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泸州市泸县二中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高考文考期末测试题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第一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③内环境占体液的2/3,细胞内液占体液的1/3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A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2.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可能含有尿素、CO2、K+、血红蛋白等物质
B. 某些激素可以通过A的运输经过②进入到靶细胞内
C. 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D. 手上磨出的水疱主要是由②中的水大量渗出到①形成的
3. 下图1是人体缩手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B. 图2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C. 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只能由左到右
D.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4. 食欲肽(一种多肽类化合物)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阻止食欲肽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食欲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B. 下丘脑神经细胞通过胞吐释放食欲肽
C. 食欲肽进入突触后神经细胞内发挥作用 D. 使用药物M可能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5. 课间,甲同学没有尿意,乙同学有尿意,乙邀约甲陪同其去上厕所,二人都去厕所排了一次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产生尿意表明兴奋最终传导至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
B. 甲同学的排尿过程存在分级调节,乙同学的排尿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
C. 尿液刺激尿道的感受器,进一步加强排尿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D. 成年人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一定是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出现了损伤
6.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调节,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B. 胰岛B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需要mRNA和tRNA参与
C. 垂体合成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
D.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7. 如图表示下丘脑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A能与细胞B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 物质A通过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
C. 物质A不一定是蛋白质,但其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
D. 下丘脑可能引起细胞B的电位变化或分泌活动
8. 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疫苗都是用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
B.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过流感疫苗后,也可能会再次患上流感
C. 接种麻疹疫苗后,体内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其中抗体终生存在并对该病毒起作用
D. 疫苗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有效武器,目前疫苗只应用在传染病领域
9. 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体内将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过敏症状
B. 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能分裂、分化
C. 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D.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10. 研究人员把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在根尖的分布影响程度更大
B. 由图1结果可知,若逐渐增加单侧光光照强度,α角的数值也会逐渐增加
C. 由图2结果知,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变化并不仅仅与生长素运输有关
D. 水稻根在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可能与生长素对根作用的两重性有关
11.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合成一定需要酶的参与且有光和无光生长素都可以合成
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极性运输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C.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授粉的油菜花雌蕊,可以防止减产
D. 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常在成熟组织中进行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园艺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都有害
B. 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其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C. 膨大素可以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但口感较差
D. 青鲜素可以抑制马铃薯、大蒜的发芽,延长储藏期
13. 某种植物种子成熟后需要经过低温储藏才能萌发。某实验小组检测了该种植物种子在低温储藏过程中的脱落酸(a)和赤霉素(b)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赤霉素和脱落酸均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
B. 种子萌发会受到温度和植物激素的共同影响
C. 储藏初期,脱落酸含量高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方面相互抗衡
14. 1.在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下列因素能提高调查准确度的是()
A. 样方边界上的个体均进行计数 B. 样方的大小随调查者的喜好确定
C. 做到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 D. 样方的多少由调查者的数量决定
15. 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在“田园综合体”中,整齐排列的标准化大棚内,蔬菜、菌类一应俱全;人工鱼塘内花鲢游弋;还有置身半山腰的特色民居等。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早春的油菜花海、夏日的硕果满园、深秋的层林尽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田园综合体”内,人工鱼塘、油菜田、果园、大棚等依地势而建,高低不同、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冬季利用大棚可以生产一些反季节性蔬菜,在晴朗的一天中,密闭的大棚内CO 浓度在傍晚达到最高
C. 大棚内种植的茄子、辣椒、毛豆等通过适时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证产量
D. 人工鱼塘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种间竞争,一般只放养一种鱼类,而不是混合放养多种鱼类
16. 关于弃耕农田中的演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弃耕农田经历了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的演替
B. 该弃耕农田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C. 该地发生的演替会受环境影响,但不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D. 该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17.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生态系统,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便于垃圾分类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 通过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可能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人体内积累
D. 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18. 2023年4月22日,我国发布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生态系统碳汇是指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较强,可能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强有关
