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县海岳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一专题《长江三峡》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临朐县海岳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一专题《长江三峡》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4 15:35:3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长江三峡美丽的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
神奇的三峡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夔州歌十绝句( 之一)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创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作家作品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以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词语正音碇:
夔:
滟滪:
隽:
峙:
坂:
崆:
秭:
汨:
澎湃:dìng 系船的石礅 kuí 夔州,旧府名Yàn yù 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名jùn 同“俊”zhì 耸立bǎn 山坡、斜坡kōng 山名zǐ 秭归: 县名mì 汨罗,江名Péng pài 不念péng bài词语补释苍 莽:
莽莽苍苍:
雷霆万钧:
神妙莫测:
小心翼翼:
隽秀婀娜:
森然耸立:
云蒸霞蔚:
旷远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同“苍茫”。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雷霆: 响雷。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小心谨慎,一点不敢疏忽。翼翼: 严肃谨慎的样子。清秀美丽的样子。密而高地直立。云在蒸腾,霞在焕彩,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课文分析总写这一天的感受。
瑰丽的交响乐飞翔海洋上远航天空中飞行母亲河长江上吸摄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课文分析描写瞿塘峡的景色。
黎明时的瞿塘峡雄险的瞿塘峡口瞿塘峡江面和两岸景色瞿塘峡的特点:“像一道闸门” ★雄第三部分 (第3-5自然段)课文分析描写巫峡的景色。
巫峡的特点:“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秀峡口景色美女峰的传说两岸如画的风景第四部分 (第6-9自然段)课文分析描写西陵峡的景色。
秭归和屈原的传说绕泄滩、过青滩的情景涉过崆岭滩的情景西陵峡的特点:“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 险感 想瞿塘峡石刻瞿塘峡西陵峡风光巫峡巫峡泄滩长江(一)抓住景物特点。
由于作者着力刻画它们的不同特点,所以读来毫无重复之感。写景特点 (二)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
作者描写三峡景色,基本写法是相同的写所见、所闻、所感,但也各有侧重之处。
1、写瞿塘峡主要用拟声绘色的描写。
2、写巫峡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
3、西陵峡着重写自己的感受。 写景特点(三)情景交融。
(四)引用有关的传说、民谣和古诗。
这些传说、民谣和古诗丰富了文章的
内容,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把读者带进
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
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
诗情画意,更加增添美感,同时使行文
更富于起伏变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三峡工程巫山胜景巫山十二峰云蒸霞蔚神女峰?西陵之险滟滪堆崆岭滩?当堂检测 第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神女峰的传说 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要数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顶,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矫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而得名。关于神女峰,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另外,还流传有一段“神女导航”的神话。神话中说:古时候西王母的水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她便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来为行船导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视着江面,第一个迎来朝霞,又最后一个目送晚霞而去,为航行者的神话,可是就在神女峰下,不知有多少船工和旅客坠落江中,葬身鱼腹! ?教学主题
长江三峡
一、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是一篇日记体游记。作者刘白羽于1960年11月中旬,从重庆乘“江津号”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全文以游踪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游览时看到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情热爱。
二、学生分析
????本文文体是写景散文。高一上学期学习了《江南的冬景》和《荷塘月色》两篇文章,初步掌握了写景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但是与大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在赏析本文的写作技巧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还需要进一步的点拨和引导。
?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哲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任务、合作探究题目、相关知识点阐释、巩固练习等环节。运用网络资源,音频资料,图片资料,PPT课件等信息技术。预习阶段,布置任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知识,比如作家简介,相关文章等。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提升课堂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我们怀着对郦道元的崇敬之情来读《长江三峡》。
倾听思考
PPT
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
课文题目为《长江三峡》,那么,“长江三峡”为哪三峡?各是用哪几节文字描绘的?
思考,回答问题
PPT
?
文本研读
要求学生指出描绘瞿塘峡的语句,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独立思考,各抒己见
PPT
合作探究
1、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2、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从浩浩荡荡的长江,你会引起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说三峡是美的?
先独立思考,后合作探究
PPT
课堂总结
《长江三峡》给我们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在这篇文章中,情与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景物随着感情的发展变化而摇曳铺陈,作者一会儿挥毫泼墨,简笔写意;一会儿浓墨重彩,精勾细勒;一会儿夸张比喻,一会儿说古道今……随着江轮的航进,奇峰、急流、险滩、暗礁、丽日、风雾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充分地表达出刘白羽散文的雄健浑厚、优美细腻的风格。
回味反思
PPT
当堂检测
第一段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长江三峡》课件.ppt
独立思考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文章写的是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观,抒发了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本文的写景手法灵活多变,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所以深入分析作者的写景技巧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尽量突出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服务,设计问题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运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等信息技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