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现代的中国史,是一部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既能从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政治、经济大事中看出,也能从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上看出。作为历史最直观反映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层面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观念等领域的外在表现。从社会生活的变迁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视角,也缓缓展开一幅跃动的历史画卷……社会史观—— 一个新的历史视角你们认识这位小朋友吗?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清朝末代皇帝,在位三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皇帝。 从皇帝到公民 你认识溥仪身上的着装吗?溥仪的传统服装从官服到常服 从等级色彩到大众色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民国成立:服饰从传统走向多元“中山装”的政治寓意①和平统一 ②以文治国
③严谨治国
④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⑤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⑥四大民权:选举、罢免、创
制、复决
⑦五权宪法:立法、司法、行
政、考试、监察穿中山装的那些大人物穿中山装的那些普通人喜欢穿西装的溥仪1919年,在五四运动前夕和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溥仪迎来了他的英国教师庄士敦,给溥仪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西方世界和西方文化。喜欢穿西装的溥仪皇后婉容身上的不同旗袍思考:哪些因素影响建国初30年的服饰特点?你认为溥仪在1949年后最有可能穿什么服装?1950—1959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劳动改造,1959年获得特赦。你认为溥仪在1949年后最有可能穿什么服装?改造后的溥仪获得新生,拥有一段幸福的晚年生活,直至1967年去世。溥仪的中餐1920年阴历正月十四的早、晚膳单
早膳:清蒸驴肉、熬白菜、溜鸡丝、溜海参、烹紫盖、酥火烧、酱肉、素炒白菜、豇豆粥。
晚膳:炖樱桃肉、熬冻豆腐、萝卜、油爆肚、炒芽韭、炒疙瘩缨。 你认识这些川菜吗?溥仪的西餐明日为我备西菜,
牛肉扒来炖白菜;
小肉卷来烤黄麦,
葡萄美酒不要坏。你发现哪些西餐元素?溥仪用过的西餐餐具溥仪的住所从“一后一妃”到“一夫一妻”溥仪的婚姻从“一后一妃”到“一夫一妻”1922年,溥仪在紫禁城迎娶皇后婉容1931年,皇妃文绣向溥仪提出离婚,被称为“妃子革命”。从“一后一妃”到“一夫一妻” 欧风东渐,自由恋爱之说嚣于尘书,自由离婚之律裁于法章。摩登士女受其波动,不特凡之贤者不能免除,影响乃及于帝王之家。前清废帝宣统……其妃受新潮流冲动,于前日逃出溥宅……请求离异。 ——《摩登风染帝王家》
1931年10月22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在与淑妃文绣的《离婚协议书》上正式签字。该协议书规定如下:自立约之日起,溥仪与文绣完全脱离关系;溥仪一次付给文绣终身生活费55000元;文绣可带走全部常用衣物、用品等;文绣返回北平母家独身安度,永不再嫁;双方均不得损害他方名誉;文绣撤回诉状,
此后双方均不得发生任何诉讼。
1947年夏,文绣与一名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在北平的东兴楼饭庄举行婚礼。38岁的文绣,梅开二度、燕尔再婚。
——《两世溥仪——末代皇帝传奇》思考:文绣的行动让你如何理解当时的女性?从“一后一妃”到“一夫一妻”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1950年)从“一后一妃”到“一夫一妻”1962年,溥仪和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的结婚证和结婚照。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剪辫令”溥仪剪辫民国的剪辫运动剪辫后的溥仪本课史实总结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改良旗袍中山装 列宁装
连衣裙 干部服
军装好
时尚
个性中西餐艰苦朴素
凭票供应丰富多样
自由选择四合院西式住宅婚姻自主
删繁就简西式丧礼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土葬改火葬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提示: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直观反映)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总体趋势?课堂讨论请用史实举例说明以下的阶段特征?走向开放
走向多元
走向文明
走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导学案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习目标:
知识:掌握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阶段特征和总体趋势;理解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能力:掌握从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探究与交流能力;初步练习从身边环境中搜集历史学习素材的能力。
情感: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优秀成分的认同感;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理解文明简约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意义。
本课基础知识简表(该表可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也可在课堂学习中完成。)