B.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C. 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说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D.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
1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降低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D. 建立种子库、基因资源库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0.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 自生 B. 和谐 C. 整体 D. 循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5个大题,共计60分。
21. 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乙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也可以间接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甲所示),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填编号),它们构成的内环境也叫做_____。
(2)图甲中,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的营养物质通过D系统即_____(填系统名称)进入内环境被细胞吸收利用;同时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进入内环境,除了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还可以通过_____(填器官名称)排出体外。
(3)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但是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
(4)若图乙代表的是人体肝脏组织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CO2含量最高的是_____(填编号)。
22.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进行的生命活动的调节,称为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浓度。研究人员为验证二者在血糖浓度调节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选择生理状态良好、体重、年龄、性别相同的小白鼠60只,经过16小时饥饿处理后,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测定三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做好记录。
②A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B组注射适宜浓度的_______,C组注射适宜浓度的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30分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A、B、C三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
④实验数据处理: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
实验结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具有促进血糖浓度升高的作用。
23. 向小鼠体内注射减毒结核分枝杆菌,后者产生的一种热休克蛋白能激活小鼠体内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T细胞,引起小鼠细胞免疫异常,小鼠出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的病理特征,从而可构建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性动物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功能异常的角度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_____病。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一种热休克蛋白能激活小鼠体内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T细胞,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性动物模型可应用于药物的临床试验。为验证灌喂物质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缓解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适龄正常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完全弗氏佐剂(含减毒结核分枝杆菌),物质X(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小鼠关节明显肿胀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饲养条件适宜)。
实验步骤:
①适应性饲养: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正常饲养数天。
②完全弗氏佐剂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完全弗氏佐剂。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续处理数天,直至小鼠关节明显肿胀,建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
③物质X处理:
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喂一定量生理盐水。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续处理若干天;观察小鼠关节情况。
24. 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拟南芥植株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将去掉尖端的拟南芥幼苗作如上图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幼苗将___(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或“不”)生长,产生这一生长现象的原因是____。
(3)科研人员为探索NAA促进拟南芥插条形成不定根的最适浓度,在正式实验前应先做一个____。若实验中发现两组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后,插条平均生根数均为8,因标签丢失,无法判断两组NAA浓度的大小,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来判断两组NAA浓度的大小____。
25. 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树高X(m) 马尾松(株) 石栎(株)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x≤5 8 9 7 5 8 46 48 50 47 45
510x>15 13 16 14 15 12 3 2 1 2 2
合计 80 81 81 84 85 81 78 84 79 77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公顷。
(2)该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___________。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3)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泸州市泸县二中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高考文考期末测试题生物
一、第一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B
9.
【答案】A
10.
【答案】B
11.
【答案】C
12.
【答案】A
13.
【答案】A
14.
【答案】C
15.
【答案】A
16.
【答案】C
17.
【答案】B
18.
【答案】A
19.
【答案】A
20.
【答案】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1.
【答案】(1) ①. ④、③、①(顺序不能颠倒) ②. 细胞外液
(2) ①. 消化系统 ②. 皮肤
(3) ①. HCO3- /H2CO3 ②.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②
22
【答案】(1) ①.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②.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③.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④. 微量和高效
(2) ①. 等量的由生理盐水配置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②. 等量的由生理盐水配置的肾上腺素溶液 ③. 计算(取)各组平均值,与实验前的血糖浓度比较 ④. A组血糖浓度和实验前基本相同,B组血糖浓度比实验前升高,C组血糖浓度比实验前升高
23.
【答案】(1) ①. 自身免疫病 ②. 接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2)该种热休克蛋白与小鼠体内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有相似的结构
(3) ①. 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完全弗氏佐剂 ②.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灌喂一定量生理盐水 ③. 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喂等量物质X
24.
【答案】 ①. 非极性 ②. 向左弯曲 ③. 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右侧NAA含量高,生长快 ④. 预实验 ⑤. 适度稀释一组NAA后处理插条,若平均生根数大于8,则该组浓度大,反之则小
25
【答案】(1) ①. 种群密度 ②. 随机取样 ③. 2055株/公顷
(2) ①. 丰富度 ②. 种间竞争
(3) ①. 石栎 ②. 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且两树种幼年时期高度一致,马尾松幼年个体较少,石栎幼年个体较多,且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石栎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