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9 09: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泰中学2022级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5个选择题,共45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 D.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2.“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作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达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13-14世纪后,基督教徒不光将绘画作为描述宗教教义的工具,同时也利用绘画的审美功能来感动普通民众。这一转变表明,欧洲绘画()
A.具有世俗化发展趋向 B.成为宗教改革的工具
C.拘泥于对现实的描摹 D.追求纯粹的艺术之美
3.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美洲金银的流入曾在欧洲掀起了价格革命的浪潮。而1859年至1869年间的黄金产量相当于1848年前三百多年间的黄金产量总和,却没有发生较大的通货膨胀。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释放巨大产能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C.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4.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指出:38个关境税就像绳索,将一个人的全身牢牢捆住,不让任何血液流到其他部位。他意在强调()
A.加强关税自主性 B.实现统一的必要性
C.摆脱对外依赖性 D.联邦体制的局限性
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评价道:“巴黎公社革命政权在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了“普选和代表制”有机结合的民主制度体系,以及“议政合一”的高效民主运行机制。”马克思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A.积极探索国家治理的新途径 B.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模式
C.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使共产主义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6.下图漫画描绘的是在德国柏林召开的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画面中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的蛋糕。这次会议()
A.讨论了拿破仑战败后战胜国对欧洲领土的分割
B.建立了一战后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C.确立了英法德等瓜分非洲的“有效占领”原则
D.掀起了西方列强19世纪末对亚洲的瓜分狂潮
7.1930年至1945年期间,苏联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的,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和军事生产部门。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依赖西方国家 B.苏联善于利用外部有利条件
C.苏联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冷战并未阻止美苏经济交流
8.下表为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这一现象()
区域 国别 主要商品 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七(%)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北部非洲 阿尔及利亚 石油 - 67.5 91.6
东部非洲 乌干达 咖啡 36.9 50.4 98.7
西部非洲 尼日利亚 石油 2.7 57.6 95.3
中部非洲 刚果 石油 - 10.5 77.9
南部非洲 博茨瓦纳 钻石 - 14.7 60.8
A.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 B.说明非洲工农业发展迅速
C.受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 D.反映了非洲产业结构的优化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
A.旨在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 B.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台
C.有效维护了欧亚地区的安全 D.有助于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
10.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地方管理。以下材料反映的地方管理措施,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②“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③“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11.1816年,英国人斯当东以副使身份陪同正使阿美士德再次来到北京。在觐见礼仪问题上,斯当东坚决反对阿美士德向中国嘉庆皇帝行叩头礼,最终导致这次出使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斯当东的反对最有可能是基于()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主权与独立原则 B.维也纳体系的均势原则
C.国际联盟决议的全体成员一致原则 D.非战公约废弃战争原则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15家政府机构向1200多个非营利组织购买了约有200余种服务项目,并纳入到了社会服务体系中;英国的一些民间基金会、社区企业、志愿者组织等也广泛地参与到社区运作中。这些现象()
A.是代议制民主制在基层的缩影 B.体现基层治理趋向市场化
C.是分权制衡原则在基层的体现 D.增加了政府公共服务开支
13.1882年《申报》在《股价须知》中指出:“至今日而风气日开,华人皆知股份之益,不但愿附西人之股,且多自设公司,自纠股份,大有蒸蒸日上之势。招商轮船局为之创,自是而后,保险、织布、电线、煤矿,以及采铜、采锡,莫不踊跃争先。除竞附股份而外,又以股份票互相卖买,其行情亦时有涨跌,逐日不同。”报道中所提现象()
A.推动了商业经营模式的革新 B.激发了民众实业救国的热情
C.促进了报刊传媒产业的发展 D.保障了洋务运动的资金供应
14.下表为1950-2010年中国、德国、日本、印度城镇化率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推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国家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① 68.1 71.3 72.2 72.8 73.1 75.1 78.5
