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1-24 21: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体裁(大型声乐套曲)及相关知识、背景,了解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
2、艺术表现:通过学习能够有感情地演唱《保卫黄河》第一段,尝试合作演唱二声部轮唱
3、文化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更加发奋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判断合唱与齐唱
2、能有感情地演唱《保卫黄河》第一段
【板书】
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 冼星海
演唱形式:合唱、轮唱、齐唱
歌曲 演唱形式 效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感情:表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情绪:明快、生机勃勃、坚决而振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可以用一些诗句或名言来说说你们心中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生回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若学生说不上来,老师补充)
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母亲河,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黄河发出了他们的赞美。(重复几句诗,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慷慨之气)
今天,我们来看看在音乐家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二、学新
1、作品及背景介绍
(1)冼星海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或听过他的名字,或了解他的作品。他就是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板书)
他青年时期留学法国学习声乐。1935年,回国后的冼星海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便投入抗日救亡斗争。
(2)《黄河大合唱》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在东渡黄河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同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展示冼星海、光未然照片)
《黄河大合唱》总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展示8个乐章及表演形式,保卫黄河除外)
2、大合唱
大合唱:由多个乐章组成,整部作品虽然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各乐章贯穿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每个乐章的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就是“抗日救亡”。
3、第一遍欣赏。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这首作品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播放《保卫黄河》视频。
你们有答案了吗?
生答。(合唱/齐唱)
介绍什么是合唱。(两个及两个以上声部的演唱)
师:你们在里面听到了几个声部呀?
介绍轮唱: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轮唱”。
歌曲共有4段,因为歌词重复了四次。
4、第二次听赏
《保卫黄河》的歌词与旋律在创作上堪称珠璧联合。虽然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就只有这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让我们来再次欣赏,对照表格辨别每一段具体的演唱形式,以及不同演唱形式带来了什么样不同的效果。
歌曲 演唱形式 效果
第一部分 齐唱 同心协力,一致抗战
第二部分 二部轮唱 此起彼伏
第三部分 三部轮唱 前赴后继
第四部分 合唱 坚决抗战
大家总结得很好。
5、学唱感受
在我们两遍完整的欣赏中,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熟悉了这首作品的旋律,并在跟唱。那今天,我们也来试着演唱这首歌曲。
老师弹伴奏,学生跟唱。(过程中强调唱歌的坐姿、表情、气息)
一遍唱完:同学们唱得很好,但是缺少了点气势。
你们觉得这首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答。
感情:表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情绪:明快、生机勃勃、坚决而振奋!(板书)
如何使声音更有气势,一个是注意演唱时气息的使用,另外一点就是突出音乐的强弱。复习的强弱规律。同时找出逻辑重音,如“风”“马”“咆哮”等。
那让我们拿出气势,再次演唱第一段。
师:这次我就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在家国危难之际,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怒吼。
作品里出现了轮唱,今天我们也在课堂上尝试一下二部轮唱。
(将学生一分为二,告诉学生所属声部,教师指挥)
此起彼伏的声音,让我也热血沸腾、充满了斗志。再次为大家的合作点赞。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感受以下三种声音。
教师个人独唱
小组齐唱
全班齐唱
哪种形式更能打动、鼓舞你们。
没错,合唱!这就是合唱的魅力,在抗战时期,我国多地纷纷举行千人大合唱,这样一部部振奋人心的艺术作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冼星海眼中的黄河,与众多文人一样充满伟大的气魄,还充满了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
他把黄河比作了苦难的中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挣扎和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
时至今日,仍然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结尾: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更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的贡献。那让我们唱起《保卫黄河》,在你们的歌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若时间不够,把视频加到总结后面,结尾前面
请同学们欣赏《黄河协奏曲》(播放视频约1分--1分半)
播放完毕。这首作品是2022年5月23日,郎朗及我国七位钢琴家和深圳交响乐团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中共同演奏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