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湘教版必修二)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①②③分别是( )
A.居住、商业、工业 B.工业、商业、居住
C.商业、工业、居住 D.商业、居住、工业
2.该城市在距离市中心3km范围以内基本没有②功能用地分布,主要原因有( )
①环境污染 ②支付租金能力较低 ③市场狭小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①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5km处分布突然增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便捷程度 B.绿化面积
C.可用土地规模 D.文化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5.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下图为“某城市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某一土地。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商业 B.住宅 C.工业 D.行政
7.工业占地面积往往较大,仅考虑土地成本,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 )
A.OA B.AB C.BC D.OB
近年来,中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地价上涨较快,对居民购房、企业选址等带来重要影响,地价过高已成为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近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产物,城市地租曲线会随城市次中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下图为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地价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单中心相比,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
①有效降低城市平均地价 ②有效提升城市低段地价
③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 ④显著提高农业用地地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
A.城市中心集中增加公共设施 B.城市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次中心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D.各中心边缘控制占用农业用地
10.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 )
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②减少“地王”现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③提高次中心工业地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促使城市设施水平和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地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①③ B.②⑥ C.①⑤ D.②④
12.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
A.市中心 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会处 D.城市绿地
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老城区道路狭窄、设施落后、功能分区不明显等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该城市跨江西进,大力建设城市新区,并对老城区部分老旧居民小区进行了拆除。下图示意该城市用地选择方案。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该城市在新区用地选择中,最适宜作为商业用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铁路会使新区( )
A.空气质量下降 B.与市外交通联系增强
C.沿线房价上涨 D.区内交通联系受阻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城市的新城规划图,后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又做了部分调整。目前该新城区被称为该城市“最适宜居住的区城”。
(1)指出图中a、b用地类型。
(2)该区计划在甲、乙两处综合客运枢纽中拆除一处,你认为哪一处最可能被拆除?并说明理由。
(3)该新城区被称为该城市“最适宜居住的区域”,请说明原因。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该市行政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但该城市功能区分区严格,有人评价“好看不好用”。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1)说出甲、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并说明乙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帕拉诺阿湖作为城市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①集中在城市中心,随着离中心距离增加,面积下降较快,代表商业区;②在城市中心到3公里范围内面积很少,在城市外围占地面积较大,应代表工业区;③面积在三种功能区中面积最大,代表居住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 A
解析: ②功能用地代表工业区,在距离市中心3km范围内分布较少,主要是工业对城市有污染,且工业区的支付地租能力较低,无法支付昂贵的地租,①②正确;市中心市场广阔,基础设施更完善,③④错误;故选A。
3.答案: A
解析: ①功能用地代表商业区,在距离市中心5km处分布突然增多,可能是因为该处位于城市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便捷程度高,A正确;绿化面积、可用土地规模、文化对地租的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4.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①占地面积最大,应该是住宅区。②位于城市的最中心,交通最便利,应是商业区。③位于城市的外围,并且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是工业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 D
解析: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表示这个地区文化氛围浓郁,A错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反映该地区交通便利,B错误。视野开阔,俯瞰全城,说明该地区地势高,并不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乙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能够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D正确。故选D。
6.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读图可知,商业、住宅、行政和工业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是商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规划设计为付租能力最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相应功能区,OA段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OA段最可能形成商业区;AB段住宅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AB段最可能形成住宅区;BC段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BC段最可能形成工业区,故最可能形成工业区的是BC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随着多中心的出现,城市中心地价降低,边缘地价提高,说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地段地价,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②③正确,农业用地处在城市外围,农地租金不受影响,无法准确判读平均地价是否降低,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 D
解析: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出现是为了有序疏散市中心职能,其方向并不在于加强市中心建设强度,A错误;城市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不利于部分职能的疏散,且受楼层高度增高影响,人口密度提升,不利于中心城市缓解压力,B错误;次中心宜发展商业等第三产业,C错误;农用地分布在地价较低的各中心边缘区,城市过度开发会挤占耕地,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D正确。故选D。
10.答案: D
解析: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了非市中心地区的发展,并对城市地价有削高补低的作用,故能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的完善,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①②④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业地价,且提高工业地价并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答案: D
解析: 结合商业区、住宅区与工业区付租能力可知,图中曲线a在市中心付租水平最高,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同理可得b为住宅用地付租能力,c为工业用地付租能力。在各距离段中,②④段住宅用地付租能力最高,因此②④段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①③⑤段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区的可能性最大。⑥工业区付租能力最高,是工业区的可能性最大,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 C
解析: 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读图可知,③和⑤为地租次高峰,并且不位于市中心,因此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可能位于主干道交会处,A错误,C正确;街道两侧和城市绿地都不会形成地租次高峰,BD错误,故选C。
13.答案: A
解析: 甲处交通便利,靠近居住区,即靠近消费人群,适合作为商业用地,A项正确;乙、丙、丁均位于市区外围,离居民区较远,不适合作为商业用地,B、C、D项错误。
14.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铁路穿过新区,将新区居住区隔开,会影响新区区内的交通运输,D项正确。铁路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A项错误。由图可知,铁路在新区没有设站点,没有使新区与市外交通联系增强,B项错误。铁路沿线有噪声污染,房价不会因铁路通过而上涨,C项错误。
15.答案: (1)a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b用地类型为商业用地。
(2)甲。理由:甲处综合客运枢纽距该新城区中心较近,地租价格高;位于商业区,道路车流量大,对交通阻碍较大。
(3)该新城区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少;绿化、水域面积广,环境优美;教育及综合服务齐全生活便利;道路通畅,交通方便。
解析: (1)工业区位因素包括产业基础、政策、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土地等因素。北流市是我国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说明当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2002年,北流市成立日用陶瓷工业园区,说明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图中铁路、国道和河流贯穿,水陆父通便利,品铜往困内外,市场入洁。
(2)该园区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和陶瓷文化展示于一体,产业集群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之间可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北流日用陶瓷产业的整体知名度。
(3)现代化工业园区比普通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更为完善,为此应在园区周边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核心是产业和企业,应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发展内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提高园区影响力。
16.答案: (1)甲为商业区(中心商务区);乙为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乙功能区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小;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2)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
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知,甲位于市中心区,为商业区。乙功能区位于郊外,为工业区;乙功能区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位于巴西高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工业区处于东南信风的下风向,对市区影响小;位于郊区,地价较低等。
(2)湖泊水域面积大,有调节局地气候、美化环境蓄洪滞洪、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据材料“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可知,帕拉诺湖对城市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