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小公鸡和小鸭子(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玩、得”等13个生字,会写“走、河”等6个生字,学会“王、彳、 ”3个偏旁。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懂得有困难相互帮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及3个偏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懂得有困难相互帮助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启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出示谜语: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这两个小动物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从课题上看,本课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初读课文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画生字。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会认字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玩 得 急 直 哭 跟 忽 然 听 喊 快 己 背 2.识记生字。(1)同桌互读。同桌读到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2)指名读,注意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得”是轻声,“直、然”是翘舌音。“玩、跟、然、喊”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3)字形识记时,可采用多种方法。①加一加。“玩、急、哭、忽、听、喊、背”可采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②换一换。“跟、快”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很—跟,块—快。③“直”可以从整体字形上识记,“直”字字形横平竖直,尤其横画特别多,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数数横画,加深印象。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走 河 说 让 自 己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走”:上下结构,横画平行,两竖相对但不相连且都位于竖中线上,撇短捺长。“河”:三点水呈弧形,不在一条直线上,“可”中的“口”在横中线与竖中线交叉的位置,要写得小一些。“说”:左窄右宽,右边“兑”的第一笔点要比左边言字旁的点稍低、稍小。“自”首笔撇画短斜,框形窄长,边竖端正,横画均匀、平行。“己”:头稍小,横折带斜,下横宜短,竖弯钩在下横左端起笔,圆转自然,钩底宜平。3.学习新偏旁。“玩”是王字旁。“得”是双人旁。“跟”是足字旁。“王”做偏旁居左时,末横变成了提。“足”做偏旁时,撇变竖,捺变提。说一说分别还有哪些字带有“王”“彳”“ ”。王—珠、球、珍、玩 彳—往、很、行、征足—踢、跌、路、跨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在田字格中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2.搜集有关小鸭子和小公鸡的资料。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重点指导了生字的书写,让学生多读多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启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朗读课文,分组分段朗读。3.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认识了课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小鸭子和小公鸡。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两个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1)读第1自然段。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长得有什么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请学生逐句朗读,重点指导朗读好第2句和第3句。(2)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因为找到了许多虫子,所以小公鸡可以尽情地吃,很开心,很高兴;再通过朗读体会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着急、伤心,体会“急得直哭”。 (3)从第2自然段中圈出带“不”的词组(捉不到),本课有很多带“不”的词组,朗读时,要读准“不”的变调,本来读“”,现在读“”。 (4)再读第2自然段,“许多”“很欢”重读,表现小公鸡会捉虫,因为捉到的虫子多,所以非常高兴。“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重读,突出小鸭子的着急。3.学习第3自然段。读第3自然段(自读两遍)。(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对话读正确、读通顺。(2)用“_”和“”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区分清楚不同角色的话。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句子:①“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从这句话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热情)②“我也去。”这是谁说的话?你觉得这只小公鸡的心情怎样?(跟着去的迫切心情)③“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从这句话你能读出小鸭子的什么心情?(担心小公鸡)为什么担心小公鸡?(小公鸡不会游泳)分角色朗读。读出小鸭子的热情。读出小公鸡也想跟着去的迫切心情。读出小鸭子对小公鸡的担心。结果呢?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出示: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暗暗地)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偷偷地”要读得很轻,好像生怕被小鸭子听到了。)4.学习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大家思考问题:(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小公鸡差一点被淹死。因为鸡的脚上没有蹼,尾脂腺也不发达,如果进入水里,羽毛就会被水浸透,导致体重增加,时间一长,小公鸡就会沉入水底被淹死。)(2)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3)这几个词语是怎样表现出小鸭子在奋力抢救小公鸡的?(“飞快”写出了小鸭子的速度很快。“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是写小鸭子救小公鸡的办法。)(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忽然”“飞快”要读得快。突出事情很紧急,很危险,表现小鸭子游得很快,想快点去救小公鸡。最后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鸭子的感谢。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这篇课文写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救起不会游泳的小公鸡,赞扬了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情谊。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师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既有故事性,又蕴含生活道理的课文,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色彩丰富的图片与课文的文字内容相结合,全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知生活道理,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和其他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