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5 18: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
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2.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4.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5.下图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成为确认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也成为“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转折点。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是( )
A.左宝贵—平壤战役
B.徐邦道——辽东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丁汝昌—威海卫战役
6.他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维于地球”。他是( )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7.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8.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 B.革命派建立了革命政权
C.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 D.全国各省陆续宣告独立
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0.胡适根据旧的女子“三从四德”,写了男人“三从四德”:三从,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的新“三从四德”主要说明了( )
A.胡适非常有修养 B.胡适害怕太太
C.胡适倡导新道德 D.胡适比较迂腐
11.“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C.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13.北伐战争期间,全国工会会员由100万人增加到近200万人,从1926年7月到10月,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由3万多人猛增到20万人,江西农民协会会员从600多人发展到5万多人。这说明( )
A.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B.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C.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D.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4.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走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北伐战争 B.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C.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6.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17.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右图是我国抗战时期的某次战役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本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取得了抗战以来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19.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国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
A.平型关大捷 B.豫湘桂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次来重庆的主要目的是( )
A.参加国民党代表大会 B.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
C.推进解放区土地改革 D.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21.毛泽东说,淮海战役是一钢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煮熟夹生饭的火,就是老百姓的心。解放军主力兵团兵力不占优势,但是解放军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由此可知淮海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绝对的兵力优势 B.毛泽东高明的指挥艺术
C.解放区雄厚的物质基础 D.广大人民群众鼎力支持
22.“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 )
A.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3.某公众号推出了一期专题,包括“民国时期北平的交通管理”“凤冠霞帔与西式婚纱”“浅谈中国近代饮食文化的发展”等文章,据此判断,这期公众号的专题是近代( )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社会生活的变化 D.民族工业的发展
21.近代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如《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这些作品共同的创作背景是( )
A.新文化运动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国民大革命
25.如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乡村社会的淳朴民风
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 】
(2)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陈独秀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
(3)1945年在西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将土地革命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 】
(5)1872年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况》一书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A段使中国社会发展轨迹降到谷底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4分)
材料二 中国一方面要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当时十分猖獗的复古尊孔的反动思潮,进行勇猛的斗争,他们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要用民主和科学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金开诚《新文化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救治中国在文化上黑暗的举措。(4分)
材料三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3)进入C段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___。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战胜材料三中“苦难十四年”。它所作出的努力。(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清朝雍正年间 19世纪70年代
内容 各地奏请开矿,清廷下达“严行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的建议,允许利用私人资本创办采矿等民用工业,由朝廷委派官员管理,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雍正年间和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在矿业政策上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近代企业对中国经济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进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金业收购外国企业之先河。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摘编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阶段 发展概况
1895—1898年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商办企业的限制,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张謇多方筹募资本得以开办
1898—1914年 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大生纱厂逐渐获利
1914—19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进入黄金时期
1921—192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商品倾销,大生企业相继停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生纱厂创办和发展的因素。(4分)
四、活动与探究(共16分)
29.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为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某校开展了爱国主义精神探究活动。
主题:
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②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③ 会议纪念馆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而建立
④______革命纪念馆 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它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被誉为“革命圣地”
⑤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展示八路军和人民抗战时期的贡献,再现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激励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⑥西柏坡纪念馆馆藏 革命文物2000多件,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
(1)①②作为红色基因打卡地,他们被选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请为该活动拟定一个主题_____。补全③④两处纪念馆的名称:③____
④ 。(4分)
(3)根据材料④⑤这两个纪念馆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8分)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
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B D C B D A D C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B C A D D A C B C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1)× 把“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把“陈独秀”改为“李大钊”
(3)× 把“西安”改为“延安”
(4)√
(5)【×】 把“北京”改为“上海”。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事件:八国联军侵华发 变化: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思想:民主和科学 举措: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核心:中国共产党 作用: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等。
28.(1)变化:由限制开矿、两府控制到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等。
(2)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创办了新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等。
(3)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四、活动与探究(共16分)
29.(1)①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展览聚焦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成立、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进程
②是一座反映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专题陈列馆
(2)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 ③遵义会议 ④延安革命纪念馆。
(3)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阐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1940年8月至次年1月,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