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①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农民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
学习难点:唐朝衰亡的原因
【课前预习】
安史之乱
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 ,任人唯亲, ;
② 尖锐, 紧张;
③ 逐渐集 、 、 于一身,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 的局面。
时间: ~763年
人物: 和
影响:使唐朝的国势 。对 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 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①原因:宦官专权, , 严重,朝廷无力控制,民众 ,生活困苦。
②概况:起义军攻入 。 年,黄巢建立 政权。
③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起义失败。
④影响:唐王朝受到 。
2、唐朝灭亡:唐朝灭亡: 年, 建立 政权。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概况:
五代:后梁、 、后晋、后汉和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2、实质:唐末以来 的延续
3、时代特征:政权 、
4、发展趋势: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 因素不断增长。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小组讨论: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探讨并归纳唐朝衰亡的原因。
探究二: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政权建立特点思考当时南北方社会形势如何?这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探究三:问题:【唯物史观】根据材料指出五代十国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哪些因素有利于该趋势的实现?
【课后检测】
1.(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写到:“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释。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首咏史诗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
A.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政权频繁更迭民不聊生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①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农民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
学习难点:唐朝衰亡的原因
【课前预习】
安史之乱
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时间:755~763年
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
影响: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①原因:宦官专权,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严重,朝廷无力控制,民众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②概况:起义军攻入长安。881年,黄巢建立大齐政权。
③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起义失败。
④影响:唐王朝受到致命打击。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概况: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一
2、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3、时代特征:政权更迭频繁、武将夺权
4、发展趋势: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统一因素不断增长。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小组讨论: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探讨并归纳唐朝衰亡的原因。
解析: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日趋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探究二: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政权建立特点思考当时南北方社会形势如何?这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解析: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南方战事较少,政局相对稳定
南方经济有所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探究三:问题:【唯物史观】根据材料指出五代十国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哪些因素有利于该趋势的实现?
解析:走向统一; 民心所向、经济联系
【课后检测】
1.(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写到:“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释。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首咏史诗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马嵬行》”信息和所学可知,诗中“杨贵人”为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带着宠妃杨贵妃等慌忙出逃长安,行至马嵬坡之时,太子李亨和禁卫军却突然发动兵变,宰相杨国忠被杀,并迫使唐玄宗将杨贵妃赐死,D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西汉时期的一个盛世局面,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开创的唐朝的一个盛世局面,是在安史之乱之前,排除B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开创的唐朝的一个盛世局面,也是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
A.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政权频繁更迭民不聊生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人们反抗军阀割据,渴望建立统一国家,B项正确;西晋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军阀混战,没有体现政权频繁更迭,排除C项;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B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