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2民主与法治(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四川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2民主与法治(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 2025-01-24 10:12:3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一轮 教材复习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重
要意义 (走法治道路
的原因) (1)国家: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法治是  现代政治文明的
核心 。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④走法治道路是  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
(2)社会: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公民:①法治能够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
续的生活预期 。②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
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   。(注意: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
③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现代政治文明的
核心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
续的生活预期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二、描绘法治蓝图 1.依法治国
的重要性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
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全面依法
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怎样建设法
治中国) (1)科学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2)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3)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4)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
(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 ①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
②提供公共服务。
2.政府与人民
的关系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
益。
3.法治政府的
含义、地位 (1)含义: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2)地位: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
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三、法治政府 4.依法行政的地
位、核心及要求 (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
(3)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
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5.依法行政对政府
和公民的要求 (怎样建设法政府) (1)政府:①必须落实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
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进程。
(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四、厉行法治 1.厉行
法治的
要求 (如何厉
行法治) (1)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
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3)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
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
导向。
(4)全体社会成员:①必须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要  增强尊
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增强尊
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厉行法治 2.坚持法治与德治 相结合(法治与德治
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
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
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
【名师点拨】 (1)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能说青少年要依法行政、法院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只能是行政机
关。 (2)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对应观点是“党要依法执政”;政府
是行政机关,因此对应观点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探究一 法治国家
 (2024·南充)“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这两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②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严格法律实施,建设
法治国家 ④推进良法之治与良法善治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相关知识。“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强调法律要完善,即要推进良法
之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要严格法律实施。这两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推进良法之治与良法善治相结合,同时严格法律实施,建设法治国家,③④符合题意;古语未体现
①②。故本题选D。
【答案】 D
探究二 法治政府
 (2024·遂宁)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实行良法善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②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③规范政府行政权,
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分析可知,漫画体现的是要对行政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防
止滥用权利。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政府行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防范行政权
力滥用,均符合漫画主旨,②③④符合题意;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在漫画中没有直接体现,①不符合
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 D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探究三 厉行法治(法治社会)
 (2024·成都)“双语法官”“背着国徽去开庭”,是云南禄劝法院结合本地实际,兼顾法理
情理打造的司法名片。在受理边远村寨少数民族群众案件时,“双语法官”发挥知民俗、懂传统、
解民情的优势,携卷下乡、就地办案,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这一做法旨在(  )
①践行司法为民惠民理念 ②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 ③促进人民法院依法行政
④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题文材料说明这些法官在工作中践行司法为民惠民的理
念,①符合题意;“双语法官”在受理少数民族群众案件时,发挥知民俗、懂传统、解民情的优
势,下乡、就地办案,有利于增强当地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②④符合题
意;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人民政府依法行政,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 B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4·云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
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这表明( B )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③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2. (2024·宜宾)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
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
手。“高效办成一件事”体现了政府( A )
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担当 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决心 ③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服务型
政府 ④依法执政,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3. (2024·遂宁)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
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下列材料体现厉行法治的有( A )
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②遂宁市公
安机关会同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城区犬只的管理 ③“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不
怕艰苦去山区当义工 ④遂宁市举办“边走边学·移动课堂——2024年博视传媒小记者探秘之
旅”社会实践学习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4. (2024·山西)202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4年法
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
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④每个公民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
5. (2024·陕西)在陕西的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活跃着一些“法律明白人”。他们借助人熟、地熟、
事熟的优势,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帮扶。他们的做法( B )
①能确保全面实行良法之治 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③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④严厉惩
办了违法犯罪分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B
6. (2024·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立法形式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确立、强调、规
范、引导,进一步把对群众的号召倡导上升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B. 有利于实行良法之治,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滋养作用
D. 以法治方式凝聚力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D
7. (2024·盐城)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假
冒伪劣化肥、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等八类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1034起典型案件。“铁拳”行
动体现了( A )
A.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B. 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
C. 国家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
D.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A
8. (2024·河北)《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推出“电子检查证”行政检查制度。检查前,执法
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检查中,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
二维码,了解发证机关、检查事项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行政执法单位
( D )
①扩大职权范围 ②加大监察力度 ③接受社会监督 ④规范执法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二、非选择题
9.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立法保
障。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刑法修正案(十二)等;爱国主
义教育法、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未成年人网络
保护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知识,在这一系列新法新规制定、修改过程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我国实行良法之治,坚持科学立法。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⑤我国坚定不移
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这一系列新法新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家、社会和公民有何重要意义?
