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桦
1 欣赏摄影作品《雪中白桦》,阅读解说词,并完成练习。
在jì jìng( )的早晨, méng lóng的金晖徜徉在白桦身侧。白桦仿佛高挑的少女,身着xiù( )着白色花suì( )的衣裙,在雪中xiāo sǎ( )站立,tú mǒ( )着诗情画意,绽放着生命之美。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字词,补全解说词。
(2)给解说词中容易读错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晖(huī) B. 徜徉(shàng) C. 白桦(huà) D. 绽放(zhàn)
(3)根据下面的词义辨析,“méng lóng”应该选哪一个 正确的打“ ”。
( )朦胧:侧重于描述景物或意境的模糊不清,常用于自然景观和文学艺术作品。
( )蒙眬:侧重于描述快要睡着或刚醒时的视线模糊。
2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节诗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桦的美丽、高洁。诗句用“洁白的流苏”来形容 ,很有画面感。
(2)“ ”一词说明白桦自然大方,有韵致。
3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并补全同学们的交流内容。
的流苏 的雪花 的树枝 的光华
4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品读上面的两节诗,补全诗歌赏析卡。
《白桦》赏析卡
①诗句押韵。诗歌以“桦”“ ”“霞”“ ”等字入韵,押的韵是 ,体现了现代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②想象丰富。诗人将白桦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用“玉立”于“灿灿的金晖里”描绘出了白桦 的形象;“白雪皑皑的树枝”“ ”刻画出白桦 的形象,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③语言生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白桦“ ”,写朝霞“ ”,突出了白桦的秀美、朝霞的从容。
(2)同学们结合资料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小城:白桦在诗人的心中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B.优优:在诗人眼中,白桦是奉献精神的象征,是诗人思乡爱国的寄托。
C.乐乐:通过白桦,我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
D.欢欢:诗歌创设了宁静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5 中国林学会发起“国树”网络评选活动,请你照样子推荐一种树。(选做题)
树木名称:银杏 树木名称:
推荐理由:①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种植历史悠久,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是岁月的见证。②“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银杏能适应各种环境,象征着坚贞高洁。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1 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花洗净了尘垢(hòu gòu),不再胆怯(qiè qù),曝(pù bào)着阳光绽放。溪水在温风中晕(yūn yùn)皱,宛如被扯乱的丝绸。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赤:①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②忠诚;③裸露;④空无所有。
赤着脚( ) 赤手空拳( ) 面红耳赤( ) 赤子之心( )
3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括号里。(A.携 B.奔 C.踏D. 涉)
田野里,孩子们( )着手,赤着脚,( )着新泥,( )过溪流。
4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诗人把 想象成智慧书页。
(2)诗的这部分和最后一节都有“闲游”一词,两处“闲游”在结构上形成了照应,也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A.孤独 B. 自在悠闲 C.无聊 D.激动
5 阅读金波写的《雨中的树林》的片段,完成练习。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1)[概括画面]这首诗描绘的画面有( )。(多选)
A.叶面雨珠滚动 B.落花成毯C.青蛙跳跃 D.蜘蛛丝穿水珠
(2)[聚集写法]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雨中的树林像童话般美好。 B.“蘑菇”比喻雨点落地溅起的水泡。
C.诗歌描绘了宁静悠闲的意境。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迁移仿写]雨中树林还有哪些新奇的景象 展开想象,写在诗中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
第11课
1.(1)寂静 绣 穗 潇洒 涂抹
解析 本题考查拼写字词的能力。要特别注意结构复杂、容易出错的生字,如:“绣”的“纟”不要写成“钅”,“抹”的右边“末”的第二横比第一横短。
(2)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要注意读准字音,记准声调。“徜徉”的“徜”的读音是 cháng,因此 B 项是错误的。
(3)( )朦胧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先读题,了解两个词语含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段描写的是景物,应选“朦胧”。
2.(1)比喻 被白雪覆盖的枝条 (2)潇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根据“花边、花穗、流苏”可知,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由“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想象白桦落满雪花的情景,然后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洁白的流苏”。抓住关键词“潇洒”,可以体会到白桦自然大方的特点。
3.洁白 晶亮 白雪皑皑 银色 C D 示例:白桦银装素裹,如雪精灵一般挺立在雪地上。它的身上毛茸茸的,树枝像洁白的流苏,闪着晶亮的雪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和想象画面的能力。做题时,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填空,注意把字写正确。然后根据“洁白、银色”体会白桦的颜色,抓住“晶亮”感受白桦的光泽之美。写话时,要结合图片想象画面,从白桦的姿态、颜色、光泽等角度,恰当地运用一两个所给词语来写。
4. (1)①花 华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韵脚的理解。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句末押韵的字。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这两节诗双数行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桦、花、霞、华”,韵尾都是a,所以可以判断这两节诗押的是 a韵。
②高洁、挺拔 银色的光华 不畏严寒
解析 本题考查对白桦形象的体会。“灿灿的金晖”“玉立着”突出了白桦高洁、挺拔的形象;“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从光泽、颜色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白桦不畏严寒的形象。
③玉立着 姗姗来迟(徜徉着)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抓住题干中的“拟人”来思考,找出哪些词语把白桦、朝霞当成人来写,然后提取关键词语来答题。
(2)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体会。要结合所给资料来理解诗歌:全诗意境宁静优美,塑造了白桦高洁、挺拔、不畏严寒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项的说法不恰当,诗中没有体现出白桦的奉献精神。
5. 示例:松树 ①松树四季常青,蓬勃向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相符。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能力。做题时,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推荐哪种树,然后从树的特点、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角度来写推荐理由,语言要简练生动,说服力强。
第十二课
1. gòu qiè pù yùn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这几个字容易读错,要结合课文中的注音识记。
2. ③ ④ ① ②
解析 本题考查多义字。完成本题,一是要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理解词义,二是要运用代入法、筛选法、排除法等进行选择。如“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由此可以理解词语中“赤”的意思是空无所有。
3.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做题时,要熟读课文,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4. (1)凤蝶儿的翅膀 (2)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完成本题,要反复阅读诗句,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所选诗句的前两行写的是凤蝶儿在木叶间闲游,后两行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凤蝶儿扇动翅膀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凤蝶儿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自在悠闲、宁静平和的心绪。
5. (1)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读诗句,看看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如根据“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可想象“叶面雨珠滚动”的画面;最后作出选择。
(2)C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赏析的能力。《雨中的树林》用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展现了雨中树林的美丽与神奇,营造了童话般美好的意境。诗人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充满童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林中的一切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还有“青蛙击鼓”等声音,因此 C项“宁静悠闲”的说法是错误的。
(3)示例: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的能力。先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雨中的树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它们会在雨中做些什么;然后仿照诗句,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