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24—2025 上学期期末调研
七年级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表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厨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销务必在“答用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 , ”(李白(阿王昌然左迁龙标通有此寄));渴望和平,菊花也不负秋阳,竞相绽放,“ , ”((岑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追求自由,山水也变得桀骜不驯,“二 、 ”(谭嗣同(潼关))。
(2)((论语)十二章)给我们许多与学习有关的启示:当我们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时,不妨调整心态,以学习为乐,毕竟“ 、 ”;如果我们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耶就要听从孔子“ 、 ”的教诲,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成绩肯定会揭高、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行者上前,gōng身施扎进:“嫂嫂,老孙在此半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岱牟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别道:“你这泼服!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行者yáng问道:“令郎是谁 ”罗利道:“我几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收前饶你!”行者涡脸陪笑道:“她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今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冷、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庆。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
(以上文段节选自《西游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gōng( )身 yáng( )问 枯松涧( ) 同庚( )
(2)结合以上文段来看,罗刹痛恨孙悟空是因为 ,孙悟空与罗刹女的对话体现了他 (填人物形象)的一面。(4分)
(3)下面几幅《西游记》插图与以上文段有关的一项是 (填序号),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取序,下面这几幅插图应排序为 (填序号)。(4分)
3.班级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活动组邀请书法家王教授撰写了三副对联,请你将它们分别粘贴在教室、阅览室、图书馆里。(3分)
对联 萃古今之著作,罗中外之篇章。 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器。
场所名 A B C
(2)学校对七年级部分学生获取课外读物途径和课外读书时间安排作了调查(如图),请你据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1页(共4页)
(3)在“校园读书月”来临之际,班长写了下面这段开场白,请你修改。(6分)
艰难书声,浓浓基昏,读书月如期后至。在这个瞬息万灾的时代、各种信息纷呈香泉,如何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甲]好读书、您好书、合读书、回准知识的题体拾圾而上,你将收获卡盈的人生。同学们。[乙]我们既要有积极阅读的心,但是要有安排阅读的行动。[丙]我们要用心阅读一本好书,从中汲取力量,走出逐忉,超越庸常,光亮人生、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③为了增强语言感染力,请将[丙]处间线句改成祈使句。(2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故乡秋色
徐 魯
①我的少年时代是在股东半岛的小山村度过的,除了农暑假.几乎每天都要胡山超岭,齐定在通往温泉镇上的一所中学的山路上。记得刚上高一那年,学校教室不够用,暂时在小镇附近一个名叫床奔的小山村里,借了几间简易的房子作为临时教室。我们这届高中生.就在这个贫寒的小山村里上了一个学期的课。
②这个小山村,给我的印象是村里村外全是石头,房子、围墙、帘帘的小街、全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垒起和铺砌的。村里有好几座碾房,还有几盘露天石碾。刚入学时,村外的石头墙上有用白石灰别的繁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字标语,我们都觉得奇怪。原朵.有一部名叫(两个小八路)的彩色故事片,选在这个山村里拍外景。我们这届学生还幸运地当了一回“群众演员”。
③从我家到东夼村,每天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在东奇村念书的这个学期,正是一年里的秋季和冬季。虽然是在贫寒的年月,甚至经常处在饥饿的状态里,但是,一颗颗敏感的少年心。仍然在漏怀好奇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正在发育和成长的少年身躯上,好像到处都开着洞,以利于外面的风声和阳光可以吸收进去。
④一到深秋时节,弯弯的山道两边,所有的草木都被晒染得金黄和迾红。秋天的阳光也是通透明亮的。椿树、枫树、柞树和野樱树、野板花树、野柿子树,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矮小涩木的叶子,都在秋阳下变成了透明的琥珀色、深红色和金黄色。那些丛生而多浓的环酸岕树上,姑满了透红的、玛因一般的酸枣;那些被阳光晒得干透的芒草和茅草,在风中吸莰吹奏着自己的吹,好像在用不折不从的身姿和风骨,向秋天宣告着生命的坚忍与顽强。
⑤这些草秆笔直而粗壮的芒草,可以长到比人身还高,老家犹称之为“山罕”。到了深秋时节,山草的草秆和叶子都会变得通红。乡亲们把成熟的山草收割回来,成捆地堆放起来,可以用作搭盖屋顶的材料。
⑥阳光脓吸、安安静静的中午时分,走在色彩斑斓的山路上,我经常有点流连忘返。去路边的石堰下采摘酸枣的时候,有时还会惊飞一些惬意地躺在阳光下正在摊开翅膀晒羽毛的“小”山鸡……
⑦野菊盛开,草木尽染;大雁高飞,漫山红迹。这是故乡的秋天留给我的英好记忆。从那时候起、我就对家乡山冈上的秋色有着具体的感知,也产生了深深的爱志。我甚至觉得,用任何文字,都无法准确描绘和传达出故乡秋色留给我的那种细隘的感觉。
⑧~人生识宇忧患始。”长大后,读到了许多吟咏故国之秋、重阳昼岛的诗句,也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日渐深远,方才渐渐体会到菊花黄、草木染、雁南飞的重阳时节,竟是最易引起每个中国人的乡思、乡愁和乡恋的一个节日。
⑨记得少年时,每当重阳时节,秋收的农活差不多快要忙完了。此时也正是山上的野柿子、野酸卓和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成熟的季节,乡村孩子们一放了学,就纷纷上山采集野果,挖取各种药材块根。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2页(共4页)
我们把这叫作“重阳小秋收”。虽无文人学士们的风雅诗意,但也有自己实实在在的小收获。
⑩故乡的秋色,霜重色愈浓。昼高望远,秋空爽朗。风露萧萧木半黄,听得秋声忆故乡。不知故乡山冈上那红玛瑙般的茱萸采和野酸枣,还有故因窝下的野菊花,是否还在等待一个未归的人。
(选自《长江日报》2023年 11 月2日,有删改)