①对国家: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推
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②对社会:有利于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风
气。③对个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10. (2024·宜宾)《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
草案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3年5月18日,一场面向中学生的立法意见征询座谈会在重庆南开中学召开。几位学生代表参加
了本次意见征询会,建议立法设立专门条款,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次会上,5名学生代表
共提出了12条意见建议。这些学生的立法意见建议经基层立法联系点归纳整理后,“直达”全国
人大常委会,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
运用民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的意义。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让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家立法过程,保障了他们的民主
权利。②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对民主政治的理解和实践能力。③彰
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广泛吸纳各群体的意见,使立法更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④有助
于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建议能使相关法律条款更
契合实际情况,促进科学立法。⑤促进了法治建设的公众参与度,使法律制定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增强了法律的公信力。⑥为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奠定了基础,让中学生感受到法律制定与自己息息
相关,从而更加自觉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民守法。
11. (2025·中考预测)【法治中国继续前行】
材料一 2024年3月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24
年,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
材料二 2024年国家立法看点:
领域 内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
深化改革 制定增值税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修改企业破产法、反不正当竞
争法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 制定学前教育法、学位法,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法、文物保护法等
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
和谐安定 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仲裁法、治安管理处罚
法等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
代化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能源法等,修改国防教育法、网络安全

(1)我国不断通过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表明我国坚持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
(2)有同学看到“2024年国家立法看点”后,认为:只要有了法律,我们就可以完成法治中国的建
设。请你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该观点错误。①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
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
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守法光
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共28张PPT)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一轮 教材复习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一、民主的足音 1.现代民主价值的
实现 (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的原因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
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
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二、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1.全过程人
民民主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 是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特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4)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作用:①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②使人民意志得
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6)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二、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2.人民民主
的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实现人民
民主的形式 ①协商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②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4.社会主义
民主的 制度保障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
径。
(2)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
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
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三、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
民主生活 的必要性、
要求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要求: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公民行使
民主权利 的形式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
三、行使民主权利 3.民主选举 (1)重要性: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3)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
主选举。
4.民主协商 (1)重要性: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2)协商的内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
(3)途径和方式:提案、座谈、论证等。
(4)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三、行使民主权利 5.民主决策 (1)重要性: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
科学化。
(3)途径和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
听证制度等。
6.民主管理 (1)重要性: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2)意义: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
办。
三、行使民主权利 7.民主监督 (1)重要性: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①对国家而言:有利于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
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对公民个人而言:有利于  增
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
【名师点拨】 民主监督和监督权不是同一概念。民主监督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之一;监督权是公民享有
的一项政治权利。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
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四、增强民主意识 1.为什么要
增强民主 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2)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3)意义:①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塑造现代公民。②有利于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2.公民如何
参与民主 生活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
力。
3.公民如何
增强民主 意识 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探究一 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达州)某社区居民代表围绕电动车充电难、收取快递不便等问题共商共议,形成了解
决方案。这体现了(  )
①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
途径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
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协商民主。题干中的社区居民就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商议,形成了解决
方案,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④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体现民主选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 D
探究二 参与民主生活
 (2024·遂宁改编)2024年4月,遂宁市召开了城区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25名各方代表站在
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并按程序报市
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此次听证会表明(  )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②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③公民积
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 ④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召开听证会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民
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①②符合题意;此次听证会主要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
策,而非行使监督权,③错误;通过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后优化方案并报审,体现了政府科学民主
决策,切实保障人民利益,④正确。故本题选B。
【答案】 B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4·重庆B卷)某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加装电梯、安装扶手等成为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
