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5 19: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2、能力目标:能听出《火把节》片断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殊效果。 3、知识目标:变换拍子、DC反复记号。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聆听,感受歌曲的变换拍子。 教学难点: 随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聆听管弦乐《火把节》。 1、?从民族风情导人。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如:火把节、泼水节、三月三等,课上进行交流分享。教师设问:你认为要表现“火把节’’上热闹欢腾的场景的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上会怎样的表现?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后让学生谈谈所想象的热闹场面。 3、重点聆听第1段。 (1)第1遍,请学生边听边用节奏拍击,为音乐伴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绪。 (2)第2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组和木管组。引导学生听出轻快、灵巧的中间部分是由短笛主奏和铃鼓伴奏的,启发他们仔细聆听铃鼓的音色,并合着“x?0?∣?0?x”,节奏型拍击。 (3)第3遍,要求学生当听到重音出现时,做擂鼓的动作;当铃鼓音色出现时,和着 节奏拍击。分男女生做,如:男生做擂鼓的动作,女生做拍击铃鼓的动作。 4、聆听第2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聆听时,请学生听出此乐段由双簧管主奏,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然后再哼唱或吹奏主题,熟悉旋律;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 器,如三角铁,在乐段的长音处上奏一奏。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启发学生边听边用乐器伴奏、身体律动和哼唱主题等形式来表现。 三、创造表现 1、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拍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2、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你们的收获可真多,都是些会学习的好孩子,课下希望你们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曲,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广大!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是一首以云南省少数民族的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具有萨尼民族风格的歌曲。曲调主要以do、mi、dol为主,歌词连串的衬词贯穿全曲,酷有浓厚民族特色,歌曲以切分节奏贯穿整首歌曲的节奏,以前在教类似民歌歌谣时,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比较枯燥没有乐趣。 本节课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和培养学21教育网
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的目的。 这 一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比如说视频了解撒 尼族、节奏练习、模唱旋律等等这些活动都符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快乐中感知音乐。让学生在图画和教师的讲解中了解撒尼族,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 化,并自然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初步了解了撒尼族。接着带着任务聆听歌曲、分析歌曲,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 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把歌曲分为了四个节奏和相对应的旋律,通过扎实的节奏练习、按节奏读歌词,模唱歌曲旋律这几个步骤,有效地 突破了歌曲的难点。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投入地来学习,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帮助他们处理好听觉和联想的关系,让学生展开音 乐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并合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来吸引小朋友们,使他们的兴趣高涨。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在学生欣赏完大三弦舞后,可否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动作来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