多放一些货物,以增加车的总重力
D. 为了避免下滑情况发生,可在车轮上装上防滑链
第 3 页,共 8 页
12.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质细线悬挂在木板的支架上,分别沿倾角为 的两个固定斜面下滑,甲图中细线
保持竖直,乙图中细线保持垂直斜面。在木板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tan
B. 甲图中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乙图中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tan
D. 乙图中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13.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测定滑块加速运动时与平直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安装定滑轮,左端固定位移传感器;总质量为 的滑块(含拉力传感
器)在长木板上紧靠位移传感器放置,拉力传感器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的重物连接,调节长木板
右端定滑轮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②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用计算机拟合得到滑块位移随时间变化的 图
像如图乙所示,该图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1.20 2( ),则可得滑块加速度 =_____ / 2(计算结果保留两
位小数);
③若滑块的加速度为 时,拉力传感器示数为 ,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用题中物理量
字母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如果不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重物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分析_____影响(选填“有”“无”)。
14.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为50 ,0、1、2、3、4、5、6为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
第 4 页,共 8 页
测出 1 = 1.05 , 2 = 1.81 , 5 = 4.06 , 6 = 4.80 .则打出1点时小车速度为________ / ,小
车加速度大小 =________ / 2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 分。
15.如图所示,平直公路旁的小树间距相等都是 = 2.75 ,某同学骑自行车停止用力后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 。现测出他从1号小树运动到2号小树用时 = 1 ,求该同学:
(1)通过1号小树时的速度大小;
(2)通过最后一棵小树时的速度大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9 分。
16.滑雪运动员从斜面倾斜角为 = 37°的斜坡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坡长为 = 90 ,运动员滑到底端用
时 = 6 ,求:(已知 37° = 0.6, 37° = 0.8)
(1)下滑加速度 的大小;
(2)滑到底端时速度 的大小;
(3)滑雪板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素 .
17.质量为1 的小型无人机下面悬挂着一个质量为0.5 的小物块,正以2 / 的速度匀速下降,某时刻悬
绳断裂小物块竖直下落,小物块经过2 落地,已知无人机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为其自身重力的0.1
倍,无人机的升力始终恒定,不计小物块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10 / 2,求当小物块刚要落地时:
(1)无人机的速度;
(2)无人机离地面的高度。
18.在某一长直的公路上,一辆静止的轿车前方200 处有一货车正以10 / 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轿车从
静止出发以2 / 2的加速度追赶,求:
(1)轿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追上货车?追上之前与货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
(2)当轿车刚追上货车时,轿车司机立即刹车,使轿车以4 /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
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轿车可以从货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碰撞)
第 5 页,共 8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1)②2.40;③ ;(2)无。
14.【答案】0.143;0.750。
15.【答案】(1)设该同学通过1号小树时的速度为 0 ,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
1
= 0
2
2
解得
(2)由1号小树到停止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 0 20 = 2 ,解得
= 9 = 3 + 0.75
可见,通过最后一棵小树是4号小树,则有
24 = 2 4
其中 4 = 0.75 ,解得
16.【答案】解:
第 6 页,共 8 页
(1)在下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
则由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公式: = 2,
2
2
解得: = = 5 / 2
2
;
(2)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为: = = 5 × 6 / = 30 /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 ( ) = ,
代入数据得: = 0.125。
17.【答案】解:(1)设无人机的升力为 ,则 + 0.1 = ( + )
解得: = 14
悬绳断开后,无人机先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1,则有: + 0.1 = 1
解得: = 5 / 21
0
运动到速度为零时,需要的时间 1 = = 0.4 1
然后无人机向上做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0.1 = 2
解得: 2 = 3 /
2
再经过 2 = 1.6
无人机的速度 1 = 2 2 = 4.8 /
方向竖直向上
1
(2)小物块从无人机上刚脱落时,离地的高度 = + 20 = 24 , 2
2
小物块脱落后,无人机下落的高度 01 = = 0.4 , 2 1
2
后又在1.6 内上升的高度: 2 =
1 = 3.84 ,
2 2
因此当小物块落地时,无人机离地面的高度: = 1 + 2 = 27.44
1
18.【答案】解:(1)轿车追上货车时有: 0 + =
2,
2
代入数据解得: = 20 ,
1
相遇前两车之间的距离: = + 20 = ( 5)
2 + 225
2
当 = 5 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为: = 225 ;
(2)两车相遇时轿车的速度为: 1 = = 2 × 20 / = 40 / ;
第 7 页,共 8 页
′ 1 40轿车减速到静止所用的时间为: = ′ = = 10 , 4
2 1600
轿车减速到静止前进的距离为: max =
1
′ = = 200 2 8
相同的时间内货车前进的距离为: = 0 ′ = 100 <
200
所以轿车停止后货车与轿车再次相遇,所用时间为: ″ = = = 20 。
0 10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