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7 16: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陶罐与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情境体验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熟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3分钟) 1-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课件出示2:陶罐图片) 1-1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齐读课题 直入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2分钟) 2-1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6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3)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精彩的语句;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2“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2-1齐读预习任务,朗读课文并思考不懂之处。 2-2思考并回答文中有意思之处。 课件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分段学习,精读课文 (30分钟) 3-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5)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陶罐 骄傲 谦虚 懦弱 恼怒 惊讶 古代 价值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3-1-1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提 尘 讶 捧 代 价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骄 傲 谦 讶 捧 价 形近字比较:虚一虎 糯一懦 代一伐 尖一尘 (2)连接前置性预习 (4)小结: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3-1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3-1-1猜谜语:“弱”的谜语是“双星残月两相依”。 学生汇报自主预习的情况,同桌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3-2阅读展示台 3-2-1.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课文,感受寓言的魅力。 3-2-2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3-2-1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 3-2-2 学生回答问题(预设答案: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标点、感情,读好课文,并理解课文大致含义。
3-3. 同学们,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3-3-1.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1-3班内交流。 (1)陶罐和铁罐性格有什么不同?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3讨论解决问题,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3-3-1思考问题 3-3-2交流性格,思考寓言道理 在问题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不忘基础部分的教学,通过问题的引导,思考寓言故事蕴含的大道理。
四、拓展延伸,总结含义(5分钟) 4-11.学生交流收获 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1学生交流并思考,摘抄优美语句。 通过探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积累词语,培养情感道德价值观。
作业设计 1.阅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汉字大本营—— 阅读展示台—— 智慧少年
(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