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20: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司马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人教版
一提司马光,大家都会想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谁知道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新课导入
这个故事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同学们讲的和《宋史·司马光传》里的记载一样吗?让我们走进宋史,看看历史上的真实记载。
新课导入
司马光一生有很多成就,最伟大的就是编纂了《资治通鉴》这部通贯古今的编年体史书。除此之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他还是当朝的宰相。
人物介绍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初读课文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恶女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学习生字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划分节奏
群儿戏于庭。
翻译: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玩耍。
群儿



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
玩耍。
在。
庭院。
小提示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有一次,司马光
学习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翻译: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一儿
登瓮
足跌
没水中
有个小孩。
一不小心,
掉到缸里。
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爬到缸沿上玩。
学习课文
众皆弃去。
翻译: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弃去
别的孩子们。
都。
跑到外面。
学习课文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持石
击瓮

水迸
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
它,指水缸。
水流了出来。
使劲向水缸砸去。
学习课文
看——注释
学习文言文的技巧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技巧总结
一人当旁白;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一人当司马光;2-3人演“众皆弃去”的“众”。
表演分工建议
温馨提示
演一演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演一演
司马光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课文总结
古文版: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得救了!
言简义丰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文言文的概括能力强。
现代文语言优美通顺,但没有概括能力。
拓展延伸
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
司马光12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司马池到外地上任,途径陕西,路过秦岭。在经过一个栈道的时候,遇见一条巨蟒,父亲和仆人都非常害怕,不敢上前。这时司马光临危不惧,手持利剑上前,一剑扎进巨蟒的尾巴,巨蟒疼得浑身一震,翻滚到了栈道下深不可测的谷底。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