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中小学2024-2025学年期末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中小学2024-2025学年期末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0: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中小学2024-2025学年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卷
七年级 语文
(时限:150分钟满分:150分)
亲爱的同学,希望你沉着、冷静、诚信地迎接学年质量监测,相信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仔细观察生活,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美丽的四季是我们的素材:春天花团锦簇 ,鸟儿在繁花嫩叶间卖弄清脆的hóu lóng;夏天热烈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天稻香芬芳,背篓里满是肥硕的瓜果;冬天 qī lěng又宁静,轻软的雪覆盖着人声鼎沸的荒原。生活的点滴是我们的素材: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诀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孝顺的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歧,选择了“走大路”,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在舞台上跳出绚烂的舞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将字词写在横线处。(4分)
(1)hóu lóng (2)qī lěng
3、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花团锦簇 B.争先恐后 C.人声鼎沸 D.花枝招展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6)生活中,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像《<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 , 。”
(7)“ , ”一句说明了过度享乐、消极怠慢与冒险草率、急躁不安都不利于修身养性。
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代“君”“尊君”“鄙人”都是敬辞;“久仰”“赐教”“家慈”都是谦辞。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共5分)
阅读《朝花夕拾》选文,回答问题。
①“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②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③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6、关于以上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本段文字选自《五猖会》,它是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中的一篇。
本段文字选自《五猖会》,它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中的一篇。
以上文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以上文段写父亲要求“我”背书的情景,表现了“我”失望、郁闷至极的心情。
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不断翻山越岭,不断修行,最终修成正果。《西游记》里有四座山,翻过才是人生。请根据提示,在相应的位置补充恰当的内容。(2分)
【甲】 【乙】 翻过火焰山,坚持克难关。
【丙】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纸飞机
①那年春天下了很大的雨,惊雷滚滚,雨落如注,大颗大颗的雨滴狠狠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最终又汇成一条条蜿蜒的小流,向着不知名的地方流淌开去。
②我和弟弟坐在田垄上,沉默被雨声塞满。地里的蒜薹被雨水冲刷得很干净,绿油油十分可爱。然而可惜,今年菜价便宜,尤其是蒜薹这一大片的收成,还不够请人收割的工钱。眼前的植物倒幸免于一死,在雨里挺直了腰杆,不可一世地望着我们。弟弟无言地看着田野,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的青山,它们面色铁青,肩并肩连成一片,把所有的出路堵成死胡同。雨“哗啦啦”地下个没完,水流打着漩从我们脚边流过。“走吧,哥。”弟弟的声音穿过雨幕,传到我耳朵里也是湿漉漉的。
③书上说,飞机飞在万里之上的平流层,那里没有风雨,只有傲立云端的晴朗。我抬起头看那黛青色的天,如银针般的雨丝自上而下刺入我的眼睛,又从眼里流出来。雨,大雨,满世界都是雨,如果没那么多雨就好了。要是没有那么多雨,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滑在地上摔成骨折;蒜薹也不会疯长以至贱到赔本……要是没有那么多雨,市里比赛时空气湿度就不会那么大,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到第一、第二名了。市里有规定,比赛第一、第二名可以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而其他晋级的同学,还要再多交上1000元材料费及路费。
④我幻想过许多个如果,如果那天不是刚下完雨,如果我和弟弟的飞机泡沫板再干燥一点,兴许就能拿到个好名次了吧,一个人免费也好啊。而现在,我们只能沉默不语地瞪着绿色的蒜薹。家里已经明确地说了,只拿得出500元,今年收成不好,爸又摔伤了,如果不是看在我们兄弟俩确实有天赋的份上,妈是一分钱也不愿花在这玩意儿上的。再加上我们之前的积蓄和从表哥表姐处借来的钱,我和弟弟终于凑出了700元巨款。
⑤集齐剩下的300元是我们人生中最努力也最精彩的时光。黄教练和学校食堂商量好,我和弟弟刷两星期盘子,给500元。这样不但集齐了路费,还有200元结余以备不时之需。我知道这是黄教练特意给我们兄弟俩申请的,为的就是让我们别轻易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但是,无论我和弟弟怎么挣扎,两个上学的学生也不可能再凭空变出1000元来供另一个人的旅程了。
⑥回家路上,那5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明天一早报名统计截止,过期不候。弟弟的身影在雨里显得有些瘦弱,我想起他投掷飞机时的模样: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出潇洒的滑行轨迹。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
⑦“哥,你想去吗?”弟弟突然打破了单调的雨声问我,却没有回头。“这时候了,还问这干什么?”我回答他的声音散在雨水里,听起来也湿漉漉的。谁不想去呢?刷着无数个油腻盘子的时候,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
