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一音乐:1.1 音乐与人生(音乐要素)(课件+练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高一音乐:1.1 音乐与人生(音乐要素)(课件+练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4 18:03:11

文档简介

听音乐,用音乐要素对比分析《悲怆》中的“安魂曲”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欢乐主题”,完成下列表格:
曲 目
节 奏
速 度
力 度
旋 律
音 色
艺术作用
《安魂曲》
《欢乐主题》
音乐与人生
——音乐要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比较丰富,有示范、讲解等。整堂课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立足以音乐为本,老师现场用十三种乐器演奏了大量的音乐,学生充满了期待,都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并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美。比较法在本节课中贯穿始终,并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对比中较轻松的认识、理解了音乐要素的不同艺术作用。
现在的学生大多热衷的是流行音乐、偶象歌星,对教材中的音乐往往不屑一顾。但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并认真聆听音乐,用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学生活动比较丰富,有聆听、声势活动、合作学习、感受体验、比较分析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团结协作,亲自体验、感知音乐要素,认真体验音乐中音乐要素的不同艺术作用及表达的不同音乐情感。
在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他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大,参与的质量也不会高。由于这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师生间、同学间都还不了解,为了不使课堂气氛紧张,老师讲课和蔼、随和,用较丰富的体态语言轻松、微笑地面对学生;没有单独抽同学起立回答问题,让学生轻松、自由回答,减少了学生站起来后的紧张心情。
下课后好些学生还不愿离去,主动留下来做教室卫生,帮助老师收拾乐器,围着一堆乐器问这问那。
不足之处:如果学生课前有预习,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的音乐实践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勤于思考,学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教育工作者!
音乐与人生
______音乐要素
一、设计者、指教者基本信息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箱
设计者
指教者
二、教学内容基本信息
教学内容所属板块: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
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所属章节:第一章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步认识音乐要素
第二课时:鉴赏《悲怆》《草原英雄小姐妹
时间:40分钟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内容及艺术作用,能用音乐要素去简单分析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对音乐感知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探究、比较、讨论、实践、声势活动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作品认识音乐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教法:示范法、讲解法等
4、学法:聆听、声势活动、比较法等
5、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高中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也是高中音乐鉴赏的第一课时,对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老师把这节课上好了,学生会喜欢你这个老师,从而喜欢你的音乐课;学生把这节课学好了,他们就拥有了打开音乐宝库的钥匙,就懂得利用音乐要素去鉴赏音乐的方法。这节课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
音乐要素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知识很深的内容,比如和声、曲式等在音乐学院的专业学生也要学一到两年。我校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差较大,有的学生可能从未听说过曲式、织体等专业术语。但音乐要素又是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所必备的工具。
单纯的理论讲述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音乐要素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结合了具体的音乐实例。而且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音乐,讲音乐要素的所有音乐都是老师现场演奏及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实践,让理性的知识与具体音乐作品相结合,让学生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让音乐基本知识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形象化,比如把曲式比作是课文的段落、火车的车厢等;比较法是最好学习方法之一,本节课比较法的运用贯穿始终,让学生对比感受随着音乐要素的改变,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也随之而变。音乐要素内容较多,时间较紧,因此学生的音乐活动主要是简单的节奏参与,且巧妙的重复使用前面的节奏。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谈话引入主题—音乐要素
快速进入主题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
1、节奏
用错误、正确两种节奏弹奏《国歌》
听辨歌名
在聆听对比中了解节奏的重要性
在桌子上敲节奏:
模仿敲节奏并比较两段节奏的音乐形象
在节奏参与中感受节奏的时值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2、旋律
用二胡拉《小白菜》
听辨、比较下行、上行旋律线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下行、上行旋律线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用小号吹《国歌》片段

用葫芦丝吹《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
听辨、比较旋律中窄音程、宽音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旋律进行中不同音程距离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用萨克斯吹《蒙古人》
3、力度
演唱《乌苏里船歌》片段
听辨、思考强和弱的力度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不同力度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4、速度
快速和慢速的用单簧管吹奏《哀乐》片段
思考速度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不同速度与音乐情感的关系
5、和声
弹奏大、小三和弦及小调正三和弦的和声连接
聆听、感受和弦的色彩
在听辨中感受和弦的色彩
用单旋律及加和声伴奏弹奏《长江之歌》片段
聆听、比较和声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和声对音乐的重要性
出示节奏:
学生分两组:声势参与,感受节奏和声的效果
参与音乐实践,获得审美体验
6、调式
弹奏大、小调式的《两只老虎》
听辨不同调式的色彩
辨别调式,在听辨中感受不同调式的色彩
竹笛吹奏五声宫调式的《两只老虎》
7、曲式
出示节奏:
学生分三组:声势参与,在节奏游戏中感受ABACA的回旋曲式结构
学生亲自体验、认识音乐的段落结构
8、织体
弹奏复调织体和主调织体的《小步舞曲》片段
听辨复调织体和主调织体
在听辨中感受复调织体和主调织体的区别
9、音色
用巴乌吹奏《星星索》片段
辨别歌曲所在地,感受音色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在听辨中感受音色的重要性
用长笛吹奏《我心永恒》片段
聆听感受长笛、超高竖笛、中音竖笛、低音竖笛的音色
在听辨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用超高竖笛吹奏《沧海一声笑》
用中音竖笛吹奏《红颜劫》
用低音竖笛吹奏《阳关三叠》片段
用口琴模仿小提琴、手风琴吹奏《友谊地久天长》片段
一位学生三角铁为老师伴奏,其余学生听辨老师用口琴模仿了哪两种乐器及塑造了怎样不同的音乐形象
在听辨中感受演奏方法与音色关系
三、音乐鉴赏实践活动
播放音乐、出示乐谱和音乐要素分析表
聆听音乐,对比分析《悲怆》的“安魂曲”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欢乐主题” 的音乐要素及其艺术作用
在鉴赏实践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