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浮力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浮力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24 21:3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 浮力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有一轻质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重力为10牛的水。若将重为5牛的物块浸入水中(水不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3牛,则放入物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
A.可能为15牛 B.一定为15牛 C.可能为12牛 D.一定为13牛
2.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授课”。在天宫内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
C.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如图所示,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斜面上,某物体悬浮盐水中,则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是(  )
A.F1 B.F2 C.F3 D.F4
4.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为G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其受到的浮力为F浮,液体对长方体向下和向上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方体只有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B.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F1>F2
C.F1、F2和F浮的大小关系是F2﹣F1=F浮
D.若物体浸没于更深的位置,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力差不变,压强差变大
5.如图,将一枚鸡蛋放入一杯水中。松手后,鸡蛋浸入水中下沉。下面对鸡蛋入水后,没有与杯子底部接触前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6.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B.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产生的
C.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不受到浮力
D.埋在河底泥沙中的贝壳受到浮力作用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底部均与容器底密切接触,向容器内逐渐注水,则受到水的浮力的物体是(  )
A.甲、乙、丙三个物体 B.甲物体
C.乙物体 D.丙物体
8.小君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总是相平的
B.小君看完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何位置的太空科普实验后得出结论:空间站上乒乓球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
C.抽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将油烟“吸”走的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嘴的“吸力”把饮料吸入嘴里
9.如图所示,取一个矿泉水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如图甲);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如图乙和丙),此实验中,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甲图中,乒乓球不受浮力
C.乙图中,乒乓球在上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球上下面的压力差
D.整个实验验证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10.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拉直的方向。将大烧杯的一侧杯底垫高,观察红毛线被拉直的方向,并与重垂线的方向相比较。实验中,我们发现,被拉直的红毛线与重垂线的方向都是平行的,这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的。
12.燃放“孔明灯”升空是利用了空气产生的   (选填“升力”或“浮力”);电动车安装了雨篷,容易摔倒,是因为蓬顶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   (选填“升力”或“浮力”)。
13.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2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若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现用把金属块提升0.1m,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取10N/kg)。
14.一个重力为600N的热气球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若不考虑空气阻力,该热气球受到向上的浮力是N,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若在某一时刻从热气球上掉下一个重物,那么热气球将向上做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15.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则此长方体所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   (用题中给的字母写出表达式)。
16.如图所示,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瓶,瓶口朝下,瓶口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放入乒乓球。
(1)如图甲所示,往瓶中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这说明乒乓球   (选填“受”或“不受”)浮力;
(2)如图乙所示,用瓶盖(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当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3)上述实验说明: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受到浮力;②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是晓晓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N;
(2)由甲、乙、丙三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有关;
(3)由   三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由甲、丁、戊三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还与   有关,图戊中液体的密度为   。(g取10N/kg)
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物体的重力为    N;
(2)从实验步骤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过程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分析比较实验步骤①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利用实验步骤①③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四、计算题
19.有一边长为10cm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离水面20cm,求:(g取10N/kg)
(1)水对上表面的压强为多少?
(2)水对下表面产生的压强为多少?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0.图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
答案部分
1.D
2.A
3.C
4.C
5.A
6.B
7.C
8.D
9.A
10.D
11.竖直向上
12.浮力;升力
13.8;不变
14.600,加速
15.竖直向上;
16.不受;不一定;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17.4.4;排开液体的体积;甲、丙、丁;无关;液体的密度;
18.3.2;变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③④;液体密度
19.(1)解:正方体上表面所处的深度h上=20cm=0.2m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上=ρgh上=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答:水对上表面的压强为2000Pa;
(2)解:正方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下=h上+L=20cm+10cm=30cm=0.3m
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下=ρgh下=1.0×103kg/m3×10N/kg×0.3m=3000Pa
答: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3000Pa;
(3)解:正方体面积S=0.1m×0.1m=0.01m2
由可得,物体上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力F上=p上S=2000Pa×0.01m2=20N
由可得,物体下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力F下=p下S=3000Pa×0.01m2=30N
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ΔF=F下﹣F上=30N﹣20N=10N
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F浮=ΔF=10N
答: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
20.(1)解:由图可知:汽车在AB段的功率为P1=700W。速度为0.2m/s,根据P==Fv
可求出汽车在AB段对物体的拉力为F1= =3500N
同理,汽车在CD段对物体的拉力为F2==4000N
整个物体打捞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重物从水底拉上表面刚好接触水面这一过程,G 不变,F浮不变,F1不变。且有G=F浮+F1
第二阶段,将重物拉出水面过程,这一过程,F浮变小直到为0,拉力F越来越大,对应图BC段。
第三阶段,重物刚好全部拉出水面,以后继续向上拉的过程,这一过程G不变,拉力F 3与重力G相等,对应图CD段G=F3
因为G=F 3=4000N
所以m= =400kg
答:圆柱形重物的质量是400kg;
(2)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1=F 3﹣F1=4000N﹣3500N=500N
F浮=ρ水gV排=ρ水gV物
V物= =5×10-2m3
ρ物==8×103kg/m3
答:圆柱形重物的密度是8×103kg/m3;
(3)解:由图BC段可知,打捞的重物从上表面接触到水面到刚好整个物体露出水面,所需时间t=60s﹣50s=10s
上升的速度为0.2m/s,所以物体升高h=10s×0.2m/s=2m
所以物体上下表面积S==2.5×10-2m2
原来物体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1=vt=0.2m/s×50s=10m
F压=pS=ρ水gh1S=1×103kg/m3×10N/kg×10m×2.5×10-2m2=2.5×103N
答: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是2.5×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