⑧我们慢慢地走着,雨水冲刷着眼前的路,偶尔有戴草帽的人奇怪地看看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慎重的仪式——有关到世界去的一场严肃抉择。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⑨我郑重地擦干手,从书包里取出两张纸来:既然为了飞翔,就让飞翔来抉择吧。两张纸,两架纸飞机,谁的飞得时间久,就算谁赢。谁就可以去那个群山外面的世界,那个巨大的、有无限天空的世界。叠飞机的时候,弟弟光顾着各种折叠技巧,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用的那张纸上斑斑点点,白纸黑字十分明显,明显得可疑。
⑩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参加比赛。两张纸,一张用来给弟弟飞翔,而另一张是我的报名表。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到天空去,到宇宙去,到世界去,你的飞机一定会冲出雨幕飞向蓝天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中的雨不仅是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与兄弟俩的境遇相呼应。
B.作者通过幻想多个“如果”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C.作者在描述家庭困境时,提到了蒜薹的收成和父亲的摔伤,这些细节为后文兄弟俩筹集路费参加比赛的情节做了铺垫。
D.弟弟在投掷纸飞机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对飞翔的热爱和天赋,暗示弟弟最终会凭借高超的技巧赢得参赛的机会。
9、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第⑧自然段有一句话“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1、文章以“纸飞机”为题,有什么用意?(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青蛙公主”谷爱凌
①一个小女孩,9岁,刚开始学滑雪。她戴着绿色头盔,头盔上有个小皇冠和粉色的发夹,像极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漂亮极了!从此,她就成了“青蛙公主”。
②一个女孩,18岁,于2022年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决赛中上演“惊人一跳”。她做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超高难度动作——“向左偏转偏轴转体1620+安全抓板”,成功逆袭,拿下了金牌。她不仅成为奥运会该项目比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也实现了中国国家队在女子滑雪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她,就是“青蛙公主”谷爱凌。
③我们喜欢谷爱凌,首先喜欢的是她作为一个年轻且极有天赋的运动员,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体育精神。她练习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才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拿下奥运会冠军,只能说她实在是太有天赋了。但是,在这种天赋的背后,我们也可以想象谷爱凌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谷爱凌在练习滑雪的过程中,有一次甚至摔出了脑震荡,出现短暂失忆。就在北京冬奥会开始前,她还在四川成都集训,一次又一次,爬上高台,滑下来,摔倒,然后站起来,再次练习。这才是一个奥运冠军最大的魅力。为了热爱和梦想,拼尽全力,无所畏惧。他们,在挑战自己极限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人类的极限。这才符合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
④在谷爱凌完成“惊世一跳”之后,后面的两个选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特别是法国选手勒德,因为最后一跳失误,丧失了原本领先的优势,眼看着到手的金牌“飞走了”。这是一个运动员最大的痛苦和遗憾。我们看到,谷爱凌走上前去,跟勒德拥抱,安慰她。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比赛有输赢,项目只有一个冠军,但运动员之间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甚至是相互成就。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从来不是站在别人失败的痛苦上,独享成功的“独狼”,更不是为了输赢可以丢掉人性精神的“比赛机器”。
⑤当然,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谷爱凌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却代表中国出战的事实,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在美国,有一些偏激的民众,对谷爱凌有很多指责。但是,谷爱凌没有跟他们纠缠,一再强调,自己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更多中国女孩的榜样,激励她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谷爱凌还反复强调,希望通过体育,可以让人们走得更近,而不是去造成更大的分裂。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⑥毫无疑问,相比同龄人,谷爱凌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在人生的早前阶段,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归根结底,她依然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向上,努力拼搏,都可以很美,很赞。但她也清楚,作为一个运动员,不可能永远上演神奇,在今后的比赛中,她也有可能出现失误,也有可能拼尽全力,但最后却与冠军失之交臂。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只要谷爱凌为了自己的热爱和梦想,一直在努力,这就够了。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标题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点明了写作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谷爱凌因为做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高难度动作,所以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C.第③段加点字“才”写出了谷爱凌练习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的时间短、天赋高。
