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2022级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
历史试题
2024年12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近年来的考古证明了良渚古城居民结构迥然不同于依照血缘关系形成的农业村落,古城并无农业生产的迹象,城内却发现了大规模粮食仓储,据此推算古城直接垄断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剩余和其他资源。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B.城乡之间存在紧密的辖制关系
C.社会分化日益加剧 D.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机器
2.西汉后期,请托行为对察举、监察等政治运作的渗透并不严重,也没形成成熟的请托互利网络。东汉时期,请托风气逐渐盛行,利益交换是请托行为展开的前提,举主举子、门生故吏、州郡豪族等皆是其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变化( )
A.根源于行政体制的调整 B.推动门阀士族不断发展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D.加剧了外戚与宦官专权
3.某历史研究小组要查阅匈奴内迁、“黄籍”制度、士族专权、淝水之战等相关史料。最为合适的是()
A 《南史》 记载南朝的制度、经济、文化等内容 唐史学家李延寿主编
B 《魏晋南北朝史》 研究魏晋南北朝综合性的历史著作 史学专家王仲荦著
C 《晋书》 记述司马家族崛起至刘裕废晋自立的历史 唐朝官修史书
D 《资治通鉴》 记录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北宋司马光主编
4.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交往交流历史悠久。下图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说法正确的是( )
A.隋炀帝命裴矩驻守于①
B.宋朝时从②出发可以到达朝鲜、日本
C.汉朝时从③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D.元朝时马可·波罗从④经海路回到威尼斯
5.下表为1860-1864年广州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元)表中数据变动可用来佐证( )
年份 进口货值 出口货值 进出口货值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百分比
1860年 18400000 16200000 34600000 33.59
1861年 12900000 15800000 28700000 25.86
1862年 10500000 17700000 28200000 22.74
1863年 9500000 16000000 25500000 22.17
1864年 8100000 13600000 21700000 22.87
A.列强侵略导致广州外贸迅速衰落
B.贸易格局的改变影响广州洋货进出口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中国逐步扭转对外贸易的逆差局面
6.1930年皖西苏区六安地区,“女子主动承担农业生产,有的生产队中全是女子”;1931年,皖西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与会代表中,妇女占2/10”;1935年,皖西苏区金家寨妇女组织“金刚台妇女排,与敌人周旋于大山密林之中”。上述材料见证了()
A.国民革命时期女权运动的发展 B.社会最主要矛盾转向阶级矛盾
C.皖西苏区妇女解放路径的探索 D.共产党采取切实行动解放妇女
7.1945年8月13日,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发文指出:原子弹不像传闻中那么神奇,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原子弹受制于制造原料的稀缺,无法大量生产制造;原子弹在战争中起的作用有限,不是结束对日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该报道的主要意图是()
A.为战后政治斗争争取主动权 B.促进战后世界和平
C.为赢得解放战争作舆论宣传 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明确以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新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着眼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立足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
A.促成了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B.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追求D.突出我国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9.从10-12世纪起,法国的领主们就逐渐淘汰了庄园的世袭管理者,转而聘请外来的专业管理人管理庄园、出租管理人职位或将自留地出租给农民。12世纪初,法王路易六世将其新的定居区上所有的主要庄园管理者职位都租给了商人。这种经营方式()
A.瓦解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削弱了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 D.有利于社会向多元化发展
10.下表是1500-1900年间葡萄牙、英格兰和威尔士、德意志、意大利四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表。据此推测,其中属于意大利城市化率的是()
国家或地区 城市化率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800年 1900年
A 3.20% 4.10% 4.80% 5.50% 28.20%
B 14.90% 16.80% 14.70% 18.30% 21.20%
C 3.10% 5.80% 13.30% 20.30% 61.90%
D 3.00% 14.10% 11.50% 8.70% 12.70%
11.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提到:“1848年的斗争方法已经陈旧······无产阶级开始采用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无产阶级开始采用“崭新的斗争方式”说明(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B.无产阶级革命走向成熟
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12.1935年夏天,在工党、自由党和“国际联盟协会”会员的赞助下,英国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这一投票结果( )
观点 投赞成票人数 占总投票人数
赞成全面裁军 1050万 91.30%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保证全面废除航空部队 约950多万 82.60%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禁止为私人赢利而制造和出售军火 约1048万 91.10%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约1096万 95.30%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约683万 59.30%
A.反映了绥靖政策具备社会基础 B.体现了英国的孤立主义政策
C.纵容了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D.落实了《非战公约》的规定
13.图3为苏联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的作品《决斗》,该漫画意在揭示()
