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 语文
2025.1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家国情怀不仅蕴含浓厚乡梓情、家族情,更包蕴深沉民族情、国家情。崔颢在《黄鹤楼》中用“① ② ”直接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③ ,④ ”是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⑤ ,⑥ ”是杜甫在《春望》中借长发断落,无法植髻插簪,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⑦ ,⑧ ”是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表现忠君报国的决心;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用“富贵不能淫,⑨ ,⑩ ”告诉我们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翟买办跪在轿前禀道:“小的传 A ,不在家里,请老爷龙驾到公馆里略坐一坐,小的再去传。”扶着轿子,过 A 屋后来。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qǐnɡ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cōnɡ树木堆满山上……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翟买办赶将上去,问道:“秦小二汉,你看见你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小二道:“王大叔么 他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亲家家吃酒去了……翟买办如此这般禀了知县。知县变着脸道:“既然如此,不必进公馆了!即回衙门去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禀道( ) 几qǐnɡ( ) 青cōnɡ( ) 饮水( )
(2)在封建科举考试中,正式的考试分为三个级别,依次分别是 、 、 。(3分)
(3)以上文段选自《儒林外史》,选段中A是谁?请结合文段及整本书分析其形象特点。(5分)
3.班级开展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XXX”、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上榜。
(2)下面是小安写的一段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4分)
【甲】互联网确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有许多问题随之而来。例如,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往往裹挟着各种不良信息或病毒。在网络上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遵守有关规定,做个有“网德”的好公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现在的网站五花八门,我们在浏览时要提高警惕,选择健康的、对我们有益的信息。【乙】为了防止网络病毒入侵,我们应使用正版软件,不要轻易打开不明来源的文件或链接,对不确定的文件做到《先查后用》。我们还要学会适可而止,提高自制力,不沉迷于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用词不当,应把“_____”改为“_____”。
②【乙】处画线句有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3)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学习语文展开交流,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6分)
小安:我认为现在用互联网玩游戏、追剧来学习很轻松,可以花大量精力在此,我们可以通过玩网游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追剧了解一些语文和历史知识。
小徽: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了?① 。(用合适的理由反驳小安的观点)(2分) 小菲:可以利用网络检索的方式了解一些名著知识,比如我搜索“《昆虫记》受我国读者喜爱的原因”,就可以马上了解到《昆虫记》在我国广泛传播并被读者接受的原因了。
你:这样可以搜索到相关资料,除了网络检索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你知道吗?
小西:我知道呀,还可以通过网络求助,比如:② 。(2分)
小皖:我想知道哪个译本的《昆虫记》更好,打算这样提问:“各位,垂询一下《昆虫记》哪个版本的翻译最合适?”
你:这样提问不是很恰当哦!因为③ 。(2分)
二、阅读(55分)
【一】大风帖(22分)
李丹崖
①春天,突然刮起大风。风横着吹,窗外的麦苗贴着地面,柳浪直飞,水的波纹翻滚出了声响。尽管我关了窗,仍能嗅到一丝土腥味 。春日的劲风,有时候比秋风还要摧枯拉朽。
②大风天里,日色有些浑浊。若置身旷野,风的劲会更大一些。念及少年时,跟着母亲到外婆家去送雁馍,那是旧历年二月二,晚辈给长辈送雁馍,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嫁出去的闺女,也有“雁归来”的寓意。母亲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刚出锅的雁馍,外面盖着烟花蓝布,很是好看。可是,风太大了,很快扯走了蓝布,吹到了麦地里,我去追,被吹得翻了两个跟头,蓝布还是没抓住。到了外婆家,发现雁馍的皮都被风吹得咧开了嘴。外婆说,大风吹得雁都笑开了。
③从外婆家回来的路上,风早已刹住,盖竹篮的那块蓝布竟然出现在地头不远处,我跑过去捡起来,掸了掸土,满是旷野的气息。
④在吾乡皖北,乡间邻里或路人,若有个摩擦拌嘴,一人爆了粗口,有修养的人是不还嘴的,会说:“你骂的都被大风刮跑了!”这不是示弱或胆怯,而是不与你计较。不计较,是乡人独特的处世哲学。拳头硬,或许可以打碎一块石头,打折一棵树,却没有人能打散一阵风。相反,你还有可能被风吹倒,磕掉一颗牙。
⑤没有人能征服一阵风,我们能做的只是借着风力,放飞一只风筝。
⑥外公在世时,有句口头禅:“人世间最痛快的事是:看大风吹四野,黄的飞,绿的留;喝滚水落汤茶,香气足,大汗流;吃匀称长条面,辣子足,多放油。”外公没有大学问,然个人觉得,这几点皆算大雅。我观察过外公喝茶,不管是嫩竹叶煮的茶,还是那种集市上买回来的茉莉香片,都要呼噜噜地喝到额头冒汗。我也观察过外公吃面,一盘面,风卷残云,通常不会超过五分钟。然后搪瓷缸朝桌上一顿,做活去。
⑦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日,风很大。外公在田埂上挖白菜,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循声找去,在一百米开外的沟头上,是一个被丢弃的婴孩,鼻梁已经冻到乌紫。外公丢掉白菜,把孩子揣在大袄里,抱回了家。
⑧是个男孩,灌了两口热汤,缓过神来。“多好的孩子呀!”外公感叹,“多亏了那阵风把孩子的哭声给刮了过来。”
⑨外公给那个男孩取名“风生”,把孩子养到三个月大,孩子的父母得知此事,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敲开了外公家的门,双双跪倒在外公跟前。从此,“风生”又有了爹娘。
⑩那个孩子现在已年近古稀,我在外公的葬礼上见过他一次。他伏在外公的坟茔上,哭声好像那天的风声。
外公去世后,每每工作和生活上遇到难处,我总会到他坟前待一会儿。尽管每年清明前后我们都要在外公的坟头添几锹土,但他的坟包仍越来越小,他距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在坟头边躺下,黄土松软,松柏青翠,嚼着草根儿,看天上,云卷云舒,都是风在导演 。