D.谷爱凌希望通过体育让人们走更近,但她也是普通人,在今后的比赛中也可能失误。
13.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请你替谷爱凌补写一段安慰勒德的话。(4分)
15.结合全文,请分析谷爱凌获胜的原因。(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16.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 善 学 者 不 耻 下 问/择 善 而 从 之/冀 闻 道 也。
B.夫/善 学 者 不 耻 下 问 择 善 而 从 之/冀 闻 道 也。
C.夫 善 学 者/不 耻 下 问/择 善 而 从 之 冀 闻 道 也。
D.夫 善 学 者 不 耻 下 问/择 善 而 从/之 冀 闻 道 也。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 B.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C.或谓君不善学 择其善者而从之 D.王生不说 尊君在不
18.文章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可在原文中提炼词语作答) 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①不过秦②。
萧条桑柘③外,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即战火。
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③桑柘:此处用本意,桑木与柘木。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描写了诗人在一个黄昏路过一座山村时的所见所闻。
B.首联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写出山村人烟稀少的宁静。
C.颔联描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令孤单的行人感到振奋欣喜。
D.诗歌的布局以“寒水”开始,“烟火”告终,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从惶恐至欣慰。
20.“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这两句写出了山村的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从感官角度和表现手法)(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认识到。现在,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拟写标语】为了宣传这次活动,将“ 少年读书正当时,书香浸润心灵田”作为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设计活动】如果你来负责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活动形式?(6分)
①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22、【我选择】主题学习活动中,小文通过读书与语文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打算制作一枚书签送给他的好朋友——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以下选项中,最适合填入“赠给我的 ”画横线空格处的称呼哪个最合适( )(3分)
A.贫贱之交 B.管鲍之交 C.忘年之交 D.生死之交
23.校团委将在学校图书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专题学习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小语同学帮校团委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帮忙检查。(6分)
通知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我校将于2025年1月8日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分享交流会,请各班同学准时到达。
校团委
2025年1月5日
①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该将“ ”改为“ ”(3分)
②通知的内容中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
我的修改意见为
五、写作能力(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母亲离世后,明白了“好好儿活”,这是一种成长;“我”变成金色花,悄悄陪伴在母亲身边,来回馈无私的母爱,这是一种成长;海伦·凯勒突然感悟“水”的含义,内心充满光明和希望,这是一种成长。成长或许意味着学会了为他人着想,成长或许意味着学会了承担责任,成长或许意味着学会了感恩……
请以“这是一种成长”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600--700字的文章,讲述你的成长故事。
写作提示与要求:
明确“这”指的是什么。
理解成长的含义,写清楚成长的经过。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喉 咙 凄 冷 (每字1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1) hóu lóng 喉咙:咽部和喉部的统称,是人体呼吸和发声的重要部位。
(2)qī lěng凄冷:一是指寒冷,二是指凄凉冷落,常用来形容氛围、环境等让人感觉冷清孤寂。
3.(3分)C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的绚丽的景象。B.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C.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
D.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ABD使用正确,符合语境。C项,与语境相反,此处表示人很少到这个偏辟荒凉的原野来,故应填:人迹罕至。故选C。
4、(10分)(1)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我言秋日胜春朝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 归雁洛阳边
(5)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6)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7)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每空一分,共10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州、芦、管、淫、慢、险、躁。
