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6 00: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2 寓言二则 课时 2
文本分析 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寓意深刻,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成语故事的好文本。两则寓言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表现出养羊人的不以为然。“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把种田人焦急的心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用词准确生动故事这两篇课文的突出特点。如“赶紧”一词,描写放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动非常迅速,表现了养羊人前后态度的变化。“转来转去”“巴望”“天天”表现了种田人急切的心情。
教学目标 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正确读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学生交流汇报:加上了“焦急地”以后,把种田人非常急切的心情明确地表达出来了。B.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种田人的焦急心情?(4)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出种田人盼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一天,两天,三天”应读得越来越快,“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词应重读,表现出种田人盼望、急切的心情。种田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声音稍低,表现出他看到禾苗没有长高时的焦急心情和若有所思的情状。过渡:种田人要想个办法帮助禾苗生长,他想出办法没有呢?他想到了怎样的办法?2.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揠苗”过程。(1)指名读,想一想:“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种田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想出办法。)(2)种田人想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做的?(3)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一棵一棵拔苗时会说些什么?(如:禾苗呀,快快长,长高长壮结果实!)(4)交流: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种田人为了帮禾苗生长,很卖力,很认真。)(5)引导朗读:(教师描述)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的时候,他在田里——(生读)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一棵一棵”读得稍慢点,语气稍重)(6)学生齐读,语速稍慢,读出种田人的辛苦与疲劳。3.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种田人的心情。(1)自由读,说一说种田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从“一边喘气一边说”“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可以看出他虽然很累,但是在愿望“实现”后十分喜悦。)(2)指名读,读出种田人很累但又很高兴的心情。过渡:种田人忙活了半天,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4.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揠苗”结果。(1)教师引读: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生读)禾苗都枯死了。(2)引导学生想象:当种田人来到田里看到枯死的禾苗,心情会怎样?五、理解寓意,作业设计1.讨论交流。(1)种田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虽然高了一大截,结果却都枯死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禾苗被拔高后,根部受到损伤,以致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只能枯死。)(2)种田人错在哪里?(他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最终把事情办坏了。)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揠苗助长”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本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说)明确:把禾苗往高里拔帮助其生长。明确: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3.日常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吗?跟同学交流一下吧。4.寓言故事既有趣,又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课后再找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寓言常常是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中,给人启发与教育。针对课文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我还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类似现象,循序渐进地领悟到寓言所隐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