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一中2024-2025年高三12月模拟检测卷
历史
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周易》中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 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 B.B C.C D.D
2.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④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如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①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②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③大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④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变化
时间 结构
1954年 序言 总纲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旗、国徽、首都
1982年 序言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
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5.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6.西周时期,强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但却少见系统化的有关礼乐的成文条例;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变法,魏国李悝、秦国商鞅等先后出台一系列成文法令对各阶层的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这些法令的出台
A.弱化了统治阶层的权力B.体现了儒法合流的趋势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实力
7.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通过官制改革等多种方式,使地方督抚权力逐渐有所削弱。不过,清政府虽然有将新军指挥权、调遣权收归军资府和军部,但事实上两部并未能对新军进行有效的指挥和调遣。这一状况反映了
A.中国军事管理与指挥的近代化B.地方督抚呈现治理的多元化
C.清朝中央的权威得到极大加强D.清廷中央与地方关系复杂性
8.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9.1980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邓小平意在说明
A.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B.要完整准确地研究清楚社会主义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是失败的D.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10.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A.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B.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
C.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D.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11.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1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13.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苏联模式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4.宋之前,人们择偶往往强调门第、身份、地位严格遵从等级规定。而到了宋代,人们择偶则打破“门阀”等级局限。宋仁宗下令,宗室嫁女时,“择士族之有行义者;敢以财帛为婚,御史台、街司察举之”。这一变迁主要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程朱理学的影响
15.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城市。这反映了
A.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B.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
C.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 D.建筑技术的进步
16.自从有了“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材料反映了
A.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B.人们饮食习惯的革命性变化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下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本次世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的原因。该“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1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3)阅读材料三,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6分)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025届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答案及简析
1.答案:A
简析: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其化石发掘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A选项正确。《周易》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不能得出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结论,且刀耕火种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B选项错误;良渚遗址在长江流域,并非黄河流域,C选项错误;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但不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文字,D选项错误。
2.答案:C
简析:甲骨文大批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②④正确。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①错误;甲骨文是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但不是唯一资料,③错误。
3.答案:D
简析:从图中可看出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这也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①④正确。遗址除了黄河流域,还有长江流域等,并非都集中在黄河流域,②错误;图中未体现大部分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③错误。
4.答案:C
简析: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前,这一变化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重视,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在不断完善,C选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A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颁布时就已确立,B选项错误;社会主要矛盾在1982年未发生根本变化,D选项错误。
5.答案:B
简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平衡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时出现的问题,保留了总统制下国家元首的部分权力,这导致后来的府院之争,说明其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B选项正确。该约法并未切实维护共和体制,A选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参议院权力扩大,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体设计的缺陷,而非因人立法,D选项错误。
6.答案:D
简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令对各阶层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削弱了世袭贵族的特权和实力,D选项正确。这些法令强化了统治阶层的权力,A选项错误;当时儒法尚未合流,B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平民参政热情提高,C选项错误。
7.答案:D
简析:清末新政中清政府试图削弱地方督抚权力,但未能有效指挥和调遣新军,这体现了清廷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D选项正确。这一状况不利于中国军事管理与指挥的近代化,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地方督抚治理的多元化,B选项错误;清朝中央权威受到挑战,并非极大加强,C选项错误。
8.答案:C
简析:王安石“募饥民修水利”,既解决了饥民的生计问题,又兴修了水利,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C选项正确。这一举措不一定能减轻政府救灾负担,A选项错误;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并非主要意图,B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D选项错误。
9.答案:D
简析:邓小平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的经验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中国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说明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国情结合,D选项正确。1980年尚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A选项错误;B选项不是邓小平强调的重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成就,不能说总体失败,C选项错误。
10.答案:D
简析: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股东损失仅限于投资,不牵连其他责任,这降低了投资风险,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D选项正确。大工厂制的基础是工业革命,A选项错误;该制度与王室尊贵地位无关,B选项错误;财产私有原则早已确立,C选项错误。
11.答案:A
简析:《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可自由与华商贸易,中国制定关税则例,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A选项正确。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是“协定关税”条款,材料未体现,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司法主权,C选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对华贸易并非立即居于出超地位,D选项错误。
12.答案:D
简析:1920-1929年工人工资增长缓慢,生产率却猛增,导致工人购买力不足,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这是经济大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D选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政府政策、金融市场投机和社会经济虚假繁荣,A、B、C选项错误。
13.答案:B
简析: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与陈独秀“先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相符,B选项正确。苏联模式强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A选项错误;国家工业化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C、D选项错误。
14.答案:A
简析: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门第观念,人们择偶打破“门阀”等级局限,A选项正确。科举制度完善、君主专制强化与择偶观念变化关系不大,B、C选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等级秩序,与材料现象不符,D选项错误。
15.答案:A
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随着商业发展成为交换中心,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选项正确。城市依然具备政治、军事职能,B选项错误;城市发展与分封制崩溃没有必然联系,C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建筑技术进步,D选项错误。
16.答案:C
简析:“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改变了人们的就餐方式,节省了时间,反映了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餐饮业对交通运输业的推动,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订餐方式变化,不是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B、D选项错误。
17.答案
(1)说明: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品:交通产品:汽车、飞机等;电器产品: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等;化工品:塑料、化肥、炸药等。
(2)现象:英国进口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居“世界工厂”的地位。原因: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在英国广泛确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大肆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3)理由: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简析:(1)从1851年到1904年,世博会展品从以蒸汽机等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到更多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说明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04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列举汽车、飞机等交通产品,电动机、电报等电器产品,塑料、化肥等化工品。(2)从材料二英国进出口贸易中商品类型份额可看出其进口原料和食品多,出口工业制成品多,这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且拥有广阔殖民地。(3)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所以西班牙以此为世博会主题。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美洲带来灾难,推动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答案
(1)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的经济侵略。
(2)积极影响: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特点: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简析:(1)轮船招商局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企业,带动了股份制企业兴起,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2)交通工具的发展,如蒸汽汽船和铁路的出现,使世界各地联系更便捷,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条件。(3)从1870-1900年铁路网数据可看出铁路交通发展迅速且不平衡。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列强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以及世界各地社会发展不平衡。
19.答案
(1)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
(2)特点: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了英、法老牌殖民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原因: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
简析:(1)“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领先的新兴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2)1870-1913年德国经济增速超过英法,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超过英国。原因是德国统一提供了政治保障,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且殖民地少促使其更注重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