5、D【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识记。
D.“鄙人”指知识浅陋的人,是对别人称自己,是谦辞不是敬辞;“久仰”形容对对方仰慕已久,是敬辞不是谦辞;“赐教”指请求对方给予指教,是敬辞不是谦辞;故选D。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共5分)
6、(3分)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由第①段“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可知,这段文字选自《五猖会》。《五猖会》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故,答案选A
7、 (2分) 五行山 灵山(每空1分)【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分析。甲、五行山:孙悟空因性格轻狂,太上老君将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用三昧真火烧炼,不料过了四十九日,悟空蹦出丹炉,炼成一双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孙悟空一路筋斗云,却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五行山压住悟空,并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它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转折。印证了人生得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的哲理。
丙、灵山: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取得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如来命八大金刚护送唐僧回东土大唐。师徒四人回到长安,太宗以礼迎接。请唐僧在雁塔寺诵经,并命人誊写经文,建誊黄寺。八大金刚现身将唐僧师徒接回灵山,如来加升唐僧为旃檀功德佛、悟空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马为八部天龙马。白马在化龙池内化出真身,悟空亦脱了金箍。唐僧师徒俱得正果。灵山是《西游记》中取经队伍的终点,代表修行的最终成功。灵山是佛教圣地,孙悟空在这里修成正果。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3分)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D.“暗示弟弟最终会赢得参赛的机会”有误,弟弟最终能参赛,是“我”故意放弃机会的。第⑥段中“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出潇洒的滑行轨迹”展现弟弟在投掷纸飞机时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的享受和快乐,这正是“我”把参赛机会让给弟弟的原因,希望弟弟更加快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故选D。
9、(3分)运用比喻,把“衣服”比作“鼓起的风帆”把“张开双臂”比作“鸟儿舒展着羽翼”,生动形象地写出弟弟追赶纸飞机时动作轻快和洒脱的,表达了他对纸飞机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一句,把“衣服”比作“鼓起的风帆”把“张开双臂”比作“鸟儿舒展着羽翼”,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弟弟追赶纸飞机时的动作的轻快和洒脱,这种轻快洒脱充满活力的状态,映衬他内心的兴奋与喜悦,表现他对纸飞机游戏的喜爱,从而看出他对飞翔的热爱和天赋。
(4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过了艰难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成全弟弟。“我”决定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父母和干农活。对于17岁的人来说这是巨大的心理成长,这段路让“我”从一个小孩子,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一句出现在第⑦段。于是要读懂第⑦段上下文的内容。
联系第⑥段“回家路上,那5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可知,“其实路不太远”这里的“路”指的是脚下的路,是兄弟回家的并不算远的路途;
再联系第⑦段“谁不想去呢?刷着无数个油腻盘子的时候,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可知,这是“我”的心路,是“我”的未来人生之路的憧憬,“我也想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但联系第⑩段“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可知,之所以是“最长的路”,是因“我”经过了艰难抉择,最终为了弟弟放弃自己的梦想,对于17岁的人来说这是巨大的心理成长,这段路让“我”从一个小孩子,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我”决定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父母和干农活,写出了“我”的成熟与牺牲精神,表现了“我”的成长。
11、(4分)点明文章线索,“纸飞机”串联起文章的重要情节;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含义丰富,既指我们的梦想,又暗指“我”希望弟弟可以像纸飞机一样飞出大山,自由的去寻找梦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后可知:文章从开头由雨中的幻想飞机比赛,到中间与弟弟探讨参加飞行比赛到最后放弃让弟弟参赛,都是围绕着“纸飞机”进行的,所以,在结构上“纸飞机”是文章的线索;
在内容上,从第⑦段“谁不想去呢?刷着无数个油腻盘子的时候,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可知,“纸飞机”又指我们实现人生的梦想的寄托,是哥哥把机会留给弟弟,希望弟弟可以像纸飞于机一样闯出大山,自由的去寻找梦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期盼。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2、(3分)B 【解析】根据第②段中的“她做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超高难度动作——‘向左偏转偏轴转体1620+安全抓板’,成功逆袭,拿下了金牌。她不仅成为奥运会该项目比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可知,谷爱凌因为做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超高难度动作,成为了奥运会该项目比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本项“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表述有误。故选B。
