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其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约22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超级地球”属于( )
A. 卫星 B. 星云 C. 彗星 D. 行星
2. “超级地球”最可能属于(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1978年5月份,甘肃庆城县卅铺镇卅铺村村民,在环江东岸为生产队开采石料,从河床紫红色砂岩层中,发现一个“鹊鹊”样子珍贵的化石,翼龙的头部嵌藏在砂岩中,显露出来的躯干骨骼长1.07米,有长而曲折的两翼。因这具翼龙化石发现于甘肃庆阳环江河东岸,故取名为“环江翼龙”。下图为环江翼龙化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环江翼龙生活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前寒武纪
4. 关于环江翼龙生存的地质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发掘于相同的地层中
B. 出现原始鱼类
C. 哺乳动物繁盛
D. 裸子植物繁盛
5 恐龙繁盛时期( )
A. 被子植物繁盛 B. 陆地面积扩大,形成联合古陆 C. 蕨类植物繁盛 D. 是主要的成煤期
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 你若是一名化妆品推销员,你不会向哪个地区推销防晒护肤品( )
A. 内蒙古 B. 重庆 C. 青海 D. 西藏
7.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海拔高,降水多
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 太阳紫外线强,太阳辐射总量大
8.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 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 光球、日珥 B. 日冕、耀斑 C. 色球、太阳风 D. 色球、耀斑
10.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导致我国南方地区水稻大幅减产 B.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
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 全球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10月17日6时23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5.3级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时提前发出预警,市民通过手机APP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如左图所示,右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
A. C层 B. E层 C. G层 D. H层
12. 此次地震能够向市民提前发布预警主要依据是( )
A. 智能手机先进 B. 纵波比横波快 C. 地震波比电磁波传播速度快 D. 横波比纵波快
13. 此次地震,地震波从震源向地面传输过程中( )
A. 横波和纵波速度均变化不大 B. 横波速度增大,纵波速度减小
C 横波和纵波速度均突然增大 D. 横波速度减小,纵波速度增大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最先形成的平坦面是( )
A. T0 B. T1 C. T2 D. T3
15.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慢的时期为( )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冰峡湾是冰川在重力驱动下流动入海的景观(下图)。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是格陵兰岛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冰峡湾底部依托的是( )
A. U形谷 B. 角峰 C. 冰斗 D. 刃脊
17. 最适合观赏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中冰山的时间是( )
A. 1月 B. 4 月 C. 7月 D. 10月
“蓝窗”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因形似“窗户”,透过拱门能看见对面蓝色波涛而得名,其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下图为曾经的“蓝窗”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蓝窗”为( )
A. 海蚀拱桥 B. 海蚀崖 C. 海蚀柱 D. 海蚀平台
19. 形成“蓝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海浪侵蚀 D. 流水堆积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西而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甲→乙
21. 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主导风向是(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北风 D. 偏南风
1985年夏季,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河西走廊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和其周围的沙漠进行对比观测,发现与沙漠环境相比,水库是一个冷源和湿源,科研人员将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冷岛效应”。下图为红崖山水库及周围沙漠之间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周围沙漠相比,白天水库的大气受热过程表现为( )
A. 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多 B. 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C. 大气接受地面辐射少 D.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23. 水库“冷岛效应”持续增强必要条件是( )
A. 沙漠地带的气温下降 B. 水库上空存在逆温层
C. 夜晚下沉气流不断增强 D. 白天上升气流不断增强
草莓喜温凉气候,喜光,不耐涝,根的生长温度5~30℃,茎叶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30℃。冬季农户用白色塑料膜搭建大棚,黑色塑料膜覆盖草莓根部土壤以保证冬草莓的正常生长。左图示意地气系统的热量传递,右图示意重庆市某地草莓园。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 )
A. ①、⑤两种均属于长波辐射 B. ②晴天强于阴雨天
C. ④只有水汽、二氧化碳可以吸收 D. ④为对流层大气直接、主要的热源
25. 右图中白色塑料大棚和黑色地膜分别可以( )
A. 增加①减少④ B. 增加③减少⑤ C. 减少②④降低土温 D. 减少③⑥保持地温
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生物生存的大气,包围着地球的厚厚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 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对人类影响较大
B.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完全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人类有害无利
D. 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7. 下列关于大气臭氧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臭氧层中才有臭氧 B. 在大气圈中,臭氧分布比较均匀
C. 由于臭氧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密切 D.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下图示意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有关图中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层纬度越高,层顶高度越大
B. ①层存在电离层,其有利于神舟飞船与地面联系
C. ②层存在臭氧层,其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 ②层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热源是地面辐射
29.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气温随高度升高的变化规律是( )
A. ①层下降 B. ②层下降 C. ③层先升后降 D. ③层上升
30. 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平流层大气气温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
②平流层大气气温下热上冷,以平流运动为主
③水汽和杂质含量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④水汽和杂质含量多,多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大气运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
(1)图1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图2中代表此时石质地面的是______,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做______运动。
(3)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4)假若图2表示的环流为海陆风,则甲、乙两地中表示白天海洋的是______地,海洋与陆地之间吹的是______(海或陆)风。
(5)假如图2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填甲或乙),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______
(6)在下图中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气流运动方向。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水地貌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下图示意两种流水地貌。
(1)描述左图中的冲积扇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结合右图,简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甘肃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1)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2)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
(3)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D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A 12. B 13. A
【14~15题答案】
【答案】14. D 15. C
【16~17题答案】
【答案】16. A 17. C
【18~19题答案】
【答案】18. A 19. C
【20~21题答案】
【答案】20. B 21. C
【22~23题答案】
【答案】22. C 23. B
【24~25题答案】
【答案】24. D 25. D
【26~27题答案】
【答案】26. D 27. D
【28~30题答案】
【答案】28. C 29. A 30.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甲 ②. 上升
(3)丙、丁、甲、乙 (4) ①. 乙 ②. 海
(5) ①. 乙 ②. 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提高绿地生态环境功能;减少人为热源的进入;减少城市污染物,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降低城市建筑密度,适当通风。
(6)
【32题答案】
【答案】(1)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一东南向集中分布。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山体冻融等作用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
(2)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河流 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沉积 ②. 古生##早古生
(2) ①. 海洋 ②. 陆地 ③. 气候湿热,植被茂密
(3)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