容。为此,社区居委会组建“电梯联盟”,及时分享、沟通居民需求,实现“共治+自治”,成功
加装多台电梯;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人大代表,提出“为不能安装电梯的老旧楼宇楼梯加装扶
手”的代表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最终为辖区内旧楼道安装了一千多米扶手。由此可见
( B )
①人大代表反映社区居民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②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该社区
围绕电梯加装事宜进行民主协商 ③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 ④社区老旧小区的有效改造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2. (2024·成都改编)截至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83件次法律
草案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近27900条,有3000多条真知灼见被立法研究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直接传递
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被写进法律。这说明基层立法联系点( C )
①坚守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
②赋予了社会公众一定程度的立法权
③创新了民主立法的载体和实践形式
④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3. (2024·成都)近年来,某地不断探索党群共建共融治理体系,依托“巷邻坊”“人大工作站”等服
务载体,搭建群众便捷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决策,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社情动态和城
市治理难点问题,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这些举措( D )
①扩大了居民管理社区事务的民主权利 ②发挥了居民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 ③彰显了社会主
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④切实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4. (2024·黔南)搭建“全天候”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接地气”的国家机关基层联系平台、“沾泥
土”的民主议事平台,各级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基层民主落点更细、效果更实。这反
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 C )
A. 全靠人大代表来践行
B. 只需发展基层的民主
C. 彰显了人民主体地位
D. 体现人民的全部意志
C
5. (2024·扬州)某社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参与热情。下面的  ① 处
应填写( B )
问题调研
回家找不到车位、早上
出门挪车得好久……
 ① 
召开居民议事会多次征集意见

民主决策
居民共同确定停车规划方案
民主管理
“自治管理服务委员会”定点巡查
B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协商
C. 民主监督 D. 民主法治
6. (2024·苏州改编)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拿
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专门制作的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他积极传递全国1700多万视障
人士的心声,提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意见都被采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
②全国人大代表有提案权、表决权和决定权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7. 2023年11月27日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持续开展“我为达川献一策”网络征集活动,听民
声、汇民智,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凝聚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这表明( A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此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③所有网民都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④民主协商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的表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A
二、非选择题
8. (2024·南充)【坚持人民至上 发展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不仅有
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还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生动实践1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
次会议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生动实践2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
协委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生动实践3 2024年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
法条例》的决定。 生动实践4
2024年,南充市某村利用线上社交
群打造“击鼓议事堂”,实现群众
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
生动实践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生动实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生动实践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生动实践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上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的制度保障。
9. (2024·烟台)【社区治理】
幸福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努力打造组织有力量、服务不打烊、有事好商量、民呼必
有应的“幸福家园共同体”。
镜 头 一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统一居民思想、重大问题协调、动员多方力量等方面的作用。始终突
出群众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家园议事会”建设,通过事前充分调研、共同商讨方案、结果
公示等环节,解决社区难办事,呈现出“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办、邻里享”的幸福画面。
镜 头 二 建立“文明家庭考评体系”。居民可以利用信用积分获得1分钱喝咖啡、免费看电影、低息贷
款等“信用福利”。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同时联动片区民警、法律顾
问、驻镇法官等各方力量组建多元解纷工作小组,凝聚起协商共治的强大合力。
镜 头 三 社区随处可见社区工作者的身影,他们深入走访居民,耐心听取意见,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事无巨细,任劳任怨。他们既担任群众议事“指导员”,又化身群众矛盾“调解员”,在政
策性、法规性比较强的事项上为居民提供专业指导,守护居民幸福。
(1)通过镜头一、镜头二,请你总结幸福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
①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其在统一思想、协调重大问题和动员力量等方面发挥关
键作用。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推行“家园议事会”,以事前
调研、共同商讨方案和结果公示等方式解决问题,营造良好氛围。③建立“文明家庭考评体系”,
通过信用积分给予居民多种福利,激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和法治
教育,提升居民法治意识。
(2)阅读镜头三,思考要成为一名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①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事无巨细地对待工作,任劳任怨。②良好的沟通能力:深入走访
居民,耐心听取意见,与居民进行有效的交流。③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具
备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④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政策性、法规性事项上能为居民提供专业指导。⑤
服务意识:始终将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3)请你谈谈幸福社区的做法有何意义。
对于居民来说:①有效解决社区难事,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享受更好的社区环境和服务。
②通过“家园议事会”等形式,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③“信
用福利”等措施激励居民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法治教育也有助于居民知法守法用法。
对于社区而言:①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多元共治等做法,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②有利
于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的社区氛围,促进和谐社区建设。③开展普法宣传等,有利于提升社区的
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
10. (2025·中考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过程人民民主,使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效结合,构建起覆盖约960万平方千米土地、14
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最广泛的民主体系。防止人民形式上有权、事实上无权,建立起全面、广
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起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保证党的主张、国
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
材料二 从民情直通车、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到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社区,
从“小院议事厅”到“协商议事室”、线上“议事群”,人民群众围绕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实际问
题,发表意见建议,进行广泛协商,利益得到协调,矛盾有效化解,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国家
政策和法律制度。鲜活生动的民主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在我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什么作用?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和实现的。②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
保证。
(2)从鲜活生动的人民民主实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
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⑤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的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