② 53.1 62.5 73.3 76.5 78.4 79.5 91.2
③ 11.8 19.7 17.3 19.3 26.4 36.2 47.5
④ 17.2 17.9 19.9 23.3 25.7 27.8 31.1
A.①中国②印度③日本④德国 B.①印度②中国③德国④日本
C.①日本②德国③印度④中国 D.①德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印度
1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活动,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这些做法()
A.推动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 B.有利于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
C.提高了防疫人员的医疗水平 D.迅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
16.围绕“工业革命的背景”这一探究主题,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史料一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史料二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史料三 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分工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如英国伯明翰的五金工场,可以生产500多种不同形状的锤,以满足各种特殊操作工序之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上述史料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哪两个?请说明理由,并分析其它史料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漫画中的马歇尔计划图1、图2、图3是冷战时期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三幅漫画,代表了苏联、美国、西欧三方的立场。
-摘编自施甜欣《时政漫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其对应的立场。(12分)
(2)你认为在书写马歇尔计划时应坚持什么原则?(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由于小农经济剩余太少,自秦置郡县以来,历史上从来是“皇权不下县”。解放前县以下虽然设有派驻性质的区、乡公所,但并不设财政,不是一级完全政府。农村仍然维持乡村自治,地主与自耕农纳税,贫雇农则只交租。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延续几千年的原因在于统治层次简单、冗员少,运行成本低。
-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
材料二“乡里制度”乃是由“乡”“里”“邻”构成的乡村控制制度,是王朝国家立足于统治需要建立的、县级政权以下的、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乡村民户与地域、以最大程度地获取人力与物力资源、建立并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控制制度,是王朝国家诸种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及其实行与运作,就是王朝国家权力(“皇权”)向县级政权之下的乡村社会的延伸,是“下县的皇权”。
-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模式以《周礼·考工记》为发端,至曹魏邺城和汉魏雒(luò)阳城而初具轴线布局之雏形,到隋唐长安城始成规矩方正、中轴对称的城市模式;迨及元明清三代之都城-北京城,特别是中轴线,从城南门永定门向北,经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一直到钟鼓楼的城市中轴线,同时也包括了故宫前面的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和中轴线南端两侧的天坛、先农坛等祭祀设施,是古代中国儒家礼仪制度的城市载体。全城以紫禁城为核心,形成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作为皇权象征的紫禁城,背依景山、前亘金水;百官处事的皇城,左崇文、右宣武。
-摘编自姜波《具有东方神韵的城市遗产》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之前,德国还是邦国林立、藩镇割据之地,各个邦国各自为政,大多形成了各自的经济中心。统一后的德国,开始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开始规划与建设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城市圈内部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只有柏林、汉堡、慕尼黑,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也不过80个。目前,德国全境共形成了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区等11个城市圈均匀分布于德国各个地区,涵盖了国内所有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聚集了德国70%的人口,并解决了国内70%的就业。城市化率超过了90%,但却很少受到诸如交通拥堵、高房价、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困扰。
-摘编自王伟波、向明、范红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北京城市规划的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选址的主要因素。(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8分)
  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
  答案及简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简析:材料表明农耕发展使食物剩余,进而出现阶级、文字,体现农耕畜牧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A 选项,阶级产生、国家形成和文字出现是文明诞生基本标志,并非文字产生是唯一标志;C 选项,材料未涉及对神灵的崇拜;D 选项,材料强调农耕发展对文明进步的作用,而非私有制产生。
  2.答案:A
  简析:13 - 14 世纪后基督教徒利用绘画审美功能感动普通民众,体现绘画向世俗化发展。B 选项,宗教改革在 16 世纪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与材料中利用绘画审美功能不符;D 选项,追求纯粹艺术之美与材料不符。
  3.答案:A
