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2 Unit 2
It will snow in Harbin.教学设计
一、语篇研读
(一)What
本语篇是关于中国不同城市未来天气状况的介绍,属于说明性语篇。借助中国地图展示城市位置,配以文字说明天气情况。在 “Listen and chant” 部分,以歌谣形式呈现哈尔滨将晴朗、天津多云、北京下雪、南宁下雨等天气信息;“Listen and read” 部分则进一步详细说明,明天哈尔滨、北京下雪,西安寒冷多风,三亚温暖晴朗等。
(二)Why
通过呈现哈尔滨、天津、北京、南宁等城市的天气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不同的天气现象以及描述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地理和气候知识的认知。此外,能增强学生对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认知。
(三)How
主要运用一般将来时 “will + 动词原形” 结构来描述未来天气,如 “It will snow in Harbin.” “It will be sunny in Harbin.”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一般将来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涵盖多种天气类名词,如 “snow(雪),rain(雨),wind(风),cloud(云),cold(寒冷),warm(温暖),sunny(晴朗的)” 等,以及对应的形容词形式 “snowy,rainy,windy,cloudy” ,扩充学生天气主题的词汇量。
二、学情分析
(一)已知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描述天气的简单词汇,如 sunny、rainy 等,对天气相关话题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常见的天气状况。
对于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等时态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描述当前的天气(It is sunny today.)或正在进行的活动(I am playing football.)。
(二)未知
本单元新出现的用 “will” 表示将来时态预测天气的用法,学生需要理解 “will” 在这种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掌握其构成的句型结构(如 “It will + 动词原形”“It will be + 形容词”),并能够正确运用来描述未来天气。
对于一些表示天气状况的新词汇(如 snow,windy,cloudy 等)及其在句子中的正确搭配,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
(三)能知
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用 “will” 表示将来时态预测天气的方法,并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不同城市的未来天气,如 “It will be windy in Shanghai tomorrow.” 等。
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制定简单的计划,如在晴天去公园(I will go to the park if it is sunny.),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三、核心素养
(一)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并拼写单词 “weather” “rain” “snow” “sunny” “windy” “cloudy” “cold” “hot” “warm”。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It will + 动词(rain/snow 等)”“It will be + 形容词(sunny/windy 等)” 的句型结构来预测天气,如 “It will rain tomorrow.” “It will be sunny in Guangzhou.” 等,并能够进行问答交流,如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It will be...”。
(二)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不同城市的天气图标、图片或视频,准确描述天气状况,并用英语表达。
鼓励学生在制定计划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想象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 “will” 表示将来时态的记忆和运用方法,如通过对比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理解将来时态的特点,提高语法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天气预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天气知识,拓展学习内容。
(四)文化意识
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文化差异,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态度,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跨文化交流。
四、教学重点
掌握用 “will” 表示将来时态预测天气的句型结构(如 “It will + 动词原形”“It will be + 形容词”)及其用法。
学会描述不同天气状况的词汇(如 rain,snow,sunny,windy,cloudy,cold,hot,warm 等)及其正确搭配。
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
五、教学流程
Step1:Lead in(导入)
Review
通过提问学生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当前的天气状况,复习已学的描述天气的简单词汇,如 sunny、rainy 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Look and say
展示一些天气图标(如刮风、多云、晴朗、下雨、下雪等),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天气词汇,如 windy,cloudy,sunny,rain,snow 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天气词汇的认识,同时引入新的天气词汇,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Let’s learn.
教师教授新单词 “weather” “rain” “snow” “sunny” “windy” “cloudy” “cold” “hot” “warm”,通过图片、实物、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学习其发音和拼写,为后续描述天气和学习句型打下基础。
Step2: Presentation(呈现)
Activity1
Listen a chant.:播放一首关于未来天气的 chant,让学生观看并聆听,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城市的天气状况是如何用英语表达的,同时感受 chant 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词填空
展示 chant 中的句子,挖空部分天气相关词汇,让学生根据 chant 内容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总结 will 的用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空的句子,总结 “will” 在预测天气句子中的用法,即 “will” 用于表示将要、将会发生的事情,其结构为 “It will + 动词原形(如 rain、snow 等)” 或 “It will be + 形容词(如 sunny,windy 等)”,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
Game - 你帮单词宝宝找到家
Activity2
Ask and answer.
教师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如哈尔滨、天津、北京、南宁等),提问学生 “What's the weather going to be like in... ”,引导学生用 “It will be...” 或 “It will...” 的句型回答。
Listen,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Look and say.
展示一幅中国地图,标注出多个城市(如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新疆、西藏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城市明天可能的天气情况,然后每组派代表用 “It will (be)... in...” 的句型进行汇报,如 “It will be cloudy in Shanghai.” “It will be hot in Guangzhou.” 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Step3: Practice(应用实践)
Group work.
小组内制作一份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表,将代表不同天气的标志(如太阳表示晴天、云朵表示多云、雨滴表示下雨、雪花表示下雪等)画在相应的星期下面,然后用英语来谈论天气,如 “On Sunday, it will be sunn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等,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天气词汇和句型。
Let’s say.
Let's do some exercises!
Pair work.
Step4: Production(输出)
Make a plan.
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城市或其他感兴趣城市的天气情况,制定一个计划,包括要做的活动和原因。
六、作业设计
基础题
作业要求:听读课文 3 遍,注意单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语调,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作业目标:通过听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单词和句型的发音,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听读作业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为口语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高题
作业要求:用所学的天气词汇和将来时态的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未来一周天气的小短文,不少于 6 句话。
作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词汇和将来时态描述家乡未来一周的天气,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呈现天气变化和时间顺序。
(三)拓展题
作业要求:查阅资料,了解一个国外城市的气候特点,用英语写一篇介绍文章,不少于 8 句话。注意运用所学的天气词汇和将来时态的句型。
作业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获取更多知识。
设计意图:资料查阅和写作练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国外文化,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从国外城市的气候和文化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
(一)亮点
在导入部分,通过复习已学的天气词汇,利用天气图标让学生直观地回顾知识,然后自然地引出新单词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这种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足
在某些环节中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教师未能及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个性化指导。例如,在新单词的学习和句型的运用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影响他们对整个知识的掌握。
(三)改进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任务,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