13(3分)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准确的写出了谷爱凌集训时“摔倒”“爬起”的艰苦过程,体现了她为了热爱和梦想,拼尽全力,无所畏惧,锲而不舍的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句中的“爬、滑、摔倒、站起来、练习”是对谷爱凌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她刻苦训练的艰苦过程。联系画线句后句“为了热爱和梦想,拼尽全力,无所畏惧”和“这才符合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可知,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为了热爱和梦想,拼尽全力,无所畏惧,锲而不舍的奥林匹克精神。
14、(4分)亲爱的朋友--勒德,你只是没有发挥好,并不是实力不行。我相信,如果你调整好心态,坚持训练,一定会在下一个赛场上实现自己的冠军梦想,加油!(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开放类试题,站在谷爱凌的角度,表达对勒德比赛失利的理解、同情,对勒德努力的赞赏、激励,对勒德的关心等复杂的情感即可。
15、(4分)①她是一个年轻且极有天赋的运动员;②她拼尽全力、无所畏惧、不舍地努力训练;③她具有运动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相互成就的宝贵精神及秉承的奥林匹克精神;④即使面对争议,她也能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⑤她对待运动员、对待比赛的输赢,有更理性、更务实的看法,具有体育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③段中的“我们喜欢谷爱凌,首先喜欢的是她作为一个年轻且极有天赋的运动员”可得:她是一个年轻且极有天赋的运动员。根据本段中的“一次又一次,爬上高台,滑下来,摔倒,然后站起来,再次练习”和“为了热爱和梦想,拼尽全力,无所畏惧”可得:她拼尽全力、无所畏惧、锲而不舍地努力训练。根据第④段中的“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比赛有输赢,项目只有一个冠军,但运动员之间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甚至是相互成就”可得:她具有运动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相互成就的宝贵精神及秉承的奥林匹克精神。根据第⑤段中的“谷爱凌没有跟他们纠缠,一再强调,自己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更多中国女孩的榜样,激励她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可得:即使面对争议,她也能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根据末段中的“但她也清楚,作为一个运动员,不可能永远上演神奇,在今后的比赛中,她也有可能出现失误,也有可能拼尽全力,但最后却与冠军失之交臂。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可得:她对待运动员、对待比赛的输赢,有更理性、更务实的看法,具有体育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17分)
16、(3分)A 【解析】16.本题考查断句。句子意思: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不耻下问”与“择善而从之”为并列关系,点明“夫善学者”的特点;“冀闻道也”点明期望的内容;正确断句为: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故选A。
17、(3分)B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按时/副词,当时;B.都是表转折,但是、却;C.动词,善于、擅长/名词,好的方面、优点;D.副词,表否定/通假字,同“否”;故选B。
18、(4分)盖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者从。(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启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所成的关键。(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谈阅读启示。第一问,“盖学贵善思”可以看出善学者在学习时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可见学习贵在思考;“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还可以看出“善学者”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向别人请教,选择别人的优点进行学习。可见学习要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第二问:从学习态度或方法的角度,如要思考,不耻下问,取长补短等谈启示即可。示例:学习方法很重要。有位哲人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确,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
【点睛】参考译文:
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回答李生的话,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19、(3分)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中“怪禽”大概是鸱鸮一类的鸟。这种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感到振奋欣喜”表述有误。故选C。
20、(4分)(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寂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声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寂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及写作手法的把握.要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全诗的意思,进行描述分析.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声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寂静。
译文:
远远便听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
怪禽在荒漠旷野上鸣叫,日暮时分让行人(作者)感到惊恐.
