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9.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后字条框里的10个汉字;会写“瓜、衣、来”三个生字;知道“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并能用“又( )又( )”说词。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后会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1.认识课文后字条框里的10个汉字;会写“瓜、衣、来”三个生字;知道“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并能用“又( )又( )”说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理解“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和“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知道雪会变成云,明白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雪孩子》动画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后字条框里的10个汉字;能用“又( )又( )”说词。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后会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会10个汉字;用“又( )又( )”说词。
2.知道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后会形成云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呀?
预设回答:雪孩子、雪人、雪娃娃……
2.教学生字——“孩”。
你是怎么认识的?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规律,学习“子字旁”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雪孩子》,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片)
(2)小朋友,听啊,雪孩子和小白兔正在唱歌呢!看啊,他们玩得多快乐呀!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吧!(师动情地朗读)
(3)老师读得好听吗?想不想自己也读读课文?那就请小朋友仿照老师的样子自己轻声地把课文读一读吧!不过,小朋友还有任务的噢,要求:
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生自读课文)
2.反馈:本课有8个自然段并配有8幅插图。
3.检查生字:
(1)逐个出现本课字条框里的汉字。
(2)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或中的部分词语。
抽学生认读——开火车认读——请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
4.说说这些汉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三、阅读新课,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一节,找出描写雪大的词语。
先由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老师再范读,最后指名读。让学生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雪下得非常大)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雪下得大的呢?请你在这段话中找出说明雪下得大的词语,做上记号。
(一天一夜、一片白)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好重点词。
反馈预设:雪有点儿大了/哦,感觉雪下得更大了/真冷啊
指名读,评议: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再次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联系图画明白意思。
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师:小白兔有了小雪人的陪伴,他的心情怎样?玩得怎样?
(结合“真高兴”、“又唱又跳”等词体会小白兔玩得开心的心情。)
(2)用“又( )又( )”说词。
师:“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你能用“又( )又( )”说几个词吗?(学生举例)
3.学习四到八自然段。
(1)据图明意,小组合作讨论。
师:这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下面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探究,你对哪一段的内容感兴趣就学习哪一段。
(2)反馈讨论情况,解决重要问题: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师:雪孩子怎么会化成水的?
师:雪孩子哪儿去了呢?
(3)课件演示雪遇热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后形成云的过程。
(4)朗读训练。
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节,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体会雪孩子的品质,背景音乐“雪绒花”,自由读课文,学生边看边体会“一朵很美的白云”,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同时体会小白兔的忧伤。)
生有感情地试读——指名读,评价——师范读——生再读——齐读(播放背景音乐)
(5)想象说话:小白兔抬头面对着已变成云朵的雪孩子,他会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1)回顾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自由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他明明知道自己遇到火是要融化的,但他还是冲进火海去救小白兔,在这危难时刻,他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2)师总结全文。
师: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业布置】
1.和喜欢的小朋友们一起读、演课本剧,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2.续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
【板书设计】
19、雪孩子
↓
舍己救人
↓
遇热化成水→水蒸气→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瓜、衣、来”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和《语文课堂作业本》。
【教学重点、难点】
会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笔画竖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教学准备】
课后生字绳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认读课后10个汉字,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指导写字
1.师指导,告诉学生要写好“瓜、衣、来”三个字,关键是撇与捺的对称。
师范写,重点指导“瓜、衣”两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2.师范写一个,生仿写一个。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1)理解题意。
师指导:“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书本的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2)学习练习说,老师纠正。
【作业布置】
1.完成《生字抄写本1》上剩下的生字抄写。
2.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的《雪孩子》一课作业。
【板书设计】
19、雪孩子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 又大又圆
↓ ↓
动作 特点
【教学反思】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能力追寻
新课标指出:“走进新课程,步入新课程,要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要紧紧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面。在课堂教育改革中,要坚持‘一个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住了这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一条主线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两个基本点是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本次教学我先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课伊始,用形象的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一个雪人,也正是本篇课文的主人公。在学生喊出主人公的名字后,我相机教学“孩”字,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接着,我用“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这个问题设悬念,然后播放动画片让学生欣赏,使学生置身于雪的世界里。紧接着就是我的动情朗读,学生的自由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最后通过让学生边读边从文中寻找答案,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求同思维的能力。
对于第一自然的教学,我让学生继续读、我再范读、最后指名读。通过读,使学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读后,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等词来说明雪下得很大。通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寻答案,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然后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我又通过请同学们自主讲这两幅图的意思,再结合画面的内容,体会文本含义。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课文的4—8自然段时,我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了吗?”这几个问题是这五个自然段的关键,但我在课堂上并没有提出这几个问题,而是让学生采取自主提问,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研究、解决。最后伴着优美的音乐,通过感情朗读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忧伤。
“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是本课的难点,课堂上,我演示了“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印象,知道了雪在一定温度下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后就会变成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重在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最后,我让学生采取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个人读、小组读、自由读、默读、和喜欢的小朋友们一起读、演课本剧等等来升华主题,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雪孩子的伟大品质,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自己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上课开始,通过谈话、播放动画片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因为是低年级,所以我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本堂课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所以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本堂课上,我还很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落实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