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中的一首唱歌歌曲,F宫调式,拍。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二、学情分析
1.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小学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能听辨出音乐中不同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将“生本课堂”教学理念贯穿始终,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感受音乐、触摸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与指导。
2.对音乐的行为与表现:三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天性好动。教师设计微课、音乐游戏、表演唱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表现音乐。
3.对音乐的创造与表现:三年级的学生喜欢自主将歌曲进行创编,于是,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乐器伴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享受音乐的奇妙,促进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和演唱,感受四季情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2.能用演唱、乐器伴奏等方式表现乐曲的情绪,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表现具有圆舞曲特征的拍歌曲。
3. 学习了解拍,掌握附点节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四季的音乐形象。
2.学习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拍歌曲《捉迷藏》。
难点: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教法学法
情景导入法、体态律动法、听唱法。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音乐、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创设情境,感知元素
活动目标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完整聆听,建立音乐整体感知
(二)活动步骤
1.回忆旋律,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这一段旋律你们熟悉吗?你可以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吗?”
教师弹奏《春天在哪里》的旋律
2.创设情境,感知乐曲
师:“春姑娘真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娃娃,她特别喜欢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你们听,她带着她的伙伴们又开始你躲我藏啦!请你听一听这段音乐,参与捉迷藏游戏的都有谁?他们的心情怎样”(播放歌曲)
师:“没错!他们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
复听歌曲,感受节拍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春娃娃,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我们是踏着几拍子的舞步来的,你可以随音乐用拍手,拍腿等方式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音乐律动起来吧!”(播放音乐)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歌曲是三拍子的”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
师:“你可以用身体律动感受一下强弱规律吗?”
(三)活动评价
一级评价:学生能够正确阐述歌曲情绪,按照稳定的速度和节奏做出三拍子的律动动作,并且乐于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肢体和符号表现出来。
二级评价:学生能够阐述出歌曲情绪,按照稳定速度和节奏做出三拍子律动动作。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深度学习的起点。通过创意的图片和角色录音播放,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音乐情境,促使他们对音乐的专注力的提高,启发了孩子们的音乐思维。
活动主题二:生动乐动 歌曲学唱
活动目标
能正确划分歌曲乐句
能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步骤
1.复听音乐,提出新问
师:“同学们你们瞧!夏娃娃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它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呢?”(播放录音)
“大家好!我是夏娃娃,你知道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吗?乐句中出现的小圆点是什么节奏呢?”
师:“夏娃娃向我们提出了难题,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完成挑战,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乐谱”
师:“歌曲共有几个乐句呢?”
生:“歌曲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有四个小节,结束处都有长音。”
师:“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属于哪一乐句类型呢?”
生:“第一和第二乐句前两小节是相同的,后两小节是不同的,他们属于相似乐句”
2.熟悉旋律,感知附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乐句当中的小圆点节奏你们认识吗?他的演唱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听老师唱一唱。
生:“音符后面有小点的时值更长”
师:“同学们说的真准确,他就是附点节奏,附点节奏的加入让旋律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了,让我们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将它带入到一、二乐句的旋律中唱一唱,请你坐端坐正,保持良好的演唱状态”
师:“同学们可真棒,你们演唱的附点节奏可真准确,秋娃娃已经等不及了,它着急的要跟你们见面呢”(播放录音)
3.循词觅乐,歌曲学唱
“小朋友你们好呀!你一定听说了我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我找不到他们了,你能从歌词中帮我寻找一点线索吗?”
师:“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请拍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按节奏读读歌词,填写足迹,帮助秋娃娃吧”
春天藏在() 夏天藏在()
秋天藏在() 冬天藏在()
4.音化结合,巧知音高
师:“春天藏在花丛中,夏天藏在草帽下,秋天钻入谷堆堆,冬天缩进棉褂褂,原来这四个娃娃都藏在了这里,同学们请你听一听哪个地方不好唱或者有困难呢?”
生:“第三乐句中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衔接的位置音的距离有些远很不好唱。”
师:“让我们借助拍球游戏的方式把它唱准吧”
师:“你可以加入歌词试一试吗?你看,秋娃娃的小脚丫露出来了,我们要把这里的圆滑线也唱准哦”
5.范唱对比,调整声音
师:“歌曲中的四个娃娃,在捉迷藏时心情怎样?”