时间段
服饰(衣)
饮食(食)
居住(住)
生活习俗(习)
晚清
时期(1840—1912)
鸦片战争后
男子传统服饰:
女子传统服饰:
传入中国。
传统饮食:
;
传入
北方传统民居:
;
在 出现西式住房
传统婚俗讲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四大菜系特色鲜明
新青年男女在婚姻上开始反对 ,主张 。
开始出现新式丧礼、殡仪馆和公墓
民国
时期
(1912—1949)
民国成立后
辛亥革命后, 设计了 ;
20年代后, 被多次改良。
并行于世
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开展
等活动;
取代跪拜作揖;
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
建国初期
流行穿 、
和
成为一种新的婚俗时尚;殡葬风俗由 向
改革
文革时期
流行穿 和
改革开放以来
向 、 、
过渡
《我的家庭 百年变迁》搜集记录表
班级: 姓名: 搜集日期: 采访对象:
我
家
的
老
照
片
第一张照片
拍摄年代:
要点描述:
第二张照片
拍摄年代:
要点描述:
第三张照片
拍摄年代:
要点描述:
我
听
长
辈
说
解放前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至今
衣
食
住
习
备
注
请搜集三张反映自己家庭生活变迁的照片用于课堂展示。三张照片应代表三个不同的时代,具有典型性。照片的“要点描述”填写从衣食住习等方面反映的时代信息。
对长辈的采访也侧重于衣食住习进行,记录不同时代的要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阶段特征和总体趋势;理解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掌握从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探究与交流能力;初步练习从身边环境中搜集历史学习素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讲述法——教师讲述主要知识点;
表达法——学生交流介绍感性认识和理性体验;
比较法——对比图片、文字材料;
归纳法——归纳变迁的阶段特征和总体趋势;
谈论交流法——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搜集法——学生从身边搜集历史学习素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优秀成分的认同感;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理解文明简约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近现代服饰的变迁。
教学难点:影响变迁的因素、变迁的阶段特征和总体趋势。
教学流程:
以爱新觉罗?溥仪的童年照设问导入,简介其生平和选择该人物的理由,吸引学生兴趣。全课学习以溥仪生平的衣食住习为主线,见微知著,以一代全。
第一部分:服饰的变迁(本课重点)
先整体展示不同时期着不同服饰的溥仪照片,让学生说出每种服饰的名称,再展开教学。
展示溥仪的龙袍照、朝服照和长跑马褂照,让学生对比差异,探究理解到服饰背后的等级性到大众化的变迁。
在中山装部分,展示中山装图片和孙中山的政治理念,让学生通过猜测和在电子白板上动笔勾画出构建中山装上的每处细节与政治理念的对应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近代女性旗袍部分,展示清末传统旗袍与溥仪皇后婉容着新旗袍的对比图,让学生说出外形变化及反映的美感变迁。
20世纪50—70年代的服饰,播放相关视频,直观呈现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服饰的变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服饰简单交流。
第二部分:饮食变迁
在传统中餐环节,展示文字材料:溥仪在宫内的御膳菜谱和他给西餐写的诗,突出对中西餐的感性认知。
重点突出川菜,让学生自报熟悉的川菜菜名,再根据图片猜出川菜菜名,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部分:居室变迁
展示我国各地典型传统民居的图片,增强直观认知。
展示故宫紫禁城图片。介绍溥仪在天津、北京居住的西式建筑,突出与中国传统居室的风格迥异。
第四部分:习俗变迁
展示溥仪迎娶婉容的图片,突出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
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溥仪的淑妃文绣提出离婚的材料,理解近代社会女性对自主婚姻和社会地位的争取。
播放“溥仪见庄士敦”的视频,让学生说出见面礼节的变化所反映的时代差异。
介绍溥仪剪辫的小故事,突出发辫落后于时代潮流的特点。
让学生简谈近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若时间剩余,安排学生展示交流搜集的素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总结:探究影响近现代变迁的因素和变迁的阶段特征、总结变迁的总体趋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反思
在本课设计中,自己大胆尝试创新理念,即以爱新觉罗?溥仪这一知名历史人物的一生生活变迁为主线,融入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即“以人串点,以人叙史”,在大量搜集材料和精选材料的过程中使自己体会到了突破教材局限、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乐趣和魅力。
从课后的反馈来看,众多师生均表示这种设计方式很新颖,尤其是学生觉得扩大了知识面,对具体史实的理解也更深刻了。还从大量的照片、视频中直观认知了过去的历史面貌,整堂课受益匪浅。这些都让自己更坚定了创新设计和教学的信心。
然而,自己觉得本课还有以下做得不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中山装环节的处理显得和溥仪的生活不合拍,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整堂课学生的热情因为公开课的场合依然没有完全释放;
对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变迁无法用溥仪串讲,显得薄弱;
作为高中生的学习而言,材料阅读的成分偏少。
继续改进,争取这堂课成为自己的特色课和招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