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7 20: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前情提要
“修昔底德陷阱”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就伯罗奔尼撒战争得出的结论,雅典的崛起给斯巴达带来恐惧,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
和雅典十将军之一
国际关系的铁律
Thucydides's trap
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定有战争
我是大侦探
一起来破案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在平衡与失衡、破坏与重构中,探究国际关系的“命韵峋环”。
案件
01
02
03
谁为战争买单?——背景篇
谁是死亡推手?——过程篇
谁在重构世界?——影响篇
在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德意志帝国是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同时所有欧洲国家都认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
侦探任务:
请侦探根据四条线索,多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优秀者可获得侦探徽章。
第一案:谁为战争买单?
谁为战争买单?——多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线索二
线索三
各国发展不平衡
军事同盟的备战
萨拉热窝的火星
帝国主义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线索一
线索四
帝国主义
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国际托拉斯干始瓜分世界、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谁为战争买单?——线索一:帝国主义的形成
1、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材料1:
一战前英德法美工业发展与殖民地占有位次对比表
谁为战争买单?——线索二:各国发展不平衡
对比材料1数据,发现什么问题?(2分)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根本原因:
漫画《贪吃的男孩》
图右人物是“男孩”俾斯麦,他餐盘中有了一块纳米比亚城市“吕德里茨”的蛋糕,他右手的刀又切下了桌上“新几内亚”的蛋糕。
图左象征英国的人物目瞪口呆。
谁为战争买单?——线索二:各国发展不平衡
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现象?(2分)
德国加紧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2、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矛盾尖锐
谁为战争买单?——线索三:军事同盟的备战
1879年,德、奥匈
缔结军事同盟
1882年,意大利加入,
德、奥匈缔结军事同盟
1892年,
法、俄签订军事协定
1904年,
英、法签订协约
1907年,
英、俄签订协约
施里芬计划由德国元帅施里芬在1891年至1906年提出的一套作战方法。
他认为,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速决战。
3、主要原因:
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他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
谁为战争买单?——线索四:萨拉热窝的火星
4、直接原因:
两大集团利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推波助澜。
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2分)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谁为战争买单?——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时代背景:
需要更多的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直接原因:
两大集团利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推波助澜。
增强实力、争夺霸权
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的形成
各国发展不平衡
军事同盟的备战
萨拉热窝
的火星
掀起新一轮殖民地瓜分热潮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全面爆发:
3000多万人(亡900万,伤2000多万,残350万人,另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死去。)
4个帝国(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德国)瓦解
侦探任务:
自学一战进程史实,分析一战的特点。
侦探PK,优胜者可获得侦探勋章。
第二案:谁是“死亡”推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战线及交战双方 战线 交战双方(1914.7—1918.11)
西线(决定性战场) 英、法 VS 德
东线 俄 VS 德、奥
南线 俄 VS 奥
战争阶段及重大事件 战争阶段 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进攻(1914年) 马恩河战役,德军“速决战”破产;
日本占领山东半岛
第二阶段:_胶着_ (1915-1916年) 意大利参战;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决胜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
同盟国战败
谁是“死亡”推手?——一战的进程
谁是“死亡”推手?——一战的特点
DIE of
1916年7月,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MG08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
国力的较量
帝国的墓地
残酷的杀戮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欧洲各参战国的统治者,以民族利益为名,最终使战争成为倾注全部国力和人力的总体战,结果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埋尸的阵地
凡尔登战役:军队死超25万,伤超5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因其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俄罗斯帝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基尔水兵起义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起点,同时导致德国被迫宣布停战,一战结束。
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谁是“死亡”推手?
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侦探任务:
分析一战的影响,评价凡——华体系。
完成任务者获得侦探徽章。并评出“MVP”获得侦探荣誉奖。
第三案:谁在重构世界?
谁在重构世界?
1、国际力量对比
2、战后国际秩序
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
反战和平运动高涨
以欧洲为中心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
美、英、法、苏成为
力量中心
巴黎和会
1919
凡尔赛合约:
对德、奥匈、保、土合约
国际联盟
1920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调整欧洲中东政治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调整亚、太地区的利益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英法操纵、委任统治、全体一致
战争重创、 美国崛起、
殖民地半殖民地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1、新的国际力量
2、欧美为中心
3、强权政治
谁在重构世界?——一战的影响
材料1 关键句:
“等到战争结束,而我们数以千计的善良同志骄傲地宣称我们曾因英勇作战而获颁功勋之时,谁还敢说我们不爱祖国?”
材料2 关键句:
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温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民观念的变化。(2分)
变化:从支持战争充满希望到对欧洲文明产生怀疑,失去信心。
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自由主义的反思
谁在重构世界?——一战的影响
材料2 关键句: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
民族主义: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产生了影响。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
社会主义:另一个拯救福音则正从东方传来。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和平主义:人民需要和平。
强权政治:匈牙利刚刚压服。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根据材料2,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6分)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民族主义的传播
“白人主子”宁有种乎?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无产阶级运动。(五四)
社会主义的新生
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
“白人主子”宁有种乎?
自由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和平主义的呼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秩序。
强权政治的产物
永别了,武器
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
“白人主子”宁有种乎?
自由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胜利者的蠢事
永别了,武器
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
“白人主子”宁有种乎?
自由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谁在重构世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白人主子”
宁有种乎?
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
自由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永别了,武器
胜利者的蠢事
胜利者的蠢事
1919-1922年建立的凡——华体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凡尔赛体系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华盛顿体系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同盟。战后国际新秩序体现出帝国主义强权的特征,所以没有维持长久的和平。
标题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
资料翔实,层次分明
结尾:是对简讯资料的小结
永别了,武器
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
“白人主子”宁有种乎?
自由自由女神指向何方?
课下作业:从上述热搜中,选择一个为题,编辑一条简讯。
谁在重构世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谁在重构世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示意图
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战败国向战胜图割地赔款,裁减军备,
德国的海外殖民(中东)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
拉夫等国家独立;(民族自决原则)
国际联盟的主要内容:
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
拆撒英日同盟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
国的共同原则。
委任统治、全体一致
实质:英法操纵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战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实质:
在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的基础上,以英法为主导的,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实质:
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同盟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谁在重构世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1、一战的实质: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3、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以英法为主导,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
如:割地赔款、委任统治。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
以美国为主导, 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同盟。如:”门户开放“。具有明显的争霸性质。
指一种以强权关系维持国际秩序的资产阶级国际政治,大国和强国凭借实力施加军事、政治和经济压力,谋求控制、支配和统治弱国和小国的政策与行为。
谁在重构世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2)进步性:
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
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
②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促使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
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3)局限性:
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
动性和非正义性。
(4)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②没有解决矛盾,反而潜藏矛盾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外交上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忙于欧战
民资发展
新文化兴
新主义明
和会受挫
外交转型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形成独霸中国局面;华盛顿会议,又恢复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一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经济上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一战中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开始反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促使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消极走向积极,“民意外交”和“侨务外交”成为政府权衡对外政策时不得不兼顾的因素。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