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1 12: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学(shì) 砚冰(yàn) 逾约(yú)
B.既加冠(guān) 硕师(shuò) 叱咄(chì duō)
C.俟其欣悦(sì) 负箧曳屣(qiè xǐ) 皲裂(jūn)
D.媵人(yǐng) 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2.下面加粗词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叱咄(训斥,呵责) 负箧曳屣(书箱,鞋子)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3.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_
(2)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_____________
(3)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
5.下列加点的“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注意体会其用法。
(1)寓逆旅:
(2)主人日再食:
(3)无鲜肥滋味之享:
(4)腰白玉之环: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填空。
(1)《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   ,   ”;文中交代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    。   ”。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是为了劝勉马生尊师重道、虚心求学。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1 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并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5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材料二: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某市教育局制订了“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
材料三:“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据此指导意见,某中学九年级(2)班制定了学科书面作业时长安排表,内容如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请写出你所在学校或班级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所采取的某一项措施,并就此措施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右备容臭 臭:香气
B. 缀公卿之后 缀:跟随
C.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3.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 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 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 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14. 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_____________
(2)非天质之卑 卑:_____________
(3)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诚:_____________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18. 【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关键信息 学习建议 前提条件
【甲】 业精德成 ①_________ 热衷于学习
【乙】 养心探道 第一条建议:②_____ 第二条建议:③_____ 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斗茶①记
[宋]唐庚
①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②。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③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④皆精绝。
②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⑤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③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节选自《眉山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②寄微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③赍(jī):携带。④大较:大略,大体。⑤要之:总之。
1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昔 人 以 为 不 减 清 远 峡
20.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赍宜尤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有所不能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
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22.细读文章,品味加点词,体会作者的心境。
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
23.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开头即交代斗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叙述清晰。
B.这一次斗茶的水是不一样的,都是客人自己带来的。
C.文中对李卫公之水提出了质疑,认为奔波千里取来的水已不是活水。
D.文章名为《斗茶记》,但对斗茶一事却一笔带过,重在生发议论。
(2)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理解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2.A 3.C 4.(1)被 披,穿戴。(2)灌,罐,罐子。(3)支,肢,腿和胳膊。5.A
6.(1)寄住,名词用作动词
(2)给……吃,名词用作动词
(3)鲜鱼和肥肉,形容词用作名词
(4)腰挂,名词用作动词
7.D
8.(1)跟随公卿大人后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
(2)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3)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9.(1)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10、(1)示例: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
(2)【示例】措施:延长课后服务时间。
观点:赞同。理由:因为课后服务时间的延长,能够更好地和家长下班时间相匹配;同时,课后服务时间可以安排多种兴趣班,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
11. C
12.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3. A
14. 劝说理由围绕“不要羡慕物质享受”“学习自有乐趣”“专注于学习(或:勤奋学习)自然没有心思关注其他”等要点作答即可。
15. (1)给予,赠送 (2)低下 (3)确实,的确
16、D
17. (1)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
(2)读书时先要将房间打扫干净,点上香,使精神(注意力)不分散。
18. ①专心致志地学习 ②要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③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
19.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
20.一起 尤其,特别 得到 经历,经过 
21.唐代宰相李卫公喜欢喝惠山泉水,设置驿站传送惠山泉水,不以几千里之远送到。
22.“从容”在文中有舒缓、悠闲之意。作者说自己贬谪到惠州,以戴罪之身在乡村与朋友一起煮茶品茗,获取身心快乐。作者虽然处在劣境中,但能以茶为乐,泰然处之,表现了作者随性而适、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23.B A.取龙塘水烹之,无数十步B.茶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