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流水地貌—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形成《V》型河谷的力量是( )
A.属于内力作用,是河流的堆积 B.属于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堆积
C.属于内力作用,是河流的侵蚀 D.属于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侵蚀
2.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下列属于该河河口形成的地貌是( )
A.沟谷 B.瀑布 C.冲积扇 D.三角洲
3.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读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欲使直径为 1.0 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1 cm/s B.40 cm/s C.6 cm/s D.10 cm/s
5.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
P 0.1 1
Q 0.01 100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6.南阳市防汛指挥部发布通知:2023年8月26日至27日我市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请公众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息,遇强降雨天气减少外出,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有哪些( )
①山区地形陡峻②强降雨天气③滑动面的存在④地表多固体碎屑物质⑤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7.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暴雨 C.地震 D.泥石流
8.下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B.
C.D.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10.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以向下侵蚀为主
B.b处以向下侵蚀作用为主,向两岸的侵蚀减弱
C.c处以向下侵蚀作用和向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D.向下侵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11.“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结合下面河流剖面等流速线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快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慢,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加快
C.凸岸附近流速比凹岸附近流速快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快,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减慢
图左示意长江某平直河段(局部),图右为沿岸宽江滩某地某天当地6:00时(地方时)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拍照当天可能是( )
A.8月 B.10月 C.12月 D.2月
13.图右拍照地点位于图左(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14.该段河流的流向( )
A.自西向东 B.西南流向东北 C.自东向西 D.东北流向西南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流水侵蚀类型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其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坡顶区(下图中虚线框区域)地形平坦,土地利用方式一致。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
(1)指出六道沟流域所受外力作用的季节变化。
(2)比较坡顶区侵蚀速率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D
7.D
8.C
9.D
10.A
11.B
12.A
13.A
14.B
15.(1)上游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增强,下游主要变现为侧蚀。
(2)三角洲。成因:河流携带泥沙,流到入海口处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3)①。特点:呈扇形。变化:从扇顶到扇缘地势越来越低;沉积物颗粒变小;沉积物磨圆度越来越好;分选性越来越好。
16.(1)夏季以流水侵蚀为;冬春季以风力侵蚀为主。
(2)差异:坡顶西北侧侵蚀速率大于东侧。
原因:坡顶区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西北侧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受风力侵蚀强,侵蚀速率快;部分被侵蚀的土壤颗粒在东坡沉积,减缓了东坡土壤的侵蚀。
(3)以沙地为主,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度低;地形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易形成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