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课件+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课件+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6 15:20:39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为人民服务
任务一:
初读理序
任务二:
任务三:
再读明法
深挖内涵
任务一
初读理序
这句口号历久不衰、深入人心。
它是怎样来的呢?
导入激趣
背景资料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为解放全中国默默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问会上就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导入激趣
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一个 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44年9月,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队友推出洞去,自己却光荣牺牲,年仅29岁。
认读生字词
革命 解放 彻底 剥削 压迫 批评 责任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鸿毛
追悼会 五湖四海
āi
chè
xuē

hóng
dào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死得其所
认读生字词









chè
qiān
tài


zàng
biāo

chuī
tài

zàng
不要把下半部分写成“水”
右半部分不要多写一横
“死”要写得扁一些,下方的“廾”第二笔是撇,不能写成竖
内容理解,梳理逻辑
根据问题,梳理全文
这篇演讲稿围绕着“为人民服务”
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第1自然段】
1、圈起来的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2、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3、本段话有何作用?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圈起来的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vs
毛泽东同志用“完全”、“彻底”两词,更突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去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2、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由大到小
层层递进
3、本段话有何作用?
点明主题,诠释内涵: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帽。为人民利益而死,这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2自然段】
1、请找出本段话的中心句
2、请根据中心句,概括本段话的主要内容
中心句
死的意义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你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永明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第3自然段】
1、本段话的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2、毛主席是用什么办法把这段话讲清楚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你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不怕批评的原因
不怕任何人批评
接受一切正确的批评
对待批评的态度
因为接受正确批评,我们的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紧密联系
层层递进
2、毛主席是用什么办法把这段话讲清楚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说的办。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说的办。
vs
关联词的使用,让语气不断加强,逻辑性强,意思层层深入。
回顾总结
我们是如何梳理第3段的?
1、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合并意思相同的句子
3、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4、推出整段话的大意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9100 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却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4自然段】
请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梳理第4自然段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9100 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却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搞好团结
提高勇气
互敬互爱
团结互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第5自然段】
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作用
开追悼会,是让人民团结的方法,与第3段“团结互助”意思相同,进行合并。
为人民服务
各段落与课题“为人民服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为人民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必须不怕批评
为人民服务,必须团结互助
梳理全文
任务二
再读明法
本篇课文和本单元其他文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议论文
本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根据此中心论点,该写什么呢?
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
写什么
怎么写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探寻论证方法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又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引用论证
探寻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来
有的人

鸟的羽毛
释义: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
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名句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被人认可、传颂。
引用论证让文章更具说服力。
探寻论证方法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又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对比论证
“为……而死”和“替……去死”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为……而死”有主动担当的态度,带有颂扬的情感。
“替……去死”表示的情感让人痛恨、憎恶。
探寻论证方法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又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说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更能说明为人民而死的意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
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
写什么
怎么写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揣摩严密逻辑
【第3自然段】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我们欢迎批评
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递进、加深
是任何人的话都听呢?还是有选择的听?是毫无原则的全盘接受,还是有所选择的加以采纳呢?
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你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补充、完善
揣摩严密逻辑
【第3自然段】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递进、加深
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你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补充、完善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永明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再次证明观点
举例论证,再次论述观点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任务三
深挖内涵
除了张思德,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人吗?
超越文本,拓展外延
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始终心系祖国。 后退出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辞去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职务。1950年夏,为返回祖国,临行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
心系祖国
张桂梅,曾荣获“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她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张桂梅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
无私奉献
胸怀天下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7年前,是你,领军战非典;17年后,又是你,披挂上阵,冲到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四处奔波,置自身荣辱于度外;力排众议,记人民安危于心中,朝乾夕惕。”
平凡而伟大的
医务工作者们
在每一次灾难面前,总有你们毫无畏惧的铮铮铁骨;在每一次危险面前,都有你们奋不顾身的钢铁脊梁。
坚守岗位
为人民服务
心系祖国
无私奉献
胸怀天下
坚守岗位

