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
曲靖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
遥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
语文试题卷
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材料二:
注意事项: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首先,与20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起来越细致、切实,个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杨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
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
材料一:
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
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起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
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
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
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
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
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煤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
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
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
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
凸显故事的空间雏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
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
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
人心魄的力度。标题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
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
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功能。
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
A.文学与图像关系紧密,当代小说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这与传统小说注重因果线性逻辑
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
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不同。
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
B.文学创作受图像影响,鲁迅在《示众》中刻画的看客群体就源于真实图像带给他的强烈心灵冲
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
击,看客成为他解读、批判的对象。
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
C.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作用突出,鲁迅在《药》中通过一连串色彩对比描写给读者强
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思昧。
烈的视觉冲击,更好地凸显主旨。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
D.图像传播的发达让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变得相对容易,所以当下的文学作品尤为重视个人经
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
验的展示,而不愿意进行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
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
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
语文试题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卷
第2页共8页曲靖市 2024-2025 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答案 D C A A D CEG D B C
【解析】
1.D(D 项,“而不愿意进行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二段只是
客观陈述“与 20 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
切实”)
2.C(C 项,《伤逝》对会馆场景的描写与马致远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借助
语词营造的场景画面异曲同工,有相似之处)
3.A(材料二的观点是要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A 项,是指看到图画联想到文学的艺
术魅力,强调的是文学的作用,符合材料二观点。B项,是指依照文学作品创作出绘画,
强调的是图像。C项,强调图像和文学的分离并不影响文学的流传。D 项,强调读图时代
图像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
4.(1)相似点:①锤子具有冲击力,而图像具有视觉冲击力;②锤子能使钉子深入木板,而
图像能使广告语深入脑海。(2)事理:图像在唤起知性、强化记忆方面具有强势作用。
(答出相似点 2分,答出事理 2分)
5.①文学借鉴图像的叙事策略,同样能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②文学作为
语言的艺术,读者借助语言可以更容易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③ 文学在揭示心理、洞
察本质方面优势明显,在阅读原著之后再观看电视剧,能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美妙的体验。
(每点 2分,要求意思表述与原材料吻合,言之成理)
6.A(A 项,“小说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错,应是“全知视角”)
7.D(D 项,“因为他破坏了‘看菜’的规矩”错,新木匠觉得老木匠技艺精湛,自愧不如,
此后做活格外用心)
8.①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
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②木匠临走时告诉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
他留下了个东西。③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每点
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9.①“看菜”在文中是指物质条件艰苦情况下,那些在饭桌上摆设但不食用的菜肴,也指木匠
雕的那条鱼。②“看菜”象征着一种仪式感和传统习俗,也象征着一种守护和传承。③“看
菜”展现特定时代的乡村风貌,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助。(每点 2分,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EG(断句:天子躬于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
11.D(两个“其”意思和用法都不同。“其人心苦”的“其”是代词,代指百姓。“吾其还也”
的“其”是副词,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
12.B(“让百姓帮助推行政治教化”,文中无此意,原文为“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意思
是“以此弥补国家治理的不足,移风易俗,帮助政治教化的推行”)
语文参考答案 . 第 1 页(共 4 页)
13.(1)水满而不减少就会溢出来,器满而不扶持就会倾倒。凡是创作音乐就是用来节制人们
的欢乐。(损,减少;盈,满;所以,用来;各 1分,句意 1分)
(2)不是这样的,音乐声音怎么能感动人呢?愉快的人听到就会喜悦,悲伤的人听到就会悲
哀。(然,这样;岂,怎么,哪里;则,就;各 1分,句意 1分)
14.太史公认为作乐的目的是节乐(1分)。①音乐能使君子节制欢乐,懂得谦虚退让(1分)。
②音乐能弥补国家治理的不足,感化教化百姓(1分)。
15.C(借代错,是用典。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李白也曾与孔巢父等在泰安徂徕山下
的竹溪隐居,号“竹溪六逸”)
16.①上阕通过“梧桐雨细”“润逼衣篝”秋景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寂
寞。②下阕“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借助杜甫、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对家乡和过去美
好时光的怀念。③“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则表达了年华老去、世事沧桑的感伤。④
“凄凉客里”“归兴千里”等表现了主人公江湖漂泊的凄楚和渴望归乡的心情。(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2)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18.《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
然泛着宝石的光芒,主创团队正是从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答对一句给 1
分,答对两句给 3分,答对三句给 5分)
19.①A 处引用未注明出处,是因为作者把引用的内容化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成为作者语言的
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没有别的用意。②B处的引用注明出处,是因为引用的目的是
论证中国茶历史悠久,有了出处就表明引用内容准确真实,有来历,能增强说服力。(每
点 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拿着真书在阅读
②减少了纸书的磨损/减少了对古籍的伤害
21.改为:因年代久远,极易破损,珍贵古籍有严格的借阅流程,普通读者是难以接近(或“接
触”)的。(第一处错误:语序不当;第二处错误:不合逻辑。改对一处得 2分,改对两
处得 3分)
22.①短句,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该项目的内容,语言明快,读起来富有节奏感。②引用,“考
镜源流”,简洁凝练地凸显了该项目的功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写出一点得 2分,两
点对即得满分)
23.参考立意:
思辨性立意角度
(1)较劲为人生赢得高度,和解为人生增加宽度
(2)尽力而为是一种气魄,量力而行是一种从容
(3)面对人生的处境,学会改变自己的心境
单方面立意角度
(1)面对人生的困境,要勇敢与之斗争
(2)不屈服,命运才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3)善于与自己和解,学会自我调节
语文参考答案 . 第 2 页(共 4 页)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20~16分) (15~11分) (10~6分) (5~0分)
内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20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基分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础
等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级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发
展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内容较好
等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选
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
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
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语文参考答案 . 第 3 页(共 4 页)
语文参考答案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