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 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5 21: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
一 元素周期律
1.半径大小比较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r(K) >r(Na)> r(O)
电子层数相同时,序小径大r(O2-) >r(Na+)> r(Mg2+)
2.化合价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8
注: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金属无负价
3.电离能
金属性越强,电离能越小
注:Be >B>Li N>O>C
Mg>Al>Na P>S>Si
4.电负性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显负价。
注: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金属无负价
5.金属性
与H2O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6.非金属性
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二 核外电子排布
以Fe为例
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s-1个轨道,球形 p-3个轨道,哑铃形
价层电子排布式:3d64s2
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共价键: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σ键 π键
单键 双键 三键
键参数:键能 键长 键角
决定稳定性 决定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预测VSEPR模型
解释杂化轨道理论
2.化学键
离子键:一般含金属离子或NH的化合物 (有信息的,一定要根据信息判断)
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3.分子的性质
共价键的极性:空间呈对称结构(正四面体形,直线形,平面三角形),则为非极性分子,
键的极性对性质的影响:酸性 CF3COOH >CCl3COOH >CHCl2COOH
HCOOH >CH3COOH >CH3CH2COOH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 HF> HCl, H2O>H2S, NH3>PH3
分子内氢键
氢键表示方法A—H…B A、B为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一般为N、O、F三种元素的原子
溶解度:相似相溶,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C2H5OH和H2O中的羟基相近)。
存在氢键,则溶剂与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分子与H2O反应,也能促进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如SO2、NO2。
分子的手性: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叠合,互称手性异构体。
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如中带*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化学式 σ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VSEPR模型 杂化类型 分子空间结构
CO2 2 0 直线形 sp 直线形
H2O 2 2 四面体形 Sp3 V形
HCHO 3 0 平面三角形 sp2 平面三角形
CH4 4 0 正四面体形 sp3 正四面体形
NH3 3 1 四面体形 sp3 三角锥形
BF3 3 0 平面三角形 sp2 平面三角形
NH 4 0 正四面体形 Sp3 正四面体形
SO 3 1 四面体形 sp2 三角锥形
补充;键能大小的比较
1.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2.共用电子对数
共用电对数目越,键能越大。
3.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强,键角通常越大。
4.分子的稳定性、分子越稳定、键能越大。
判断分子极性大小
1.电负性性差异
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2.分子结构的对称性:若分子对称,表现为非极性
3.孤电子对的存在
孤电子对会影响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荷分布,使分子产生极性。
4.分子组成和类型
一般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电负性不同,容易形成极性分子。
但:CH4结构对称,非极性分子。
O3元素相同,极性分子
键角大小比较
杂化类型:sp > sp2 > sp3
杂化类型相同,孤电子对越多,键角越小 CH4>NH3>H2O
杂化类型相同,孤电子对相同,中心原子电负性越强,键角越大。H2O>H2S
杂化类型相同,孤电子对相同,配原子电负性越强,键角越小。NF3 四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粒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有各向异性﹑固定熔点。
非晶体: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粒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无各向异性﹑无固定熔点。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
晶体密度ρ求算:ρ= =
注意单位换算:密度的单位一般是g/cm3
晶胞参数a的单位一般是pm或nm : 1pm=10-10cm,1nm=10-7cm
晶体形成的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四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晶体类型 比较方法
分子晶体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高
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离子晶体 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金属晶体 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配位键
1.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
配合物
定义: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如配位化合物[Cu(NH3)4]SO4等。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也具有共价键的特征——方向性和饱和性。
2.配合物的组成:
①中心离子——电子对接受体(具有空轨道):中心离子大多数是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其中以过渡金属离子居多,如Mn2+、Fe3+、Co2+、Ni2+、Cu2+、Ag+等。
②配体——电子对给予体
在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如配体NH3中的N。常见的配位原子为含有孤电子对的非金属原子,如N、O、S和卤素等原子。
配合物的实验:Cu2++2NH3·H2O== Cu(OH)2 +2NH
Cu(OH)2 + 4NH3·H2O== [Cu(NH3)4]2++2OH—+ 4H2O
Fe3++3SCN—== Fe(SCN)3 血红色
Fe3++nSCN—== [Fe(SCN)n]3-n 配位数可为1-6
Ag++Cl—== AgCl↓
AgCl+ 2NH3·H2O== [ Ag(NH3)2]++Cl—+ 2H2O
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 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分子聚集体大小:分子聚集体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伸展的。
特征:分子识别,自主装。
补充:熔沸点大小比较方法
Ⅰ.根据物质状态判断:即物质沸点高低按常温下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如:NaCl>H2O>CO2
Ⅱ.根据物质不同结构特点判断:一般情况下:共价晶体(金刚石)>离子晶体(NaCl)>分子晶体(干冰)
Ⅲ.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
★因为氢键>范德华力,所以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沸点高于只存在范德华力的物质。如:HF>HC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