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风成地貌—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完成下题。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D.荒漠地区
大同土林位于恒山北麓、大同盆地的东南部,处于御河与桑干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上。土林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6—8月。远眺景观类似于雅丹地貌,大大小小的城堡(小丘)林立,参差错落。如图为大同土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大同土林属于( )
A.流水沉积地貌 B.风力沉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
3.土林强烈发育形成的季节应当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图是全球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造成沙漠地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
岩画是刻在荒漠漆上的,荒漠漆是最早的画布。荒漠漆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地表上裸露的砾石、岩石表面覆盖的薄薄的黑褐色漆一样的物质,常分布在裸露的蚀余山上。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
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荒漠漆的外力作用有( )
A.风化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风力的侵蚀作用
C.风化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流水的沉积作用
6.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关于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岩画大都分布在山的南侧
②岩画大都分布在山沟的南岸
③荒漠漆在阳坡发育的最好
④岩画分布的地方都适宜向日葵的生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图是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示意图。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8.窟窿沟天生桥(下图)位于陕北高原,因桥洞外形酷似巨大的窟窿而得名,其主体部分为红层(红色砂岩),上部覆盖有厚约10米的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生桥顶部黄土层的成因( )
A.流水堆积 B.风力沉积
C.红层风化 D.冰川沉积
9.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大体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变细的特征,据此可推断其黄土的来源是( )
A.风成 B.水成 C.海成 D.风化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下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下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C.土地盐碱化 D.森林破坏
11.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提高水电发电量
C.提高土地利用率 D.增加植被覆盖率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和物理风化 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雅丹作为一种典型地貌,其奇特的相态特征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条形型岗,其上存在多个突起,这些实起呈现流钱型。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若将平台面以下由陡崖或陡坡国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开,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上的现象,叫做雅丹共基座现象。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4.雅丹共基座景观的形成表明当地
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过程初期阶段
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④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主要受 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图中字母是:A ,B ,C 。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有可能曾是( )
A.荒漠 B.草原C.森林 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气候状况,建议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3)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B. C. D.
(4)下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 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图中迎风坡为 (填字母)。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A
7.D
8.B
9.A
10.B
11.C
12.C
13.D
14.B
15. 西北风 戈壁 沙漠 黄土 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D 风力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D
16.(1) 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 B A
(3)B
(4) 沙丘(风积) 西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