图3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灾难
B.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是国家利益的决斗
C.大萧条使反法西斯同盟出现分裂
D.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综合国力的博弈
14.图3为1950-1982年美国黄金储备变动曲线图(单位:亿盎司)。针对图3所示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最重大的应对措施是()
图3
A.结束侵略越南战争 B.大幅缩减福利开支
C.使美元与黄金脱钩 D.增加货币发行量
15.表2内容深刻反映出()
A.生产方式变革决定国际体系更迭 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影响国际秩序
C.领土问题始终是国际争端的热点 D.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变为两极对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窃查闽省比年以来,时和岁稔,本年早稻收成更为丰裕,业经臣等据实奏闻在案。今当晚稻登场之候,行据布政使刘藩长汇报:福州府属:长乐、永福、古田三县收成,均有十分······罗源县收成七分。兴化府属:莆田县收成九分;仙游县收成八分。泉州府属:德化县收成十分······南安、永春二县收成,各有七分······台湾府属每年早稻收获内地稍迟,前经臣等奏明。兹据汇报,台湾、凤山二县早稻收成各有七分,晚稻收成各有八分······再,闽省多产番薯,本年尤为丰收,更资民食。通省米价,每石自七钱六、七分至一两零不等,民人乐业,海洋、陆路地方,俱各宁谧,合并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摘编自雍正十一年《福建总督郝玉麟、福建巡抚赵国麟恭报闽省晚稻收成分数折》在研究清代历史时,我们应如何看待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1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
图
1
)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士走马”现象加以阐释。(15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2017年,中山大学开展口述村史项目。学者们深度采访了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红星村的18位村民,留下一系列“精彩语录”。
材料一
“1952年“八字运动'斗地主,“土改”分田地。解放军工作队驻在村里,斗那些地主恶霸。”
“这股洪流来的很猛,斗地主,反恶霸,清土匪,把地主的田地分给农民;划成分,肃清一切反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政府政策,龙塘村(属红星村)最初成立互助组,后来转为初级社,最后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
材料二
“1981年村里开始尝试分田到户······新的一年(1983年),村民就开始自己种自己的田了。”
“大集体的时候,很多是出勤不出力。······分田到户后,本来是两天的工作,一天就做完了。······人们变得很勤快,村里的经济也回升了。”
“现在看到的村子里的石米(石渣)屋都是80年代初期建的,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粘瓷砖。”
“分田到户之后开始有厂工可以做了,那时只有毛巾厂、制衣厂。”
“我从1985年到1988年在糖厂做事,榨季的时候在车间做季节工”“糖厂本身的职工不多,只有两三百人。榨糖的时候,全部员工有五六千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万向东《珠海红星村口述史:一个南海边陲工业化村庄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精彩语录”反映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珠海红星村农民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下图是到2018年12月为止的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摘编自《国际组织年鉴》
材料二
当前,世界经济体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崛起中的中国面临世界经济大变局、大调整。······努力寻找“最大公约数”,推动全球经济规则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行进,在区域与全球经济治理中逐步完成从对标规则到制定、引领规则的过程,为构建普惠、包容的国际经济治理框架提供中国方案,应成为中国参与、主导国际经济规则重建的新策略。
-魏龙黄轩《国际经济规则重建的底层逻辑》
根据材料,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5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
答案及简析
1.答案:B
简析:良渚古城无农业生产却有大规模粮食仓储,还垄断周边农业剩余和资源,这意味着城市对周边农村资源进行了控制和调配,体现出城乡之间存在紧密的辖制关系,B 选项正确。材料重点在于城乡资源关系,而非农业发展水平,A 选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社会阶层差异等社会分化信息,C 选项错误;仅从古城控制周边资源不能得出已形成完备国家机器的结论,D 选项错误。
2.答案:C
简析:东汉请托风气盛行,基于利益交换,会引发政治腐败、选拔不公等问题,影响国家稳定统一,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 选项正确。请托行为盛行根源是利益,并非行政体制调整,A 选项错误;请托涉及多种复杂社会关系,不只是门阀士族,对国家统治秩序危害更直接,B 选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请托与外戚、宦官专权的因果关系,D 选项错误。
3.答案:C
简析:《晋书》记载司马家族崛起至刘裕废晋自立的历史,涵盖了匈奴内迁、“黄籍” 制度、士族专权、淝水之战等相关史实,且是唐朝官修史书,资料相对详实,查阅这些史料较为合理,C 选项正确。《南史》主要记载南朝内容,无法查阅匈奴内迁等史料,A 选项错误;近现代史学专家著的《魏晋南北朝史》,距离当时时间远,史料价值相对有限,B 选项错误;《资治通鉴》时间跨度大,相关记载不如《晋书》集中详细,不利于专门查阅,D 选项错误。
4.答案:B
简析:②是明州,宋朝时开辟了从明州到朝鲜和日本的航线,B 选项正确。①是新疆,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A 选项错误;汉朝时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湛江)出发可航行到印度南部,不是③泉州,C 选项错误;元朝时马可 波罗从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不是④广州,D 选项错误。
5.答案:B
简析:1860 - 1864 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货值下降,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上海等地开埠,改变了贸易格局,广州 “一口通商” 地位下降,影响其洋货进出口,B 选项正确。广州出口大于进口,仍有一定优势,并非 “衰落”,A 选项错误;材料是广州进出口贸易数据,未体现自然经济解体,C 选项错误;表格显示广州处于顺差,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并非 “扭转”,D 选项错误。
6.答案:C
简析:皖西苏区妇女在生产、政治、军事方面积极参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解放路径的探索,C 选项正确。材料时间与国民革命时期不符,A 选项错误;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并非一直是阶级矛盾,B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妇女自身参与,不只是共产党的行动,D 选项错误。