4.下列诗句,没有涉及秋色的一项是( )(3分)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文章前三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6.文章第④段是如何描绘故乡的秋色的 (5分)
7.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阳光照暖、安安静静的中午时分,走在色彩斑斓的山路上,我经常有点流连忘返。
(2)虽无文人学士们的风雅诗意,但也有自己实实在在的小收获。
8.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4分)
[二](17分)
材料一:
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1946年,生物学家朱利安·赫齐黎曾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创办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三年后,该组织起草了一份包含13种鸟类和14种哺乳动物的名录,评级它们的“濒危程度值得各国关注”。截至2020年,这份名录中的濒危物种数目已经超过37 000种,超900个物种已经灭绝。有观点认为,当前物种灭绝速度比人类存在之前加快了1000倍。尽管对于每个物种而言,死亡是生命周期里的必要一环,但灭绝无疑意味着整个周期的终结。试想未来的某一天,当燕子不再来访,窗外再也听不见鸟鸣,生命世界的诗意逐渐凋零,而那些消失的物种却无法为自己发声,定会成为一大遗憾。
(摘编自《你是我未曾得见的美丽》,《新京报》2023年4 月7日)
材料二: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如田鼠吃稻谷,狸猫类动物需要捕食田鼠。除此之外,生物还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不同时期,水质的好坏,温度的高低,这些变化的生存环境需要生物去适应。当然,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乌吃草籽儿,有的乌吃昆虫,有的乌既吃草籽儿又吃昆虫;吃草籽儿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当前,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濒危动物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意义重大。
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扩大濒危动物保护区、繁育放归壮大种群、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多种措施,为濒危动物营造更安全的栖居之所,包括伊比利亚猞猁、大鸭等一度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其种群数量正得到稳步恢复。
(摘编自《多国努力保护濒危动物》,《人民日报》2022年11 月 29 日)
材料四:
科学技术研究对于物种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野生物种保护中,科技起到的作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科学支撑,即通过科学研究,弄清楚相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何在,确定病因、病理后,可以从病根着手,或者至少从缓解症状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第二类是技术支撑,即通过技术措施的介入,促进相关保护行动更有效实施。“以鱼类保护为例,以往对水域中的鱼类监测全靠科研捕捞,把鱼捞出水才能了解河流中鱼类的数量、种类等信息,这种监测方式效率较低,对鱼类有一定的伤害,而且捕捞工具的选择性也会对采样结果造成影响。现在环境DNA技术已经运用到鱼类调查和监测中,通过采集河流少量水样并分析其鱼类残留DNA,就能判断出相关水域中的鱼类组成等信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全明说。
(摘编自《以科技守护野生动植物多样之美》,《科技日报》2023年3月3日)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3页(共4 页)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起草的名录中记录的全球已经灭绝的物种数目超900个。
B.造成大批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对它们肆意捕杀。
C.每种野生动物对自然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一类物种的灭绝或过度繁衍都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D.与传统捕捞检测相比,环境 DNA技术的效率更高,对鱼类的伤害更小,采样结果也更优化。
10.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生态系统”。(4分)
11.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6分)
12.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让同学们感触颇深,那些已经灭绝的物种,再也无法为自己发声。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内容,从“东北虎”和“亚洲象”中任选其一,以它们的口吻写一段内心的独白。(80字左右)(4分)
[三](16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波子书》)
[乙]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 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①之 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选自《康熙御制庭训格言》)
[注]①御:阻止。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非学无以广才 广:
(2)年与时驰 驰:
(3)又实能学而不厌 厌:
(4)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是故: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苟志于学希 贤希 圣孰能 御之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分)
(2)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3分)
16.这两篇短文都是写给晚辈的家训,都谈到了“学”,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亲爱的同学们,一学期的初中生活中,你是否有很多美好的遇见 教室里,遇见友善的朋友,消除你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社团里,遇见喜爱的活动,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旅途中,遇见秀丽的山水,拓展了视野与心胸……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以“遇见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 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4页(共4页)