五年前去台湾,看到王羲之的《长风帖》。隔着玻璃,泛黄的宣纸上,龙蛇飞舞。笔下力逾千钧,又有些风轻云淡的意思。笔锋化作鸿鹄,在纸上掠飞,蜻蜓点水一般,一通写下来,浩荡万里,姿态翩翩,令人击节。不得不说,王羲之的草书吸纳了长风过境的气韵,举重若轻,银钩铁画落在纸上,旋即弹跃起来,凌空飞舞。
草书与风,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灵魂契合。浓墨好似风融长河,淡墨好似风入乱石山丘;焦墨好似风过秋日树梢,枯墨恰如风过冬日荷塘。
董其昌在展玩《长风帖》后,写有跋文:“……今日於名园展玩永日,大可消暑,当辟尘犀,诚为厚幸。”观王羲之草书,的确可消暑,旧笔墨之间浸润的人文气息,当如长风,在我们心里扫过。
大风可以吹走很多东西,却吹不走一些人,一些物事。经年再顾,仍觉如风在耳,如笋破土。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3月31日,有删改)
4.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说“大风可以吹走很多东西,却吹不走一些人,一些物事”,在文中作者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5.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风横着吹,窗外的麦苗贴着地面,柳浪直飞,水的波纹翻滚出了声响。
(2)大风吹得雁都笑开了。
6.结合文章第 段画线内容,说说草书的特点。(4分)
7.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外公的人物形象。(6分)
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分)
【二】(17分)
材料一 长江安徽段八百里,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到5300年前,还有铜陵的青铜、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以及“芜湖铁打姑孰画”……有学者研究,长江安徽段流经吴楚文化交汇区、江淮文化区、皖南文化区、徽州文化区,对长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大和深刻影响。“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李白一生行游四方,传世1000余首佳作,仅在安徽就留下200余首。千百年来,在长江安徽段,众多文人写就脍炙人口的名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此开启救亡图存的探索,怀爱国心、立兴国志、践强国行,前赴后继。这些都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是长江文化的明珠、中华文明的瑰宝。
(选自《安徽日报》,2023年09月07日)
材料二 据介绍,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被放在首要位置,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沿线13省份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文物考古研究,健全长江文物保护名录制度,加强长江文物本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统筹兼顾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在项目谋划中,把准建设方向,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千篇一律同质开发、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开发等不良倾向。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各有关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治理充分结合、与社会发展充分结合,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选自“人民网”,2024年05月03日)
材料三 江苏省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N”规划体系,启动编制长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特别是创新编制长江文化价值阐释弘扬、长江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等专项规划,历时两年开展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建立长江文化专项资源数据库,实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浙江是非长江水系的干流或重要支流流经区域而被国家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省份,全省布局近90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重点项目,同时以研学活动为突破口,累计建设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研学基地等10余个与长江文化相关的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开发考古研学游等特色研学产品,并引导全省各地文博场所和景区景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安徽将长江安徽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革命文化、多彩的先进文化基因,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打造皖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和皖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3日)
材料四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与黄河一起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多样性,“江河互济”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3日)
9.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江安徽徽段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是长江文化的明珠、中华文明的瑰宝。
B.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
C.安徽将整个长江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革命文化、多彩的先进文化基因,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
D.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10.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4分)
11.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保护传承长江文化的具体措施。(4分)
12.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意义。(6分)