  简析: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释放巨大产能,单位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所以大量黄金流入未引发较大通货膨胀。B 选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影响不如工业革命直接有力;C 选项,贫富差距加大不能解释整体市场未出现通货膨胀;D 选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主要影响国际分工和贸易,不能解释该现象。
  4.答案:B
  简析:德国经济学家以 38 个关境税如绳索束缚为例,强调德国要实现统一关税,即实现统一的必要性。A 选项,材料未涉及关税自主性;C 选项,材料主旨是加强国内统一关税,与对外依赖无关;D 选项,材料未提及联邦体制。
  5.答案:A
  简析:巴黎公社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民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在积极探索国家治理新途径。B 选项,巴黎公社未建立民主集中制;C 选项,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未开辟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D 选项,当时共产主义并非社会发展主流。
  6.答案:C
  简析:漫画描绘的是柏林会议,该会议确立了英法德等瓜分非洲的 “有效占领” 原则。A 选项,拿破仑活动于 19 世纪初,与材料时空不符;B 选项,一战在 20 世纪 10 年代,时间不符;D 选项,材料涉及非洲,不是亚洲。
  7.答案:B
  简析:1930 - 1945 年苏联利用经济危机和二战时期的外部有利条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发展本国工业。A 选项,“依赖” 说法错误;C 选项,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体制;D 选项,冷战开始于二战后,时间不符。
  8.答案:C
  简析:1960 - 1980 年部分非洲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主要商品出口占比高,这受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影响。A 选项,材料强调出口商品结构,并非经济全球化;B 选项,材料不能全面反映非洲工农业发展;D 选项,材料未涉及非洲产业结构。
  9.答案:D
  简析: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不同层次国际组织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地区安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A 选项,只有二十国集团协调宏观经济政策;B 选项,只有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C 选项,只有上海合作组织维护欧亚地区安全。
  10.答案:D
  简析:①是西汉武帝推恩令;②是秦朝郡县制;③是宋代集权措施;④是元朝行省制。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
  11.答案:A
  简析:1816 年斯当东反对行叩头礼,基于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的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选项,维也纳体系主要维持欧洲地区稳定和平,与材料无关;C 选项,国际联盟成立于一战后,时间不符;D 选项,《非战公约》签订于 20 世纪 20 年代,时间不符。
  12.答案:B
  简析:20 世纪 80 年代美英政府机构购买社会服务、吸引民间组织参与社区运作,体现基层治理趋向市场化。A 选项,材料与代议制民主无关;C 选项,材料未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 选项,社区治理多渠道多样化,减少政府公共服务开支。
  13.答案:A
  简析:1882 年《申报》报道股份公司兴起和行业参与,推动商业经营模式革新。B 选项,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战后;C 选项,材料未说明对报刊传媒产业的促进作用;D 选项,材料未提及对洋务运动资金供应的保障。
  14.答案:D
  简析:1950 年中国和印度城市化水平低,日本高于中印但低于德国,2010 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印度,所以①是德国,②是日本,③是中国,④是印度。
  15.答案:B
  简析: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和宣传工作,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关怀,有利于增进群众政治认同。A 选项,材料不能得出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形成;C 选项,防疫宣传与防疫人员医疗水平提高无关;D 选项,材料未体现产生的效果。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符合探究主题的是史料 1、3。
  理由:史料 1 反映 18 世纪英国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广阔海外市场;史料 3 反映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分工和流程,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积累 。
  其它史料与工业革命关系:史料 2 可用于探究工业革命影响,反映工业革命发展使曼彻斯特工人有严格时间要求和工作纪律。
  17.答案
  图 1:信息为赛马场情景,赛马披 “马歇尔计划” 马具,四周是代表西欧国家的人;立场是西欧国家,既需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又担忧被美国控制,将接受计划比作赌局。
  图 2:信息为西欧人操作 “马歇尔计划” 拖拉机耕作,下方是东欧国家人力耕作场景;立场是美国,认为马歇尔计划是欧洲恢复经济的优秀方案,苏联经济恢复计划缺乏效率且不尊重东欧国家权利。
  图 3:信息为肥胖美国人举旗骑 “马歇尔计划” 瘦马,身后跟着 “危机” 死神;立场是苏联,认为马歇尔计划包藏祸心,危害欧洲和平与苏联安全,要反对美国经济援助。
  书写马歇尔计划原则:客观真实原则;多角度原则。
  18.答案(历史短文):中国古代以农为本,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基础。形成以乡里制度为主的治理模式,皇权管控与乡村自治并行。国家通过多种制度控制乡村获取资源、维护秩序,同时乡绅群体借助儒家思想等实现乡村自治。这一模式与小农经济相适应,对稳定社会、加强集权等有重要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
  19.答案
  明清北京城市规划理念:继承传统形制;遵循礼制,严格尊卑等级制;中轴线规制体现皇权至上;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选址因素:宗法观念、传统礼制影响;儒家观念影响;地理环境因素考量。
  德国城市化特点:起步较晚;中小城市为主体;分布均匀;统一加速进程;注重长远规划,功能完备。
  德国城市化影响: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适应工业化时代需要;提供便捷生活服务;为他国都市建设提供借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