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4 21: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语文园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生灵的可爱与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下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上学习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这些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象画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也是对三上“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发展提升。《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观察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观察记录的任务需要提前布置)。《荷花》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我们设计了“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单元整体学习主题。这里的“触摸”,主要是以语文学习的方式,在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词句段运用等语文实践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去“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生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文本解读】
本课由《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3首古诗组成。第一首是五言绝句,后两首是七言绝句。这3首诗描绘了春夏时节的景色。
杜甫的《绝句》,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前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泥融”“沙暖”呼应“迟日”,用“飞”和“睡”描摹燕子与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前3句写了6种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刚发嫩芽的芦苇。从江岸到江面再到江边,逼真地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第四句写诗人的联想,诗人由满地蒌蒿和几个芦芽,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所以诗人强调“日日晴”,“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却”是“再,又”的意思,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既表示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添得”和“四五声”衬托出深山的幽静。全诗有声有色,以动衬静。晴空、舟行、绿阴、鸟鸣,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思维发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创意表达: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大自然可爱的生灵。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大自然可爱的生灵。
教学过程
◎单元导览: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
1.呈现单元篇章页
读一读单元主题句:鸟儿在空中翱翔,宠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试着一边读一遍想象画面;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2.浏览本单元的目录。
3.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诗三首》,跟着古代的三位诗人,去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
◎学习任务一 读准字音,读好诗句的节奏停顿
1.呈现三首古诗,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诗句的节奏停顿。
2.检查反馈,逐首练读。
(1)练读《绝句》
指名朗读,相机识字“鸳鸯”:
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猜想“鸳鸯”是一种鸟。
出示图片和文字,认识“鸳鸯”。
再指名朗读,评价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诗句的节奏停顿。
(2)练读《惠崇春江晚景》
指名朗读,相机识字“惠崇”“蒌蒿”“河豚”
惠崇: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这是古代一位僧人的名号。
蒌蒿: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猜想“蒌蒿”是一种草。
河豚:结合课文注释知道这是一种鱼。
再指名朗读,评价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诗句的节奏停顿。
(3)练读《三衢道中》
指名朗读,相机识字“衢”“减”
了解“三衢”是个地名。
指出诗中“绿阴”的“阴”,现在通常写作“荫”。
再指名朗读,评价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诗句的节奏停顿。
◎学习任务二 整体感知,了解诗中所写的季节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呢?你能从诗中找到依据吗?
2.指名交流,引导明确:
《绝句》写的是春天,从诗中“迟日”“春风”“花草香”“泥融”“沙暖”等词语都可以看出来。
《惠崇春江晚景》写的也是春天,从诗中“桃花”“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都可以看出来。
《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时节,从诗中“梅子黄”“绿阴”可以看出来。
◎学习任务三 抓住景物,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导入:这三首诗,每一首都是一幅画。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三首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一)边读边想象,借助文字,体会《绝句》的画面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中年之后的杜甫,饱受战乱之苦,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首《绝句》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所写的,描写的是草堂浣花溪一带的春日美景。
2.品味诗句,想象画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诗句中具体写了什么景物?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特点。
迟日:从“江山丽”可以体会到,这是明媚的阳光,把江山照得一片明丽。
春风:从“花草香”可以体会到,这是带着花草芳香的春风。
(2)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画面吗?
示例:阳光照耀着大地,江山一片明丽。春风微微吹拂,带着花草的芳香。
小结:迟日江山丽,是从视觉上来写的;春风花草香,是从嗅觉上来写的。这样的画面,多么美好啊!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句中具体写了什么景物?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特点。
燕子:从“泥融”和“飞”可以看出,燕子飞来飞去,在忙着衔泥巴筑巢。
鸳鸯:从“沙暖”和“睡”可以看出,鸳鸯无忧无虑,在暖暖的沙地上睡觉。
(2)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画面吗?
示例:燕子飞来飞去,在忙着衔泥巴筑巢。鸳鸯无忧无虑,在暖暖的沙地上睡觉。
小结: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有些忙碌,一个无比悠闲,这样的画面多美好啊!
3.播放情境朗诵视频,有感情地跟着朗读这首诗。
(二)边读边想象,借助文字,体会《惠崇春江晚景》的画面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美食家……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的一幅画作所题写的诗。
2.品味诗句,想象画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从诗句可以看出,惠崇画了哪些景物?
交流明确:画了竹子和两三枝桃花,还画了江水和鸭子。
(2)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画面吗?
示例:竹子外面是两三枝桃花,鸭子在温暖的江水中游来游去。
(3)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交流明确:因为鸭子总是在江水中游玩、嬉戏,所以,江水变暖了,是最先知道的。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从诗句可以看出,惠崇还画了哪些景物?
蒌蒿:从“满地”可以看出蒌蒿到处都是,很多很多。
蒌蒿是江南特有的一种植物,可以食用。补充阅读汪曾祺关于蒌蒿的一段文字资料:萎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tái)子”。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
芦芽:从“短”字可以看出芦芽刚刚长出来,这样的芦芽,也可以食用。
河豚:正要逆江而上产卵。河豚其实是苏轼看着这幅画产生的联想,苏轼由蒌蒿、芦芽这些食材,不由地想到了江中肉味鲜美的河豚,苏轼不愧是美食家呀!
(2)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示例:碧绿的蒌蒿满地都是,芦芽刚刚长出了短短的新芽。这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时节啊!
3.播放情境朗诵视频,有感情地跟着朗读这首诗。
(三)边读边想象,借助文字,体会《三衢道中》的画面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曾几,宋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曾几游三衢山时的所见所闻。
2.品味诗句,想象画面。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诗人是以什么出行方式游三衢山的?
交流明确:从诗句“小溪泛尽却山行”可以看出,诗人先是乘着小船游览,到了小溪尽头之后,改为徒步行走。
(2)诗人一路上欣赏到了怎样的风景?心情是怎样的?
交流明确:从始终所写的景物,可以知道,诗人一路上看到了黄澄澄的梅子,到处绿树成荫,还听到了黄鹂鸟婉转的歌声。可以体会到诗人游三衢山的心情很轻松,很愉快。
3.播放情境吟唱视频,有感情地跟着吟唱这首诗。
◎学习任务四 熟读成诵,默写杜甫的《绝句》
1.学生练习背诵三首古诗
自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同桌互相背诵。
2.许多古诗中都描写了大自然不同季节的可爱生灵,这样的诗,你还能背出哪些来呢?指名背一背。
3.默写杜甫的《绝句》
默写之前,先指导“融、燕、鸳、鸯”等字的书写。
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了三首古诗后,你一定不会忘记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通过抓住诗句中的景物,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可以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美。希望同学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