“为人民服务”还有哪些精神内涵?请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写法
小学生能为人民服务吗?
请以“我也能为人民服务”为话题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请使用举例、引用、对比论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会写“彻、迁”9个生字,会写“革命、解放”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4.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2.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之所以能够过上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沿着无数革命前辈的足迹走到了今天。在二年级上学期时,我们曾经看到毛主席为了革命的成功,在八角楼上夜以继日。在四年级下学期,我们曾敬佩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在六年级上学期,我们也曾震撼于五位壮士为了掩护部队的主力,英勇跳崖,壮烈牺牲。重温革命的岁月,这一个个身影永难磨灭。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二课,为人民服务,再次倾听历史的声音。(板书:12.为人民服务)3.齐读课题
二、明确文章体裁:演讲
1.出示学习单示例图片
2.揭示课文写作背景:是1944年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一篇演讲。(板书:演讲)
3.作铺垫:【出示】在六年级上学期学过,一篇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首先应该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为人民服务。对这个观点进行具体解释的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4.聚焦关键词:完全、彻底,体会词语的多样化和语气的强烈,感知毛主席观点的强烈和坚定。概括来说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抓住关键句,梳理课文结构
1.出示单元封面,回顾旧知:上学期第六单元学过,如果能够把握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就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去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通常关键句会在一段话的开头或末尾,有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在中间。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 2- 5 自然段。运用这种方法,找一找每一段的关键句,想一想毛主席围绕着为人民服务都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学生交流段落中心句,逐一出示下划线
(1)第2段关键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板书:对待“死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板书:为人民利益而死)(2)第3段关键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板书:不怕批评)(3)第4段关键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板书:对待困难)。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还要看到未来路上的光明。(板书:看到成绩 光明)(4)第5段关键句: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板书:对待逝者)。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对待这些同志,我们应该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板书:送葬 追悼)
4.小结并过渡:我们通过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提取关键词就知道了。主席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那一篇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除了要有鲜明的观点,还要?
5.出示演讲技巧
四、如何写好一篇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一看毛主席都选择了哪些材料?说明他的观点。
2.生交流反馈:(1)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①提问:毛主席为什么要用司马迁的话来进行演讲呢?②交流课前查阅的司马迁资料,用他的话来说就能够让人更加信服。③拓展阅读: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表达过自己对于生和死的态度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④通过朗读体现敬佩之情: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⑤小结:引用司马迁的这句话,就能够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比泰山还要重的人。(板贴:引用名言警句)(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①交流课前查阅的张思德资料,哪件事最打动你?②播放音频:张思德人物介绍③通过朗读体会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④毛主席举了这样一个张思德的事例,就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死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什么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板贴: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①提出疑问:为什么那些替法西斯卖力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要轻呢?②分享课前查阅的“法西斯”资料③毛主席通过这两种人的对比,(板贴:对比两种人)就进一步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④师生合作朗读
3.过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呢?
4.出示句子,请生读: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5.出示句子,请生读: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6.观察两组句子,谈发现:“因为所以”这两个关联词能使句子的更加有条理性,更加通顺。
7.再出示使用关联词的句子:第一组是因为所以,第二组是如果就,第三组是不管都,第四组是只要就,第五组是只要就。
8.观察第四自然段句子,看一看主席在这段话当中他的每一句话都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9.生交流反馈:不怕批评——不怕任何人的批评——接收任何人的正确批评——正确批评的标准
10.朗读第三自然段,感知毛主席用词的讲究
11.小结:通过毛主席运用的这几组关联词(板贴:运用关联词),就感受到了关联词在演讲当中的妙用。
12.出示地图,圈画占领的根据地,感知共产党当时所取得的成绩
1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9, 100 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14.资料链接(面临的困难):1944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长达 7 年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落后,军队严重缺乏粮食枪支弹药等物资,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5.出示句子,老师引导感知毛主席对党员队伍的鼓舞力量(1)尽管如此,主席仍旧鼓舞。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正与水深火热之中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大家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了解哪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呢?(黄继光,刘胡兰)(4)主席不仅在悼念张思德同志,他的心还牵挂着队伍里的每一位战士。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克服困难。他们是为人民而死的,人民也会永远铭记他们。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6)我们共同追忆那些革命前辈的峥嵘岁月,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我们以英雄为灯,照亮前路,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总结课堂
1.看,主席就是这样,首先在开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分别从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以及如何对待逝者,告诉了我们该怎样为人民服务这几段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最终凝结成了五个大字,就是为人民服务。
2.出示“为人民服务”文字出现在各个场合的轮播图3.为人民服务被写进了党章,被刻在了我们的党徽上,成为了党的根本宗旨,还被写入了宪法,成为了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忆往昔,无数革命前辈化身星火,开万事之太平,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看今朝,无数华夏儿女风雨同舟,日夜兼程换山河无恙,他们在用行动传承着为人民服务。望未来,我们国之少年必将尽己所能,薪火相传,祝民族之脊梁,因为我们要用行动弘扬为人民服务。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为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死观) 献身为革命
人 具体论证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批评观)
民 不怕牺牲,团结奋斗 (团结观) 一切为人民

务 得出结论:寄托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类文阅读-12 为人民服务
长征路上尝百草(节选)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开始过草地。
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去告诉其他人。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 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肚子-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一扔,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选自《中外和谐楷模100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第2自然段中“看齐”一词的意思是( )
①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
②以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
③把某东西和某某摆放整齐。
2.第3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 。
3.这篇短文重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从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张思德怎样的高尚品质?
【参考答案】
1.②
2.当时的情况紧急,张思德的心情非常急切
3.这篇短文重点讲了红军过草地期间,张思德主动尝百草的事。
4.从个故事中,我感受到张思德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削 消)瘦起来。
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警卫员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你连日(敖 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
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
“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呆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
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枝 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
(选自《文史博览》2017年第12期有改动)
1.用“\”画去括号里错误的汉字。
2.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
3.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
4.文章主要是抓住( )进行描写,表现彭德怀高尚的品质的。(多选)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神态 E.心理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画去:削 敖 枝
2.炊事员出面替彭德怀和警卫员缓和气氛,处理尴尬局面。
3.彭德怀立下任何人不搞特殊的规矩,要求大家都严格遵守。
4.BCD
5.彭德怀不搞特殊,不吃专门为自己做的猪肝面,并与警卫员约法三章,不能违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