月亮在太阳未落之时刚刚升起,点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
(看到)在零落的桑柘树旁出现了袅袅的炊烟,(我)渐渐向它靠近.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6分,每空3分)举办读书交流会
举行“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围绕着“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即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分享阅读的快乐。 组织一些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活动,如读书心得征文比赛、读后感演讲比赛等,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如:举行“我的阅读故事”征文比赛;开展“阅读之我见”演讲比赛等。
22、(3分)C 【解析】从“给他的好朋友——五十多岁的王老师”可知,此处应选用表示年龄差距大的朋友的词语。
A.贫贱之交:指贫困时结交的朋友。与题意不符;
B.管鲍之交:指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用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与题意不符;
C.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与题意相符;
D.生死之交:指可同生共死的交谊。与题意不符;
故选C。
23、(6分,每题3分)①将“提高”改为“激发”(或将“情感”改为“兴趣”)。
②添加具体的集合地点。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和通知内容修改。
①搭配不当,依据“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知,句中“提高”与“情感”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激发”,或将“情感”改为“兴趣”。
②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四部分。依据本则通知的结构可知,本则通知缺少早上集合的地点,导致同学们不知道在哪里集合。可在“8点”后添加具体的集合地点,如学校大门口。
五、写作能力(60分)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全命题”的形式。
审题立意: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种成长”,关键词语是“成长”,要求讲述你的成长故事。“这”是一个代词,指代的是成长的某一种方式。在生活中,“成长”很多种方式,例如懂得关心他人,这是成长;懂得帮助别人,这是一种成长;懂得反省自身,这也是一种成长;这道题目是鼓励学生平时要懂得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探寻成长的意义。
选材立意:根据作文要求,讲述你的成长故事,可知,本文要写成记叙文。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有许多事情是值得回忆和书写的。可选取品德方面:看到出现皱纹的妈妈,懂得了关心父母;看到为自己操劳的爷爷懂得了关爱老人;看到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老师,懂得了尊敬老师;得到同学帮助的那一刻,懂得了关爱同学;获得同学掌声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赏和鼓励别人;这些都是一种成长;可选择学习方面:自己面对难题,不放弃,坚持解决难题;自己在课堂上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老师的错误,表达自己正确的见解;自己考试失败了,不只是自怨自艾,沉沦于悲伤之中,敢于反省总结,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些都是一种成长。文章要通过具体的叙事来表现自己的成长的经历,要将自己成长的感受通过具体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结尾要抒发自己成长的感受。
佳作欣赏:
这是一种成长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的罗盘;自信,我想这是一种成长。
偶然翻起老照片,猛的看见画着舞台妆,抬手抚琴的我,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次表演,淡淡回味。
那段时间,我刻苦练琴,想着要努力把第一次上台的表演展现得不留遗憾,那时我小小的手即使练得酸疼,也一刻不敢放松。终于到了表演的那天,精心准备已久的我有些兴奋,可忽然的,也不知是听了别人出彩的表演,不知怎的我就莫名的紧张了起来,慢慢的僵直了身体,感觉越来越冷,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双手微微颤抖着,炎热的夏日里依然感到背上冒着丝丝寒气,仿佛有一阵凛冽的寒风穿透了躯体。妈妈看出了我的异常,当她知道原因后,就细声细语地安慰我:“孩子,别紧张,你要自信,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成功的!加油!自信!”是啊,我要自信,自信,我一点也不怕呢!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缓过了一些,像是差点溺水的人被捞起时一般大口呼吸着,一瞬间,我的脑海里闪现过了一个念头——我相信自己,一定行,勤奋练习绝不是白费的,我会演绎到最好。于是,在主持人的报幕下,带着自信的笑容上了台,可一上台,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嘴角扬起的弧度逐渐变小,感觉心像要跳出来似的,上面还有一面小鼓,一直“咚咚咚”的敲着。在人群中我努力寻找着支柱,我看到了妈妈的身影,也从妈妈的眼神里读到坚定和对我无尽的鼓励,内心慢慢平静,也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我重新鼓起信心,我是最棒的!
自信的力量很大,重新扬起嘴角的弧度,开始演奏,渐渐沉浸在音乐中,试图用自己那跳跃的手指弹奏出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渐渐,进入高潮,原本柔和抒情的曲调随着左手流畅的伴奏变得非常激昂,自信从容地弹着,聆听着自己的音乐。一曲毕,似乎还意犹未尽,望着台下雷霆般的掌声,不禁再次露出自信的笑容。
在后来的日子里,自信也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帮助我不断跨过前方的坎。始终相信自己,才有可能通向成功的彼岸。相信自己,我能行!这是一种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