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古诗词诵读
春夜喜雨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领会诗题,读出音韵
读解相融,品悟诗情
知人论世,感知精神
总结写法,理解名篇
任务一:
领会诗题,读出音韵
上半部分:壴
下半部分:口
zhù
小篆,象形字,是古代演奏用的竖鼓
意为奏乐鼓、开口笑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①本义:
表示快乐、高兴,如“喜在心头”“喜出望外”
②引申义:喜爱、喜欢
③引申义:指可庆贺的,如“喜酒”“贺喜”
春天的夜里,下了一场令人高兴的雨
杜甫“喜雨”,你认为
作者是因为哪些事情而“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zhòng
韵脚:
enɡ inɡ
五言律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任务二:
读解相融,品悟诗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懂得
出现
使植物萌发、生长
大意:好雨懂得时节,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就出现了。
就
1.当春发生,欣喜好雨
好在哪?
首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颔联
暗暗地
悄悄地
使植物受到
雨水的滋养
大意: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为什么夜晚下的就是好雨?
春天是农忙季节,白天下雨会妨碍春耕播种。
农民播下种子后,春
雨就来“浇水”,使种子发芽,所以是好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夜雨润物无声,有什么好处呢?
不会吵醒酣睡的农民。农民白天辛苦劳作,夜晚需要好好休息。 如果电闪雷鸣,吵得农民不能好好休息,那就不是“好雨”
种子播下后,如果雨很大,就可能把种子打出地面甚至冲走。 所以“细无声”是好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
知时节
润万物
夜不扰民
让农作物萌发、生长
3、杜甫看到这好雨,首先为谁而“喜”?
为农民喜
2.润物无声,为农民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田间的小路
颈联
共同、
一起
“虽与之俱学”——《学弈》
大意:田野的小路和天上的乌云一样漆黑。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雨好在哪呢?
田野的小路和天上的乌云一样漆黑,可见,乌云压得很低,说明这场雨会下很久。万物才能得到足够的滋润,才能更好地生长。
夜晚,渔民在江船上点灯是为了捕鱼。下雨时,水里比较闷,鱼儿就会游到水面呼吸。 这样,渔民撒网能捕到更多鱼。
此刻,杜甫又在为谁喜?
3.船火独明,为渔民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天刚亮的时候
雨水湿润的花丛
zhòng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重:沉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大意:等天亮的时候,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尾联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好在哪呢?
花开得这么美这么多,会得到很多人的欣赏。
这些花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所以花农们都很高兴!
此刻,杜甫又在为谁喜?
4.花重锦城,为花农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场夜雨给农民、渔民、 花农都带来了很多好处。
所以杜甫赞美它是“好雨”,并因此而“喜雨”
任务三:
知人论世,感知精神
写《春夜喜雨》时,杜甫来到成都已有两年。 他自己耕作、种菜、养花,与下层劳动人民交往,熟悉下层人民的劳动状况与生活状况。
杜甫
这首诗写“好雨”的种种表现,作者真诚地为劳动人民而“喜”,唯独没有为自己“喜”。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精神啊!
人民诗人
“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杜甫,字子美。
美,因为他是一个特别关心百姓疾苦的人。
他是人民的诗人,他自己虽然穷困潦倒,却始终关心人民疾苦。
结合本诗,你们认为杜甫美吗? 说说理由。
任务四:
总结写法,理解名篇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能流传至今,成为名篇,在写作上有什么妙法吗?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好雨”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
“俱黑”和“独明”对比
鲜明,如在眼前。
诗句中无一个“喜”字,但每句都能读出喜悦之情。含蓄、耐人寻味,就如“喜意都从隙缝里迸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春雨的美好,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释题
杜甫在经过一段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761年春,杜甫于锦官城(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成都曾是主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锦官城”)写了《春夜喜雨》这首千古名诗。(板书诗题)解题: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心里十分高兴。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诗,简介这首诗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名读,师正音。(“重”在这里读“zhòng”)
4.说一说读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乃:就)
5.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来读这首诗。(欢喜、轻快的语气,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三、品析古诗
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一)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为什么说它及时呢?(时节,即播种的时节)
2.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3.指导朗读此句。
4.这除了是一场及时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二)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为什么用“潜”?能换成别的词吗?(“潜”指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2.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引入朱自清的《春》片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层薄烟”)
3.春雨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滋润万物,默默无闻,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指导读此句。
(三)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指名说对此句的理解。(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点拨:野外一片漆黑,只能辨认出江船灯火,说明天色阴沉得厉害,雨一时不会停,能够
真正地“润物”了,可见真是一场“好雨”!
2.指名反馈作者当时会想些什么。
预设:好一场及时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彻底地滋润。
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读着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如何理解“重”字。
(图片出示)花因为包含雨水而显得沉重的样子。
2.这样的万紫千红,这样的娇艳欲滴,这样的花团锦簇,难道诗人仅仅想到了城里的这些美景吗?他还会想到什么?(秋天,丰收)
(五)感悟朗读
春天的美丽,秋天的丰收都将由这一场雨带来,你喜欢这场雨吗?让我们一起读: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看到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想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总结升华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学生自由谈感受)
2.杜甫同情人民,他创作的诗歌中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他的诗以最普通的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3.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欣喜若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啊。杜甫表面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民而喜,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4.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3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雨(好)知(拟人)
潜、细——听觉
黑、明——视觉
湿、重——想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