生:“开心,愉悦的”
6.跟着琴声,用轻快、愉悦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活动评价
一级评价: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附点节奏,并用稳定的节拍念读歌词和律动,能够借助柯尔文手势将歌曲中的大跳音唱准确,并能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级评价:学生能够认识附点节奏,并能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设计理念
在构建音乐思维中,“举一反三”是一个很重点的内容,“一”就是将本质传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反三”。在找到节奏、音高、声音的规律特点之后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获取对音乐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
活动主题三:集思广益、多位演绎
活动目标
能够选择合适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组合作,完整表现歌曲
活动步骤
发挥想象,乐器创编
师:“同学们,冬娃娃被你们美妙的歌声吸引了,它想再次聆听你们的演唱,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为冬娃娃表演。”
师:“用什么乐器比较合适,动听呢?”
利用串铃、三角铁、沙锤,进行歌曲伴奏
小组展示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哪个小组先来表演呢?”
播放伴奏音乐学生进行展示
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冬娃娃,你们演唱的歌曲可真动听,希望下一次我也能加入你们的音乐会!”
活动评价
一级评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创造乐器伴奏,并能小组合作表演,表现优良。
二级评价:学生能够按照教师出示的乐器伴奏PPT完成小组表演,表现优良。
(四)设计理念
音乐思维的形成是在一次次音乐经验的迁移创造中生成,音乐经验的迁移最好的一个体现就是音乐创造。本环节的设计从“创编”出发,通过聆听,思考,去模仿四季的声音,在巩固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拓展,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求知欲和好奇心。
活动主题四:要点回顾、完美结课
活动目标
熟知本课教学重点附点节奏,并能准确理解掌握。
能够掌握节拍,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二)活动步骤
1.复习附点节奏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捉迷藏》这首歌曲,不仅了解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还学会了附点节奏”
师:“你能和老师再次正确击拍吗?”
2.布置课后作业
师:“大自然的音响是丰富美妙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聆听的耳朵,就会比别人更懂得欣赏,课后请你自制小乐器,模仿春天的声音,并拍摄视频,向大家展示。”
3.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三)活动评价
一级评价:能够掌握三拍子强弱规律,正确击拍并演唱出附点节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级评价: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正确击拍附点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理念
这个环节,让我们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又进行了再次回顾,让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了,音乐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对大自然的音响有更深刻的思考,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孩子们非常喜欢,但也有一定难度。本课设计在教学中以“四季” 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听、唱、奏、演等综合活动,多方位地感受和体验音乐,表现的四季之美。以情境创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相结合来完成。让学生在听唱和实践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参与讨论。
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八分符点音符频繁出现,所以在学唱时我把重点放在对节奏处理上,并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去歌唱。
在教唱环节,因为歌曲速度较快,歌词又比较拗口。所以可先将歌词进行分析辅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歌词再感受歌曲,效果会更好!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有效,将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丰富评价方式。学生唱歌时多注意咬字不清的问题,例如“娃”“耍”“他”“下” 等开口音。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认真思考,想出有效解决办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共22张PPT)
玩捉迷藏游戏的都有谁?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c
c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c
√
附点节奏
出现了很多的附点节奏
春 天 藏 在 花 丛 中
夏 天 躲 到 草 帽 下
秋 天 钻 入 谷 堆 堆
冬 天 缩 进 棉 褂 褂
春天藏在( )中
夏天躲到( )下
秋天钻入( )
冬天缩进( )
花丛
草帽
谷堆堆
棉褂褂
注意看,秋娃娃的小脚丫不小心露出来了。
演唱小技巧:由于歌曲中有很多处是一字音,所以在咬字时开口不要太大,声音靠前,这样才能表达清楚哦。
我们可以加入什么样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
c
小组展示
大自然的音响是丰富美妙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聆听的耳朵,就会比别人更懂得欣赏,课后请你自制小乐器,模仿春天的声音
c
课后作业:
想一想
线
2
a
摄图新视系
捉迷藏
林爱琪词
徐涛曲
稍快
1,春夏秋冬四个娃娃,
爱捉迷藏来玩耍。
2.春夏秋冬四个娃
娃,爱捉迷藏来玩耍。
冬躲春来秋躲夏呀,
年年躲藏季季找呀,
份来囊鑫套来奖}
春天藏在花丛中,
夏天躲到草帽下
秋天钻入谷堆堆,
冬天缩进棉褂褂。
000
000,
COM
COM
孕
捉迷藏
1=F
林爱琪词
稍快
徐涛曲
3.5553.51656.6615.32--
1.春夏秋冬
四个娃娃,爱捉迷藏来玩耍。
2.春夏秋冬
四个娃娃,爱捉迷藏来玩耍。
3.555
3.51665.6132,11--
冬躲春来秋躲夏呀,你找我来我找他。》
年年躲藏季季找呀,四个娃娃长不大。
6.666166--5.555155--
春天藏在花丛中,
夏天躲到草帽下,
5.613212-53
5.613211--‖
秋天钻入谷堆堆,
冬天缩进棉褂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