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李白与酒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 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兰 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 杯
“要是拿了唐诗宋词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台湾诗人洛 夫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
多首中作了一个初步统计,凡说到饮酒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 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
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
有人也对李白诗中有关酒和饮酒的词作个初步统计,李白诗中出现的酒 字有一百一十五处,醉字一百一十一处,酣字十八处,酌字二十二处,杯字 十八处,樽字十四处,其它如渌、酿、酩酊、玉浆、玉液、玉觞、玉壶、
玉碗、金樽等有二十四处,加起来有三百二十二处。
将qiāng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zhāo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sàn尽还huán复来。烹 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 饮三百杯。
岑cén 夫子,丹丘生,将 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 我倾耳听。钟鼓馔zhuàn 玉不足贵,但愿长cháng 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 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 dǒu酒十千恣zi欢谑xuè。 主人何为wèi 言少钱,径须沽 gū取对君酌 zhu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 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饮者之问
饮者之信
饮者之乐 饮者之歌
饮者之名
饮者之愁
根据诗意的铺展节奏,全诗可以分为六小节。请结合以下内容划分
全诗层次。
鍾 舆 岑 烹 天 了 人 缘 君 海 君 鼓煮、夫羊生生墓不不不 玉 歌 子 宰 我 得 成 见 孩 见
牛 材 意
饮者之问
古
起兴 由黄河水东流比喻时间流逝,引发对人生的感慨。
比喻 以黄河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以青丝成雪比喻人生短暂。 反衬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 空间:“天上来”,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时间: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 "暮”之 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运用了哪些手法 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是点醒人语。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
诗人笔下的黄河,不妨说是自身豪迈不羁精神性格的 象 征 ,巨大的精神力量的象征。正因为这样,诗人所
兴起的感慨虽然是人生易逝之悲,却不给人以低沉伤
感的感受。
鍾 舆 岑 烹 天 了 人 缘 君 海 君 鼓煮、夫羊生生墓不不不 玉 歌 子 宰 我 得 成 见 孩 见
饮者之信
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 酒》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正是全诗之眼,有了它,前面的‘悲白
发'‘得意须尽欢',后面的‘恣欢谑''万古愁'均受到它的映照而一 扫低沉颓唐之气而呈现出豪迈的色调。
《荀子 · 礼论》:圣人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二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写作背景
《将进酒》是李白被 "赐金放还"八年后(752年)所作,即安史之 乱前两三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 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 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 (岑夫子)应邀到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 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 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 遇合"之际,于是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
天 人 缘 君 海 君 生生暮不不不
罐 舆 举 烹 鼓煮夫羊
诗人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什么好处
王蒙在《文人与酒》当中就有提及酒能够使人形成意识流,在天上人间 任意遨游。
古 鍾 舆 岑 烹 天 了 人 缘 君 海 君 鼓煮、夫羊生生墓不不不 玉 歌 子 宰 我 得 成 见復见
饮者之歌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这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夫我所谓行乐者,非欲罗钟鼓、列玉馔以称快也,但愿醉
以适志耳。"(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二)
鍾 舆 岑 烹 天 了 人 缘 君 海 君 鼓煮、夫羊生生墓不不不 玉 歌 子 宰 我 得 成 见 孩 见
饮者之名
古
一生修己孳孳,唯日不足,生前不饮,死后何其
寂寞;唯有饮者,生前快乐,而旷达之名,垂千
载之下,人犹津津称之不置。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 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 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菜根谭》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干恣欢谑。
历史上孤独的圣贤不可胜数,诗人为什么单单提到"陈王"曹植呢
在曹植的一生中,因为其特殊的遭遇,没有能够成为引领时代发展 的一代君王,也就没有被归入圣贤的行列。但是以三曹为领袖开创 的建安文学,却给中华文化增添了亮丽的光彩。也许在李白心中, 曹植的才能,以及曹植饮酒作乐的风范就是他希望追求的。曹植
《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钟嵘认为曹植的诗,骨气 奇高,词彩华茂。后人曾把曹植、李白和苏轼并称。
鍾 舆 岑 烹 天 了 人 缘 君 海 君 鼓煮、夫羊生生墓不不不 玉 歌 子 宰 我 得 成 见 孩 见
饮者之愁
古
"愁”具体指的是什么 又为何说"万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饮者在豪饮酣畅中,超越了个人的穷通得失,将古往今来才人志士
的共同遭遇与悲情欢歌熔铸到一饮三百杯的豪气乾坤中。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干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通过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诗人狂放的感情
杜甫《醉酒歌》或许道出了李白这位诗仙和酒仙双料神仙内心的秘
密,那就是“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酒歌》)饮者之 忘 形 ,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对物质欲望羁绊的解除。痛饮的尽
兴,豪饮的欢畅,不是酒食之饮,而是精神之饮,是饮者在精神世 界不断获得的醉意体验和生命的诗性升华,是人生之真相得以自然 开显的生命之道。真正的饮者过的是精神生活,是对生命中精神世 界的赋能。