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中和反应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和反应及实验探究
1. 中和反应是指 。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 和碱溶液中的
生成_________。
2. 常见的中和反应有:
NaOH+HCl= + 、
2NaOH+H2SO4= + 、
Ca(OH)2+2HCl= + 、
Ca(OH)2+H2SO4= + 、
H2SO4+Ba(OH)2= + 。
3. 中和反应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为例。
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 试液(使溶液成红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再用 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并不断________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测量到溶液的温度_________,说明反应________热量。
酚酞试液的作用是 ;但是不可说明 是否过量。
二、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类型与条件
1. 特点: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________(填微粒),元素化合价 ,即“双交换,价不变”。
2. 反应类型
(1)盐+酸→新酸+新盐;(2)盐+碱→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 反应条件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________,生成物中有 放出、有 或有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三、 中和反应的应用
1.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硫酸厂的 性废水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 ;造纸厂、炼油厂的废水 较强,可加入 溶液进行中和。
2.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 (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如,用含 的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水垢中含有氢氧化镁等不溶物,使用食醋或洁厕灵(主要成分是 )可清理下水道的水垢。
3.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在土壤中加入_____性或______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如,土壤呈酸性,将适量的 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
【核心考点精练】
1.下列物质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碳酸钠 B.氧化铁 C.石灰水 D.锌
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K2CO3、Ca(OH)2 B.H2SO4、Zn C.CuSO4、BaCl2 D.HCl、NaOH
3.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合理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C.常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
D.在中和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
4.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C.实验室用硫酸作干燥剂 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等质量混合后,向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其中不能反应的是( )
A.Zn B.H2SO4 C.AgNO3 D.Al(OH)3
6.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7.用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像表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c段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点溶液为无色
C.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
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8.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9.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10.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0﹣50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100s时溶液的pH>7
D.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11.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 ;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 色。(提示:BaSO4难溶于水)
12.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1)根据图2曲线判断,图1中的溶液B是 。
(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pH 7(填“>”“<”或“=”),溶液呈现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c点所示的溶液中Na+个数与Cl﹣个数关系是:
n(Na+) n(Cl﹣)(填“>”“<”或“=”)。
(4)a点到b点pH变化的微观本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