7.答案:A
简析:1945 年 8 月抗战即将胜利,中共发文指出原子弹的局限性,意在表明战争胜负并非取决于原子弹,为战后国内政治斗争争取主动权,避免国民党和美国借此压制共产党,A 选项正确。报道重点是为国内政治斗争服务,不是促进世界和平,B 选项错误;解放战争 1946 年才全面爆发,C 选项错误;当时中美还是盟友,D 选项错误。
8.答案:C
简析:中国共产党将为人类作更大贡献作为时代使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党的使命追求,C 选项正确。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A 选项错误;题干未提及该理念对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影响,B 选项错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是重要参与者,并非主导地位,D 选项错误。
9.答案:D
简析:法国领主淘汰世袭管理者,采用多种新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经济形态转变,有利于社会向多元化发展,D 选项正确。领主只是改变管理和生产方式,未改变庄园所有权,封建经济基础未瓦解,A 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世袭贵族政治特权的削弱,C 选项错误。
10.答案:B
简析:1500 年左右,意大利因贸易中心在地中海,城市化率较高;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其城市化率下降;1870 年国家统一后又有所提高,B 选项符合这一趋势。A 选项 1900 年城市化率大幅提升,更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意志的情况;C 选项城市化率持续上升且 1900 年很高,符合英格兰和威尔士;D 选项先升后降且后期较低,符合葡萄牙,A、C、D 选项错误。
11.答案:C
简析:无产阶级采用参加选举等新斗争方式,是因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为其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C 选项正确。材料强调无产阶级斗争方式变化,而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A 选项错误;此时无产阶级革命只是采用新方式,尚未走向成熟,B 选项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已形成,D 选项错误。
12.答案:A
简析:英国民众在和平投票中大多赞成裁军、废除军事力量等主张,反映出社会存在不愿强硬对抗侵略者的情绪,为绥靖政策提供了社会基础,A 选项正确。民众有参与国际事务意愿,不是孤立主义,B 选项错误;日本局部侵华在 1931 年,与此次投票无关,C 选项错误;英国绥靖政策违背《非战公约》精神,投票结果未落实该规定,D 选项错误。
13.答案:D
简析:漫画创作于 1944 年,美元踩在英镑上,象征着英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过程中货币领域的博弈,揭示了世界货币体系建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D 选项正确。漫画体现的是英美货币博弈,不是二战灾难,A 选项错误;漫画主要涉及货币,不是贸易体系,B 选项错误;大萧条在 1929 - 1933 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
14.答案:C
简析: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黄金储备大量缩减,为避免黄金外流,美国使美元与黄金脱钩,不再承担用黄金兑换其他国家货币当局持有的美元的义务,C 选项正确。结束侵越战争不是应对黄金储备减少的首要措施,A 选项错误;缩减福利开支针对的是财政支出问题,与黄金储备无关,B 选项错误;增加货币发行量无法解决黄金储备减少问题,D 选项错误。
15.答案:A
简析:从表格时间涉及工业革命等时期可知,生产方式变革(如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国际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起决定性作用,A 选项正确。民族民主意识觉醒、领土问题虽然对国际秩序有影响,但不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B、C 选项不准确;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变为两极对峙与表格时间不符 ,D 选项错误。
16.答案:上述材料出自雍正年间地方要员的奏折,是研究清代历史的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通过这一奏折,我们可以了解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种植情况、福建各地农业发展情况;清代地方政治制度如官员设置及地方行政区划等情况;台湾收复后的发展情况(或东南边疆治理情况);清代地方民生情况;清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原因及表现(或清代统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的表现)等。但该奏折不可避免的带有溢美之色彩(或主观色彩浓厚),故在研究清代历史时,需与其他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
17.答案:清末女学生骑马上街,反映了女子的自由与解放;路人嘲笑体现部分人保守;画报作者辩解体现对新风尚支持及对国民自强的期望。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民族危机加深激发自强意识;新式学堂和西方思想传播使女性获得一定自由解放;但传统观念依然影响人们认知。“女士走马” 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碰撞,新思想新风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8.
(1)背景: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变化: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就业渠道增加;产业结构调整。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珠海实行对外开放;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顺应时代潮流。
19.
示例一
标题:中国是当今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综述:中国是当今世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主要的推动力量。
史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推动国际合作;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创办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升华: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国际秩序向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示例二
标题:国际经济规则新秩序建立是历史趋势
综述:改革原有的国际经济规则是顺应历史的潮流。
史实:必要性方面,当今世界各国联系加深但局势不稳定,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需要改革;可能性方面,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不同层次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出现。
升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