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透镜和视觉(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透镜和视觉(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5 12:42:21

文档简介

课题:透镜和视觉(二)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
2.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原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实验操作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在 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 、
。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三者中心在 高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 、 ,要观察的是 。
2.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相当于光屏。选定被拍摄景物在 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出现一个清晰、 、 的 像。
3. 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 ,它利用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 、
的 像。
4.每课一问: ?
【课中合作、课中展示】
1. 根据上节课实验的数据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u=2f
f <u<2f
2、凸透镜成像规律中, 处是虚、实像的分界点, 处是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归纳实验结论:
(1)当u 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 像。
(2)当u 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 像。
(3)当f u 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
(4)当u f时,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
4.自学:放大镜和照相机
说一说:放大镜和照相机工作原理: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至少写出3点)
【巩固练习】
1.一个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实验,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2.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一个物体从距5f透镜处逐渐移动到离1.5f透镜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的距离变化是(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3.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
A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 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4.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调整光屏和蜡烛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
(3)若切去凸透镜的上半块,则当烛焰放在d点,光屏上所成的像为 ( )
A.大小变成原来的一半 B.大小不变但变暗的完整像
C.不能成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
5. 小明拿着一面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观察像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 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穿衣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汽车观后镜成正立缩小实像 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
7. 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 ( )
A 照相机拍照片 B 投影仪放大图片
C 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 D 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
【作业】:作业本B:第六节《透镜和视觉(二)》P28-29课题:透镜和视觉(三)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的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作用。
2.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 非常相似。眼睛的主要部分是 。当我们看到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 、 、和 ,最后到达 ,刺激 细胞后发出的信息沿着 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
2.近视的原因是因为眼球前后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或晶状体曲度 ,来自远处物体光线就聚集在视网膜 ,使像模糊不清。近视眼用 镜矫正。
远视的原因是因为眼球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径 或晶状体曲度 ,来自远处物体光线就聚集在视网膜 ,使像模糊不清。远视眼用 镜矫正。
3.每课一问: ?
【课中合作、课中展示】
1.自学:眼球的结构,图2-72完成填空
:眼球最外层,光线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在虹膜的中央,可调节进入眼里的光线强弱
: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眼球 :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相当于光屏,有很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物体图像在视网膜上
:把感光细胞感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
:瞳孔周围有颜色的一圈
2.活动:寻找眼睛盲点和近点
结论:人类视觉上有限制,有 、 等。
原因 矫正 图示
近视
远视
3.自学:近视眼和远视眼特点 (完成表格)
4.思考:色盲的人能担任驾驶员工作吗?为什么?说一说色盲的类型。
【巩固练习】
1.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25 ( http: / / www.21cnjy.com )cm 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 表示,配戴 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2.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新技术,就是通过对近视患者的眼角膜用激光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 )
A.缩短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B.改变晶状体过凸的状态
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 D.增强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3.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为一架照相机,那么这架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 ( )
A.瞳孔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4.在盲点上不能形成视觉的原因是 (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5.用一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烛焰的像,当烛焰沿光轴由40厘米处移向2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距共变化了20厘米,那么此过程中像距变化将 ( )
A.20等于厘米 B.大于20厘米 C.小于20厘米 D.无法确定
6.拍摄集体照时,人站好以后,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胶卷距离调小些
B.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胶卷距离调大些
C.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胶卷距离调大些
D.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胶卷距离调小些
7.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8. 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9.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作业】:作业本A:第六节《透镜和视觉》(三)P27-28课题:透镜和视觉(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的特点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有关应用。
难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常见的透镜有两种: ,它对通过的光线具有 作用。例如:
特点是中间 ,边缘 。
,它对通过的光线具有 作用。例如:
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等的光线会聚在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
3. 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这个像能呈现在光屏上,是由实际光线 而成的,这样的像叫做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 )。
4.每课一问: ?
【课中合作、课中展示】
1.观察:各种透镜,找出透镜特点。
归纳:特点一:
特点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举例:透镜常用在 、 、 等光学仪器上。
2.活动一:利用凸透镜找焦点
结论一:凸透镜可以将太阳光(平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线)会聚成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一个凸透镜有 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f表示。
活动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结论二:凹透镜可以 光线,但这些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一点,这个点也叫做焦点(虚焦点),一个凹透镜有 个焦点。
3. 活动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凸透镜放在烛焰和光屏之间,调节凸透镜与蜡焰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使之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焰的像。
物距:透镜到物体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透镜到像的距离,用ν表示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一个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并记录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倒立缩小实像 1
2
倒立放大实像 1
2
倒立等大实像 1
2
正立放大虚像 1
2
4. 由上表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ν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实像
u>2f
f <u<2f
u=2f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2.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3.凸透镜不能形成(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4.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图案 B.在崖上看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像 D.看电影
5.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为凸透镜 B.a为凸透镜,d为凹透镜
C.b、 c为凹透镜 D.b为凹透镜,c为凸透镜
【作业】:作业本A:第六节《透镜和视觉》(一)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