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6 16: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张 继
张 继
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边
张继 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的进士。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你能感觉到张继当时的心情怎样吗?
诗中哪个词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愁苦
孤独
寂寞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你们有过因愁思不断而无法入眠的时候吗?诗人张继又是因何而愁眠呢?
写作背景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这其中就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满怀旅愁的张继,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正是因为“愁眠”,才有了这首诗。诗人在“愁眠”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分别用“—”和“ ” 划出。
月落是什么时间?
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渐渐沉落,天将破晓。
月落
天地之间一片幽暗,在朦胧之中,诗人在江边又看到了什么?
月落
江枫
渔火
想象一下江枫什么样?渔火什么样?
月落
江枫
渔火
清冷的月亮逐渐落下,江边枫树与点点的渔火默默相对。
月落
江枫
渔火
霜满天
霜是指由于气温低,水露凝结在地表上的小冰晶。
张继为什么会看到“霜满天”?
秋天夜晚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再加上情绪低落,让他感到寒满天,冷满天。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不眠之中又听到了什么?
钟声
乌啼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
月落、江枫、渔火、霜满天是景,乌啼、钟声也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一个词
都伴随着
都笼罩着
用诗中的说法就叫
愁眠
愁眠
愁眠
对愁眠
对愁眠
1.回答。
2.向着;朝着;看着。
3.正确;正常;相合。
4.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
5.投合;适合。
6.成双的。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背井离乡的张继,浪迹天涯的张继,无法入眠的张继,最希望谁来陪伴他?
月 白 风 轻 巧
漫漫长夜,没有父母妻子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漫漫长夜,没有亲朋好友的关心问候,有的只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 白 风 轻 巧
思乡 思亲
课后作业
1.熟背古诗。
2.拓展阅读:陆游《宿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