安庆市 2024—2025 上学期期末调研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每空 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12分)
(1)躬 佯 jiàn gēng(4 分,每空 1分)
(2)悟空请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 机智沉稳(4分,每空2分)
(3)④ ②①③④(4分,每空 2分)
3.(13分)
(1)(3分)A:图书馆 B:阅览室 C:教室(每空 1分)
(2)(4分)示例:①尽量购买或者借阅纸质图书阅读;②要重视课外阅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阅读。(每点2分)
(3)(6分)
①将“读好书”后面的逗号改成顿号。(2分)
②将“但是”改为“又”。 (2分)
③示例:让我们用心阅读一本好书吧!(2分)
二、阅读(55分)
4.(3分)C
5.(4分)不能删去。这三段叙述作者少年时代在小山村读书的经历,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有利于表达文章思乡的主题;贫寒的小山村和饥饿的生活,反衬出少年的敏感和好奇,对家乡秋色的感知更具体,对秋色的爱恋更深。(观点明确1分;理由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3分)
6.(5分)侧重从视觉的角度,描绘故乡秋天景物颜色的变化。(1分)先总写所有草木“被晒染得金黄和通红”,(1分)再写各种树“在秋阳下变成了透明的琥珀色、深红色和金黄色”,(1分)写酸枣的通红,(1分)最后写芒草和茅草在风中挺立不折。(1分)
7.(6分)(1)“流连忘返”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表现出作者对山村秋色的无比喜爱之情。(解释词语1分,表达效果2分)
(2)“实实在在”指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表现出乡村孩子们对“重阳小秋收”的满足之情。(解释词语1分,表达效果2分)
8.(4分)①对故乡秋色的赞美之情;②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每点2分)
9.(3分)B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共3页)
10.(4分)示例: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生存会受到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并且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状态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意思对即可)
11.(6分))①扩大濒危动物保护区、繁育放归壮大种群、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多种措施,为濒危动物营造更安全的栖居之所;②开展科学技术研究,通过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撑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每点 3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示例一:亚洲象:人类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亚洲象。你们为了用我们的牙齿制成工艺品,曾对我们进行大肆捕杀,使我失去了千千万万的亲人和小伙伴……现在请你们保护我们吧!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家园增色添彩。
示例二:东北虎:人类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东北虎。因为你们的一己私欲,我失去了很多亲人朋友,如今我的族人已寥寥无几,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和谐相处,也希望通过你们的帮助,让我们的种群能够重新壮大。(意思对即可)
13.(4分)(1)增长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满足 (4)所以(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 (每处1分)
15.(6分)(1)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3分)
(2)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3分)
16.(4分)[甲]文侧重如何学习和学习的作用——学习需要宁静专一,可以增长才干;[乙]文侧重要立志求学,并勉励后代勤奋学习,坚持不懈从而成为圣贤的君主。(每点2分)
[参考译文]
[乙]训言:孔子说:“我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圣人一生中只以学习为志向。并且,确实又能勤学而不满足,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 自古以来的圣贤和我是同类人,为什么(我)要自甘于堕落而不学习呢 如果有志于学习,希望达到圣贤的境界,谁又能阻止你呢 所以有志于学是成为圣人的第一要义。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 页(共3页)
三、写作(55分)
17.(55分)
分 项 分 等 评 分 标 准
项目 等 次
一等(55-48分) 二等(48-39) 三等(39-30) 四等(30-21) 五等(21-0)
内容(30分) 分数 30-26 分 26—21 分 21—16分 16-11 分 11-0分
评分标准 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具体 勉强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
表达(25分) 分数 25—22 分 22—18分 18—14 分 14—10 分 10-0分
评分标准 表达方式运用得当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运用得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结构完整层次基本清楚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有缺陷结构基本完整层次不清楚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不当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说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卷面书写(5分)
卷 面 书 写 评 分 标 准
5 分 4-3分 2 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②字体端正、匀称;③标点、格式正确;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②字迹清楚;③标点、格式有错误;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②字迹较清楚;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②字迹潦草;③标点、格式错误多;④卷面脏乱。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 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