【三】(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由则无敌国外惠者,国恒亡。然启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皓①时徙都武昌,扬土②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③黎无穷匿。凯④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
……
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 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徙乎 ”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十六》)
注:①皓:即孙皓,孙权之孙,东吴的亡国之君。②扬土:扬州。③谬:错误。④凯:即陆凯,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陆逊的族侄。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2)而后喻 喻:
(3)扬土百姓溯流供给 溯: (4)何以不可徙乎 徙:
1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划两处)(2分)
以 为 患 苦 又 政 事 多 谬 黎 无 穷 匿
14.请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
15.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分析乙文中孙皓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6分)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800字
100
100
100
参考答案
一、
1.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仍怜故乡水;④万里送行舟;⑤白头搔更短;⑥浑欲不胜簪;⑦报君黄金台上意;⑧提携玉龙为君死;⑨贫贱不能移;⑩威武不能屈
2.(1)bǐng 顷 葱 yìn
(2) 乡试、会试、殿试
(3) 严监生。
形象特点:他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对财富有着极强的占有欲,甚至连临死前还惦记着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担心浪费油。同时,他也表现出一定的精明和算计,但过度的吝啬使他显得有些可笑和可悲。
3.(1)2024年十大流行语公布
(2)①【甲】处应把“确定”改为“确实”。
②【乙】处“《先查后用》”, 应该把“书名号”(《》)改为“引号”(“”)。
(3)示例:①我们应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重点,互联网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不能过度依赖甚至沉迷于游戏和追剧,而忽视了真正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②示例:在知乎、豆瓣等社区平台上提问,或者加入相关的学习群组,向里面的专家或同学请教。
③“垂询”是敬辞,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不能用于自己向别人提问。
二、阅读(55分)
【一】大风帖(22分)
4.①少年时,大风天跟母亲去外婆家送雁馍;②关于乡人“你骂的都被大风刮跑了”的处世哲学;③外公在大风天捡回孩子,把孩子养到三个月大,最后将其送还父母;④五年前看到王羲之的《长风帖》时的所思所感。
5.(1)“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来时的具体状态,使人可想可感;“贴”“飞”“翻滚”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中事物的具体状态,侧面写出了风力之大。
(2)句子中的“笑开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雁被大风吹得皮裂开的情景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地表达了风力的强劲和外婆的乐观心态。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6.“浓墨好似风融长河”写出了草书的浑厚有力,“淡墨好似风入乱石山丘”写出了草书笔法的变化多端;“焦墨好似风过秋日树梢”写出了草书的飞扬飘逸,“枯墨怡如风过冬日荷塘”7.①通透达观。从外公的口头禅“看大风吹四野,黄的飞,绿的留”可以看出。②耿直豪爽。从外公的口头禅“喝滚水落汤茶,香气足,大汗流;吃匀称长条面,辣子足,多放油”可以看出。③善良无私。从外公捡回孩子,把孩子养到三个月大,并最终将他送还其父母可以看出。
8.作者以风为线索,将文章的各个材料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以及对身边人的怀念,也体现了乡村人们对待风的态度和处世哲学。
【二】(17分)
9. C (C项错误,材料三中提到的是“安徽将长江安徽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而非“将整个长江流域”,扩大了范围,因此C项不正确。)
10.(1)具体生动:通过列举凌家滩遗址、铜陵的青铜、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以及“芜湖铁打姑孰画”等具体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特产,使得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加信服作者的观点;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11.(1)将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2)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文物考古研究,健全长江文物保护名录制度,加强长江文物本体保护;(3)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兼顾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4)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等不良倾向,确保文化保护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
12.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意义在于:(1)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2)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3)在当今社会,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4)从个人角度来看,了解和学习长江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5)同时,长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也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三】(16分)
13. (1)通“增”,意为增加。(2)明白、了解。(3)逆流而上(4)迁移、搬家。
14.以 为 患 苦/ 又 政 事 多 谬 /黎 无 穷 匿
15. (1)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2)我听说有道德的君王,用音乐使百姓快乐。
16. 示例:孙皓缺乏忧患意识,不注重百姓疾苦,不接受谏言,这些行为都导致了他的统治不得民心,最终成为亡国之君。
三、作文(55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